个人隐私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01:58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智能设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应留意管好家中小 设备,做好智能设备的风险防范。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 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 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 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 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有异常杂音。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连贯或者有明显 的"不正常",务必提高警惕。 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当对方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 ...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00:13
购买电子设备时,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完 善。不用智能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进行物理隔绝。另外,当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 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高强度、较为复杂的密码。同时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 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 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记者 张天培) [ 责编:袁晴 ]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 ...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40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 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 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 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5日 08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 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 ...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01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 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 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 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有异常杂音。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连贯或者有明显 的"不正常",务必提高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当对方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 认。比如,挂断后直接拨打对方常用且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进行侧面核 实。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 ...
这些照片,千万别发在朋友圈!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8-03 14:55
(原标题:这些照片,千万别发在朋友圈!) 来源:平安北京综合公安部网安局、人民网 暑期来啦 大家都在朋友圈 分享着多样的暑期生活 晒风景、晒礼物、晒合影 可千万不!能!晒! 01 不晒火车票、飞机票 登机牌、车牌等 发布含有个人信息的 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车牌等 …… 但是注意 有些内容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 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 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02 不晒证件 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 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 发布需谨慎 03 不晒银行卡号和密码 晒出带有 银行卡号和卡片其他信息的照片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 造成财产损失 04 不晒位置信息 尽量不发定位位置、实时位置 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等 容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 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05 不晒开箱视频 不晒老人和孩子的信息 避免发布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 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 进行违法活动 或者设置分享的范围 完整的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06 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 07 不晒他人隐私信息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 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发布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 维护自身的权益 08 不晒 ...
这些照片,千万别发在朋友圈!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4:32
暑期来啦 大家都在朋友圈 来源:平安北京综合公安部网安局、人民网 分享着多样的暑期生活 晒风景、晒礼物、晒合影 …… 但是注意 有些内容 可千万不!能!晒! 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 01 不晒火车票、飞机票 登机牌、车牌等 发布 含有个人信息的 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车牌等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 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 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02 不晒证件 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 发布需谨慎 03 不晒银行卡号和密码 晒出带有 银行卡号和卡片其他信息的照片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 造成财产损失 04 不晒位置信息 尽量不发 定位位置、实时位置 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 等 容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 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不晒开箱视频 完整的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 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06 不晒老人和孩子的信息 避免发布 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 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 维护自身的权益 08 进行违法活动 或者设置分享的范围 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 07 不晒他人隐私信息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 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发布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 不晒未经证实信息 在看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 ...
发朋友圈这些照片可别晒 三招教你守护隐私边界
Qi Lu Wan Bao· 2025-08-03 12:09
暑期来啦 大家都在朋友圈 分享着多样的暑期生活 但是注意 有些内容 可千万不!能!晒! 01 不晒火车票、飞机票 晒风景、晒礼物、晒合影 …… 登机牌、车牌等 发布含有个人信息的 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车牌等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 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 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02 不晒证件 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 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 发布需谨慎 03 不晒银行卡号和密码 晒出带有 银行卡号和卡片其他信息的照片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 造成财产损失 04 不晒位置信息 尽量不发定位位置、实时位置 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等 完整的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06 不晒老人和孩子的信息 避免发布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 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 容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 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05 不晒开箱视频 进行违法活动 或者设置分享的范围 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 07 不晒他人隐私信息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 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发布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 维护自身的权益 08 不晒未经证实信息 在看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 不要轻易相信并发布至朋友圈 保持理性和谨慎 ...
刚通报:“亮证女”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热搜第一!奔驰女司机、民警等上门要求删视频监控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08:01
近日,广西防城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引发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综合澎湃新闻、浪潮新闻、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上观新闻、九派新 闻、此前报道等 据央视新闻消息,8月2日,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通报:网传"亮证女" 为公安部门某领导为不实消 息 ,视频中的"亮证女"与传言的蓝某某不是同一人。 热搜第一!亮证奔驰女司机、民警等上门要求删视频监控曝光 "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 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一事 持续引发热议 目前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官方通报: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 8月1日,广西 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 广西通报:"亮证女"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 8月1日上午,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 求删帖道歉"。公安机关已密切关注有关情况,现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感谢舆论和公众对 我们执勤执法工作的监督。 情 况 通 报 8月1日上午,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 频称"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 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公安机 关已密切关注有关情况,现已成立工作组 展开调查,感谢舆论和公众对我们执勤执 法工作 ...
官方:亮证奔驰女司机,不是公安部门某领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8:00
近日,"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一事持续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8月1日晚, 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 通报称,已成立工作组调查此事。 2日下午,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通报: 网传"亮证女"为公安部门某领导为不实消息,视频中的"亮证女"与传言的蓝某某不是同一人 。 此前报道 据澎湃新闻报道,涉事网友"平头哥"(网名)表示,该事件发生于7月22日,当天他在广西防城港市一乡村小道与一辆奔驰车会车时,奔驰女 司机出示带有"行政执法"字样证件逼迫其让路,同车男子则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事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未果后遂将相关视频 发至网络,播放量超千万。 7月31日,派出所民警连夜上门,称视频泄露了对方的车牌,侵犯个人隐私,要求他删除视频并道歉。迫于压力他删除原视频后又打码重发, 再度引发关注。 这次事件引起热议主要在于不少网友认为,涉事奔驰女司机等人涉嫌存在侵犯个人隐私、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及公职人员滥用权力等问题。 对此,据浪潮新闻,浙江震瓯律师事务所律师邹高超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 保护,非法收集、泄 ...
境外论坛流传大量女性私密照,谁该恐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26 22:28
事实上,这与针对偷拍黑产曾开展过的专项行动本质无异,在有当事人报案的情况下,锁定偷拍者并不 难,也就能追问偷拍者使用的设备从何处购得、谁在组织生产销售。而加强有关生产厂商的巡查监管, 对销售链条进行全面追溯,让专项行动常态化等,同样都是可行的发力点。 论坛总规模超10万人,已解散的最大群组达90万人,数目庞大到让人无力。群体的窥淫癖汇聚又如病毒 般扩散,被镜头侵犯的受害者数量有多少?窥探者到底是些什么人?这些问题都亟待解答。眼下,恐慌 的不应是受害者,而是应当付出切实代价的偷拍者。严密的监管和健全的执法行动及时跟进,守住个人 隐私的法律红线,女性才能更有安全感。 但恐怕这一群组中众多的涉案人员并非不懂法,而是想方设法把罪恶行为藏匿到更隐蔽的角落。偷拍设 备拉清单式销售,受害者看不到窥伺的眼;群内成员身份全匿名,数以万计的窥探者卸掉为父、为子、 为夫甚至为人的真实身份,也在心理层面卸掉了道德规范乃至法律约束。 面对案件的隐蔽性和特殊性,侦破的难度是否真的这么大?尽管涉事平台为境外软件,但恐怕偷拍设备 的生产销售、偷拍传播的行为等很有可能都是在境内进行的。法律并非无计可施,在境外侵犯中国公民 的合法权益,同样难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