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家

Search documents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01:58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智能设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应留意管好家中小 设备,做好智能设备的风险防范。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 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 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 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 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有异常杂音。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连贯或者有明显 的"不正常",务必提高警惕。 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当对方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 ...
“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5 00:13
购买电子设备时,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完 善。不用智能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进行物理隔绝。另外,当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 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高强度、较为复杂的密码。同时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 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 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记者 张天培) [ 责编:袁晴 ]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 ...
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40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 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 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 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 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 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5日 08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 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 ...
不让科技“偷走”隐私!网警发布AI伪造、智能设备风险防范指南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8-17 02:06
Group 1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ncreas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AI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 identity fraud and privacy breach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1][2] - It provides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identifying and preventing AI-generated fraud, including action verification methods and voice detail analysis [2] - The importance of multi-channel identity verification is stressed, especially in sensitive transactions, to avoid falling victim to scams [2] Group 2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sks posed by smart devices, such as cameras and speakers, which can become gateways for privacy breaches [3][4]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choosing reputable brands, using physical switches for security, setting strong passwords, and minimizing app permissions [4]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regular management and updates of smart device settings to enhance security [4] Group 3 - The police urge individuals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5] - In cases of suspected information leaks or fraud, it is advised to retain evidence and report to authorities promptly [5] - The article calls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police and the public to create a safer online environment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