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外文化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玉振金声传古今:中和韶乐的天坛回响
Xin Hua Wang· 2025-06-27 20:54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玉振金声传古今:中和韶乐的天坛回响 新华社记者杨淑君、刘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坛公园对中和韶乐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和挖掘。2012年,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成立,开始对中和韶乐进行系统性研 究、保护和传承。为了让古曲谱"活"起来,今年41岁的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演奏员王志杰做了很多努力。 "中和韶乐运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创作手法谱曲,使用宫商、工尺、律吕、减字四种记谱方法。"王志杰告诉记者,"大量的古谱 都存在于古籍当中,我们深入研究寻找规律,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把古谱翻译成现代曲谱,让大家听到古代的声音。" "迎神,乐奏,中和之曲——"随着"唱乐官"一声吟唱,木柷三响,编钟清鸣,舞台上身着古代宫廷服饰的乐师们执起排箫、笙等乐器,庄重平 和的中和韶乐缓缓奏响。 除了翻译曲谱,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还对中和韶乐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中的乐律、乐器、舞蹈、服装等相关模块开展了研究。目前,团队 已完成明清时期464首中和韶乐的音频录制,并借助4K技术录制部分曲目演出过程,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 天坛神乐署凝禧殿内,乾隆御笔"玉振金声"的匾额高悬,高大的梁柱见证着岁月沧桑。 ...
开馆三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吸引约320万人次观众参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6 02:14
他透露,目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拟将馆藏纺织品及金银器主题展览"打包",启动海外和内地巡展,目 前已有多个博物馆表示出合作兴趣。今年下半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 博物馆合作推出莫卧儿王朝特展;拟于今年11月举行的古埃及文明展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团队正与埃及 方面沟通并挑选待展文物。 "从2022年开馆至今,我们始终感恩故宫博物院及内地文博机构的大力支持。"吴志华表示,未来香港故 宫文化博物馆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和教育,以创新思维吸引年轻观众,在传承中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 力。 责编:李磊、王瑞景 中新网香港6月25日电(记者刘大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25日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自2022年6月开馆以来,吸引约320万人次观众入内参观。 当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工作者 协会共同组织的"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媒体湾区行第四场联合采访活动走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 馆。吴志华介绍相关情况时作上述表示。 6月25日,"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媒体湾区行第四场联合采访活动走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图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 ...
文化新观察丨读中国 阅世界——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观察
Xin Hua Wang· 2025-06-23 16:20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读中国 阅世界——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 丰硕成果,展现出中国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和开放姿态,架设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以书为窗,读懂中国 走进中国馆,《(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英文版发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前沿"丛书外文版签约、"深圳故事"丛书英 文版发布……图博会现场,一系列外文版精品图书引人注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介绍,出版社近年来积极推进外译和国际传播工作,希望帮助海外读者更好认识中华文明、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 化的丰富内涵和前沿实践。 来自瑞士的大学教授古德纳翻开《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我之前了解马王堆汉墓都是通过一些零散的文章,通过这套书,可以更全面、详实地 观察马王堆文化。"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组委会供图 仲夏北京,翰墨飘香。 6月18日至22日,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80个国家和地区 的1700多家展商现场参展,22万种中外图书亮相,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近4000项… ...
探访城市体育新名片——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05:31
人民网沈阳6月23日电 (记者张璐璐)在沈阳市铁西区工业遗址带,一座由锈色钢架与彩色赛道构成 的全新地标——沈阳国际泵道公园,展现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国际范"。作为东北地区首个通过国际自行车 联盟认证的泵道场地,其4.58万平方米的场地内,设有9种不同类型的赛道,包括平地练习区、初级道、标 准道、腾跃道、自由式场地和碗池等,满足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运动需求。这里不仅是极限运动爱好者 的"朝圣地",更以体育为纽带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泵道上练习骑行的少年。人民网记者 张璐璐摄 在泵道上练习骑行的少年。人民网记者 张璐璐摄 在泵道上练习骑行的少年。人民网记者 张璐璐摄 截至目前,沈阳国际泵道公园已承办2023年UCI泵道世锦赛预选赛、2024中国泵道联赛沈阳站比赛、 2025年Velosolutions UCI泵道世锦赛中国区预选赛等多项国际赛事。 作为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泵道公园原址为废弃厂房区。设计师团队保留部分工业遗 迹,将锈蚀的钢架改造为赛道围栏,形成独特的"工业朋克"风格。通过赛道旁设置的工业遗产展示廊,将 沈阳的制造业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体育叙事。 人民网外籍专家Michael(右)尝试 ...
“促进中德互相了解的平台”
Ren Min Ri Bao· 2025-05-31 21:59
龙舟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多元文化的盛宴。比赛间隙,河岸边极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吸引观众驻足 欣赏。来自中国陕西的《杨家将战鼓》气贯长虹;湖北省演艺集团带来的民乐合奏《盛世国乐》旋律悠 扬,赢得阵阵掌声。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艺术家呈现的传统舞蹈婀娜多姿、温婉灵动;泰国演员的泰拳 表演刚劲有力,点燃全场激情。 第二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泰国等国 的17支龙舟队劈波斩浪、奋勇争先(见图,本报欧洲中心分社依琳摄),吸引当地民众近万人现场观 赛。 当日上午9时,龙舟赛正式开幕。美因河上,17支参赛队伍奋力挥桨、破浪前行,鼓点激越,口号铿 锵,现场气氛紧张热烈。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意大利"华人龙舟队"摘得专业组冠军。 "我们尽了全力!"德国乌尔姆多瑙龙队教练玛丽亚·罗兹说,她的队伍已连续两年参赛。"我们在比赛中 深刻地感受到体育竞技和文化交流的相互促进。"罗兹喜欢上龙舟已有20年。她曾随乌尔姆龙舟俱乐部 到访北京、上海等地,与中国龙舟爱好者交流。"龙舟赛是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方式。" "龙舟赛是促进中德互相了解的平台。"乌尔姆中文学校校长刘姗姗说,她和罗兹因龙舟成为好友 ...
法兰克福举办国际龙舟友谊赛
Xin Hua She· 2025-05-29 02:41
尽管语言不同、文化各异,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17支参赛代表队在鼓点与观众此起彼 伏的呼声中挥桨奋进,劈波斩浪。每一次冲刺,每一次反超,现场观众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本届赛事举办的初衷,就是为中德民间交往架起友谊之桥,为中外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中国驻法兰 克福总领事黄昳扬说,赛龙舟作为端午节重要习俗,兼具体育竞技与文化象征双重意义,不仅展现了中 华民族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更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着独特作用。 来自美国的"欢乐之船"参赛队选手年龄都在60岁以上,斗志昂扬的"银发军团"吸引许多观众为其加油喝 彩。"我们在比赛中结识新朋友,体验新生活,这就是我们参赛的热情所在。"教练乔恩·戴尔告诉记 者。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许多去年参赛的队伍今年依然积极报名参赛。作为主办方,期待一年一度的国际 龙舟友谊赛越办越好。"赛事主办方法兰克福美龙龙舟运动文化协会会长林鸿方说。(记者单玮怡 马悦 然 袁亨瑞) "龙舟运动让我非常喜爱的一点是,大家都是朋友,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在一起欢庆,赛龙舟让我们更 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法兰克福皮划艇俱乐部1913协会第一主席托马斯·马科尔近日 ...
古城珍宝传千年(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北宋刻花玻璃瓶。 东汉掐丝镶嵌金辟邪。 本文图片来源:定州博物馆 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 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河北定州,自古即是北方重镇,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和2000多年建城史。战国和两汉时期,定州是 中山国都城。北魏初期,在此设安州,后改名定州。定州白石造像、定窑白瓷、定州塔(开元寺塔)闻 名于世,苏东坡在此写下的《中山松醪赋》亦令后人神往。 定州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原址在定州文庙院内,2018年迁入新馆。新馆为仿汉代高台式建筑,外 观庄重大气、高华典雅,与邻近的开元寺塔、定州贡院等古建筑相得益彰。馆内设有"汉家陵阙""北朝 佛陀""尘外千年""天下大白""金翠明珠""故乡星空"6个常设展览,以汉代王墓藏珍、北朝造像佳作、塔 基地宫瑰宝、定窑瓷器精品、明清首饰集萃、历代名人故事为主线,生动展示定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领略大汉风采 步入博物馆大厅,一面荟萃馆藏珍品的浮雕引人注目。"我馆藏品5万余件,种类丰富、体系完整、 特色鲜明,其中一级文物107件,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堪称翘楚。天工绝技的汉代中山王墓珍品、独树 一帜的定州白石佛像、风华绝代的定瓷文物、世所罕见的佛塔地宫文物,均为特色藏品。此外 ...
在中国长大的中东欧青年:帮助更多外国人找到“归属感”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0 14:05
中新网宁波5月20日电 题:在中国长大的中东欧青年:帮助更多外国人找到"归属感" 作者 张斌 王俊伟 十四年前,当约努特-奥克塔维安·奥普雷亚(Ionut-Octavian Oprea)跟随家人从罗马尼亚搬到中国时,他或 许未曾预料,这片遥远的东方土地将成为他成长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 如今,他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波诺丁汉大学(简称"宁诺")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凭借多样文化的 背景和对体育的热爱,他正积极帮助更多外籍学生了解并融入中国。约努特-奥克塔维安·奥普雷亚的成 长故事,正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交流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 从语言学习到文化认同 宁波成为第二故乡 约努特的中国故事,始于父亲的一次职业选择。他的父亲是一名造船工程师,而宁波作为世界级港口城 市,为他们一家在中国开启新生活提供了合适的机会。 "每周二是我们的'足球日',我会主动去问大家要不要踢球。有些人其实很喜欢足球运动,只是需要一 个人带他们找到相应的组织。"约努特还与朋友共同组建了一支由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组成的足球队, 并共同参加校内联赛,这段跨文化的合作经历让他颇感自豪。 在约努特看来,体育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能让人清空思绪。"压力大的时 ...
徽州古村邂逅荷兰风情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1:12
5月11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石桥村"向云端·西西里秘境"中游玩。储玮玮 摄 原标题:(走进中国乡村)徽州古村邂逅荷兰风情 荷兰风格的桥梁横跨在溪流之上、复古红砖砌成的欧式咖啡店与白色面包窑相映成趣、随处可见多 国语言的标识牌……来到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石桥村,荷兰旅游局形象大使、羊角村村长盖比 直呼"亲切"。 5月1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台胞黄敏正在制作咖啡。储玮玮 摄 乘坐石桥村丰乐河上的观光竹筏顺流而下500米,便抵达了西溪南镇西溪南村。来自台北的黄敏与 丈夫许若侠在徽州古民居里开了一家文创乡村咖啡馆。 把法棍蘸上徽州豆腐乳、将罗勒等香料加入黄山山茶油制成酱料、让咖啡与徽州烧饼进行混搭…… 在西溪南创业5年,他们一直探索舌尖上的融合。 "去年开始,西溪南的外国游客数量显著增加。我们想开发多种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国际顾客的需 求。"黄敏说,他们创业的初衷是为了通过美食与服务,打造一个连接中外、城市与乡村的平台,促进 彼此间的了解。 据统计,2024年,西溪南村依托枫杨林湿地、网红木桥等生态IP,打造"中国版绿野仙踪",共接待 游客195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2倍。 "这 ...
西部机场博物馆留学生中文导游实践架起中外交流桥梁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在第 49 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一场充满活力与意义 的文化交流在西部机场博物馆上演。5月15日,西部机场集团(西安)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西安外国 语大学汉学院,组织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T5航站楼开展中文导游主题实训活动,以独特的方式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活动当天,留学生们位于走进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的西部机场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 生面的文化探索与传播之旅。围绕"机场博物馆的建立过程""丝绸之路的古今发展""西安地标"等中国文 化特色的主题,留学生们手持模拟导游词和主题词卡,分组进行中文讲解展示。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 们,用生涩却饱含真诚的中文,向在场观众讲述着他们眼中的中国文化故事。他们从博物馆内的文物展 品出发,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将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娓娓道来,传递着他们对中 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文化的别样解读。 此次留学生中文导游主题实训活动,在留学生心中埋下了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 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成长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茂大树,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