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Search documents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将于10月17日开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10 09:24
"非遗市集·共享生活"则设置了国际非遗体验区、京津冀及运河非遗体验区、"非遗+品牌"体验区三大板 块。届时,市民可品尝土耳其烤肉、意大利披萨、斯里兰卡红茶等美食,体验北京兔儿爷彩绘、河北布 糊画制作等技艺。 非遗周的"非遗精品展"汇聚北京与港澳的非遗精华;"非遗风华·绽放生活"开幕展演汇聚多个人类非遗 代表作名录项目及各国传统音乐舞蹈表演。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10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5北京国 际非遗周将于10月17日国际非遗日当天开幕,活动持续至21日。本届非遗周以"非遗携手美好生活"为主 题,包含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非遗共创营等板块,将覆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 市图书馆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部分区域。 据介绍,本届非遗周邀请了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61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 人。"非遗匠心·焕新生活"国际手工艺展将向观众展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涵盖手工艺、 表演、服饰、饮食等多个领域。例如,亚洲展区的巴基斯坦刺绣、土耳其水拓画,非洲展区的埃及莎草 纸、津巴布韦木石雕刻,欧洲展区的格鲁吉亚古乐,美洲展区的巴西战舞等。 ...
一根灯芯草,五十载传承路:老手艺“扇”起新风潮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7 09:04
中新网临海10月7日电(张煜欢)国庆假期的浙江台州临海紫阳街,人流如织。在熙攘的街边,郑仙红 的"岭根草编设计工作室"前围满了好奇的游客。她手中正在编织的蒲扇,边缘细密,花样精巧,仿佛将 江南夏夜的微风,都收拢在了这灯芯草交织的方寸之间。 郑仙红是临海市岭根草编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从7岁拿起第一根灯芯草开始,她与草编的缘分已跨越 了半个多世纪。 从"大草帽"到"文创扇" 岭根草编,流传于临海岭根村一带,是以江南特有的灯芯草为原料,手工编织草帽、蒲扇、篮、鞋等日 常用品的传统技艺。古人很早就发现,这种草的茎秆光滑且富有韧性,不易折断,适合编织系列日用 品。 郑仙红介绍,起初草帽是主打产品。后来,随着传统手工技艺概念的推广,扇子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用 灯芯草制成的草编蒲扇经久耐用,自带草香,扇起来清凉舒爽。 "以前没电风扇,扇子种类很多。有些经过特别的改良技术,用处特别大。"她特别提到一种为产后母亲 设计的扇子,"像坐月子的人可以抱着宝宝出来晒太阳,以前就用这种扇子扇风。我们把这部分扇子的 文化挖掘出来了。" 一把小小的蒲扇,编织起来却大有门道。编织时需经过选草、起头、结麦鼓心、嵌花添草、绞花、小宽 道、刷钩散口、 ...
丰富非遗活动庆中秋 团圆佳节更显文化韵味
Yang Shi Wang· 2025-10-06 03:28
另一边,身着宋韵服饰的"茶仙子"们派发起了径山特色的素酱酥月饼,不少游客驻足品尝。 央视网消息:10月6日是中秋佳节,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各地通过丰富的非遗活动庆祝中秋,让团圆佳节更显文化韵味。 在浙江余杭径山村,由当地村民扮演的"茶仙子"正在给游客表演传统的宋代点茶技艺。用茶筅在茶盏中快速击拂,茶汤表面逐 渐泛起细腻的白色沫饽。再以茶匙为笔,以茶粉为墨,在茶汤上细细勾勒。很快,一幅中秋韵味的画面跃然眼前,引得游客连连赞 叹。 在四川芦山有着中秋逛"八月彩楼会"的习俗。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八月彩楼会"融合了巡游展演、鼓乐竞技等民俗形式。实景 剧表演把姜维守蜀等英雄故事和如今芦山乡村振兴的新貌串联。古今画面在月光下交织,让观众既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感受时代 的变迁。 在广东中山,龙舟竞渡、非遗巡游接连登场,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白天在岐江河上,6艘龙舟在阵阵铿锵有力的鼓点中展开龙 舟巡游活动。夜幕降临,万众瞩目的非遗巡游拉开帷幕,国家级非遗"六坊云龙""西区醉龙"率先起舞,金龙腾跃、醉龙狂放,与激 昂鼓点碰撞出传统民俗张力。 ...
上海非遗里的中秋节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6 01:1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最早源自我国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与祭月传统,唐代以后逐渐演变形成祭月、食月饼、赏花灯 等内容丰富的节庆习俗,至明清时期已普遍盛行于各地,并呈现出具体的地域差异。以月圆象征团圆,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团圆、吉 祥、丰稔等文化意涵,寄托了对秋季丰收的祈愿与自然馈赠的感恩情怀。如今,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框架下,各种具有丰厚历史底蕴 的中秋节俗以整体性节日习俗标识或单独要素形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得到了综合保护、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在上海地区,中秋节又称"八月半",民间有斋月宫(祭月)、烧斗香、踏月(走月亮、走三桥)、赏花灯、食月饼、饮桂花酒等多种传统习俗, 以酬神恩、祈丰年、庆团圆。例如,清康熙《上海县志》中就有关于当时民众"中秋赏月,交馈月饼"的记述。清嘉庆《松江府志》亦记载:"中秋 食月饼,登楼台赏月,观鹤。"又如民国《崇明县志》云:"八月十五日,月夜陈瓜果、月饼于庭,焚香斗。"上海地区的一些乡镇志中也记录了当 地的中秋节俗,例如民国《法华乡志》载:"中秋赏月,烧斗香,食月饼、芋艿、豆荚等。妇女夜游,谓之踏月。"此外,旧时上海文人的 ...
(寻味中华丨非遗)香港“大坑舞火龙”:“舞起来,就有无穷力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5 08:02
中新社香港10月5日电 题:香港"大坑舞火龙":"舞起来,就有无穷力量" 9月28日,香港大坑坊众福利会内,义工正在制作"火龙"。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摄 担任"大坑舞火龙"统筹的陈伟成就是扎作组的一员。他说,扎作"火龙"既是体力工作,也考验耐心。扎 作"龙身"是用珍珠草覆盖一条麻绳,用粗铁丝将珍珠草勒紧;而扎作"龙头"首先要做骨架,用藤条塑 形,再将珍珠草用细铁丝慢慢固定上去,工艺要求更加细致。 记者到访当日正值周末,陈伟成带着扎作组员赶工期制作"龙身"。他说,大家平时都要上班,工作日晚 上下班后会自发赶来制作,赶上周末就全天泡在扎作场。在他眼中,每个参与者无论角色大小,都在努 力让舞火龙焕发生机。 作者 戴梦岚 华净雯 中秋节前夕,香港铜锣湾大坑坊众福利会内,弥漫着淡淡的草香。扎作师傅们正低头忙碌,将珍珠草小 心缠绕在藤条上,铁丝翻飞,草叶作响,一条60多米长、100多公斤重的"火龙"在他们的巧手下,逐 渐"苏醒"。当它披上逾万支特制线香,在夜色中舞动,便成为香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之一 ——"大坑舞火龙"。 9月28日,香港铜锣湾大坑坊众福利会内展示的一条"火龙"。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摄 "大坑舞火 ...
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Yang Guang Wang· 2025-10-02 04:27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庆祝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展望光明前 景,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肇兴侗寨考察,与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勇妹亲切交 流。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陆勇妹干劲倍增。 陆勇妹:作为一名从侗寨走出的蓝靛染传承人,我这门手艺不只是谋生计,更是老祖宗传下的文化 根脉。如今国家重视非遗、支持创新,我们更有信心了!我会努力用这双染布的手,一针一线地绣出更 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 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不久,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极 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 习近 ...
(侨乡新貌)温州“比脸大”月饼获新身份走俏海内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6 11:28
9月26日,浙江苍南桥墩镇,"比脸大"的"瓯式月饼"。 廖思思 摄 "三分做、七分烤",月饼老师傅们先揉搓面团至软硬适中,再切割成月饼皮料,随后精选花生仁、冬瓜 条、脊膘肉、蜜枣、桂圆肉、芝麻、杏仁等十几种上等食材,按照独家配方搅拌均匀制成馅料,加入皮 料中,面皮与内馅比例完美匹配。记者在当地看到,不少月饼门店里,店员们忙着装盒打包,胶带声、 售卖声此起彼伏。 (侨乡新貌)温州"比脸大"月饼获新身份走俏海内外 中新社温州9月26日电 (周健 孙杨洋 林思思)中秋临近,不少海外侨胞订购浙江温州苍南县的"比脸大"月 饼。当地"松山食品"旗舰店店长许圆圆称,今年这类月饼获新身份"瓯式月饼"后,销量越来越好。 "比脸大"月饼即出自苍南桥墩镇的桥墩月饼,虽个大,但皮薄酥脆、馅料丰富。早在唐末五代吴越国时 期,其雏形就已作为军粮存在,千百年间,它融入浙南、闽东的饮食传统,成了地方特色糕点。现该镇 有月饼企业、作坊135家。 2012年,桥墩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不久,温州发布《瓯式月 饼》团体标准,桥墩月饼有了官方认证的新身份——"瓯式月饼"。 桥墩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称,"瓯式月饼"称呼应 ...
文化中国行 | 宁夏手工毯:600年非遗“织”就国际范儿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9-26 05:43
魏海明、袁红英等宁夏手工毯工匠,以贺兰山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鹿纹样等代表宁夏文化的元素为图 案,编织成墙面挂毯、床毯、沙发坐垫等家居生活用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摄 9月11日至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星空剧场内,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 传承人魏海明,向前来参加2025年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会议的,来自中国、俄罗 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日本、韩国6个国家的100多名参会人员,推介展示宁夏手工毯产品。 这些手工毯,产自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双渠村一座由废弃村小改造的厂房。女编织工们以宁夏滩羊毛 为原材料,双手手指随着"八字扣"编织法,在经线和纬线之间翻飞,手工毯的图案慢慢成形。 这里被文化和旅游部在2023年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 在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织工团队也在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从明代皇室贡品到如今的非遗瑰宝,这项承载着600多年历史文化的技艺,正在宁夏手工毯匠人魏海 明、袁红英及其团队的坚守与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在魏海明的带领下,宁夏 ...
“无语哥”非遗上头!跳英歌舞根本停不下来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9-19 06:23
"无语哥"本名卡比·拉梅(Khaby Lame),是一位在全球坐拥超过2亿粉丝的顶级网红。五年前,他开始 在TikTok平台发布短视频并迅速走红,凭借其标志性的"无语"表情包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他以独特 的"无声幽默"风格脱颖而出,成功吸引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9月17日至18日,被誉为"世界第二大网红"的"无语哥"卡比·拉梅(Khaby Lame)到访广州,展开为期两 天的行程。18日,他走进岭南印象园,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尝试英歌舞和传统武术,吸引不少 游客围观拍照。 (原标题:"无语哥"非遗上头!跳英歌舞根本停不下来) ...
“酱”心再焕古城春——访安徽老字号天顺酱园董事长陈传银
Zhong Guo Shi Pin Wang· 2025-09-18 10:26
Company Overview - Tian Shun Soy Sauce Garden, establish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s a history of over 400 years and is recognized as a time-honored brand in Anhui [8][10] - The company has evolved from a small workshop to a significant producer of soy sauce, gaining the title of "official salt garden" in 1689, which indicates its high-quality products [8][10]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traditional brewing techniques, utilizing ancient fermentation method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15][16] -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dheres to seasonal cycles,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for each seaso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flavor of the soy sauce [16] Recent Developments -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airman Chen Chuan Yin, the company has revitalized its operations, focusing on traditional methods while also incorporating modern practices [15][20] - The company has received multiple awards, including recognition as an excellent tourism product in Huainan City and being named a time-honored brand in Anhui [18][20] Cultural Significance - Tian Shun Soy Sauce Garden serves as a cultural experience center, attracting around 100,000 visitors annually, allowing them to engage with the traditional brewing process [18][20] - The company aims to ble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ith modern commercial strategies, enhancing its brand presence in the regio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