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Search documents
6月29日周日《新闻联播》要闻20条
news flash· 2025-06-29 12:01
6月29日周日《新闻联播》要闻20条 智通财经6月29日电,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2、央视快评: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3、今年前五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 4、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 5、RCEP助力我国外贸企业打开发展新空间; 6、新能源汽车下乡 激发农村消费新活力; 7、针对贵州洪涝灾害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8、前5个月千兆 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9、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体系; 10、前5个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089.7亿元; 11、我国首个发电专业大模型在京发布; 12、"宁电入湘"工程完成试运行 开始送电; 13、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全面竣工投运; 14、"港车北上"今年已突破100万辆次; 15、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在京举行; 16、伊朗称将就美以侵略行径诉诸法律; 18、俄称打击乌无人艇存储点 乌称遭俄大规模袭击损失一架F-16战机; 19、德总理称德将推进建设现代化联邦国防军; 20、欧洲多国遭遇热浪 多地气温超40摄氏度。 1、习近平回信勉励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 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 创造 ...
团结携手 筑梦高原
Liao Ning Ri Bao· 2025-06-28 01:32
医疗领域一次次实现"零"的突破,是我省对口援藏工作的缩影。随着更多个"首例"的出现,我省医 疗援藏的民生温度持续升温。仅2024年度那曲市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就达918人次,较上年增长 82.5%。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是西藏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对口援藏工作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对口援藏工作 的重要指示要求,将对口援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先后派出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肩负使命、心怀责 任、饱含深情,在雪域高原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绩书写答卷。 今年5月,那曲市人民医院获评"高级创伤中心"。至此,那曲市人民医院"五个中心"建设任务全部 完成,那曲人民群众在医疗救治上有了坚实的保障。 我省医疗团队通过"一例手术、一群学员、一套规范""师傅带徒弟""专家带骨干"等带教模式,培育 出一批能够独立开展一到两项新技术的本地医疗骨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过去卖牦牛凑路费,现在在家门口上学、就业!"藏区群众发自内心感谢我省的支援。 2022年以来,我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以质谋变、向新突破,在民生改善、产业就业、人才培养、文 化交流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那曲经济 ...
米娜瓦尔·艾力:播撒民族团结“金种子”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25 22:36
Group 1 - The core idea of the articles revolves around the efforts of Mi Na Wa Er Ai Li in promoting ethnic unity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among students from various ethnic backgrounds in 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1][2][3] - Mi Na Wa Er Ai Li has developed a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 model that includes academic tutoring, practical platform establishment,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sulting in a 42% decrease in the failure rate and a 67% reduction i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cidents among minority students over three years [1][2] - The "Happiness Pomegranate Seed" cultural project initiated by Mi Na Wa Er Ai Li has engaged over 400 youth volunteers in more than 160 educational events, reaching over 80,000 individuals in border areas over the past decade [1][2] Group 2 - The "Colorful Wind" art troupe established by Mi Na Wa Er Ai Li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cross-cultural exchange, showcasing performances that blend various ethnic traditions [1][2] - Mi Na Wa Er Ai Li has organized over 160 training sessions over seven years to enhance language skills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workers in ethnic regions, benefiting over 30,000 individuals and helping nearly 1,000 people secure stable employment in eastern cities [2] - The "Pomegranate Seed" public welfare fund established by Mi Na Wa Er Ai Li has supported 349 students from border areas, contributing to their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fostering a new generation of talent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2]
同气连枝共芬芳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仲夏时节,暖阳和煦。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的麒麟花园小区里,小朋友们在物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把一棵棵丁香幼苗栽到小区的空地上。"希望丁香快快长大,年年开花!"9岁的藏族小朋友桑吉卓玛 说。小区居住着汉族、土族、回族、藏族等各族居民,大家共同维护着美好的家园。 在社区庭院,王淑芳老人带头成立"护花志愿队",与邻居们一起为丁香和其他植物修剪枝条、清理花 圃。"有空的时候,大家常聚在树下唱歌跳舞,每个民族的歌曲都好听,热闹得很!"王淑芳说。 登高远眺,丁香花与古建、高楼交相辉映。西宁,这座多民族聚居的高原之城,以一朵花诠释着民族团 结的"密码":生活相融、情感相通,大家一起团结奋斗,共同向往着像丁香花一样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曹继炜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6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从湟水河畔到北山烟雨,年年盛放的市花丁香让西宁化身"高原花城",沁润着西宁人的心田。细看丁 香,一枝花剑串起万千花朵,既同枝相连,又各具美感。去年,西宁丁香的形象登上广州塔,与羊城木 棉实现了跨越2000多公里的"牵手";今年,在青海文化旅游节上,丁香花海与土族刺绣、撒拉族宴席、 藏族歌舞这些当地特 ...
丁香花开一城诗(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图①:西宁市麒麟湾公园的丁香花。 刘桂英摄(本图为栏目与西宁晚报微博联合征图活动入选图片) 图②:西宁市五四大街的西延长段街景。 黎晓刚摄(影像中国) 图③:西宁市黄河路沿线,小朋友驻足欣赏路边的丁香花。 马海龙摄(影像中国) 图④:西宁市南川河沿岸的紫丁香。 本报记者 贾丰丰摄 图⑤:西宁市城西区麒麟花园小区内的白丁香。 本报记者 贾丰丰摄 图⑥:粉丁香。 资料图片 图⑦:布氏丁香。 资料图片 图⑧:西宁市西山。 黎晓刚摄(影像中国) 化出花身迥不同。 ——《紫丁香·其二》 清·金朝觐 在丁香花的幽幽香气中,青海西宁最美的季节到来了——南北山上、湟水两岸、公园小区,一树一 树的丁香花吐蕊绽放,一片一片的紫、白、粉飘散着扑面而来的芳香,弥漫在城市各处,也浸润到西宁 人的心里。丁香花里的古城西宁,如诗一般美好。 悠悠岁月长相守 西宁人对丁香花的感情,格外浓厚深沉。 南山寺下,丁香园里,有一株百岁丁香,是许多市民的老朋友。"40年里,它见证我和妻子在树下 拍结婚照、带孩子玩耍,也常常陪我沉思或放松。"市民张德成说,这株丁香历经风霜雨雪,依然年年 开花,其韧劲带给自己很多感触。 赏花 春色鲜于二月中, 分明姹紫胜嫣 ...
吾吉与她的校园“石榴籽”爱心屋:让爱传递 温暖人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5 14:29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5日电 (王小军)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城镇小学一间47平方米的房间 里,堆着叠放整齐的衣物,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笑脸合影和手工作品。这间被师生们亲切称为"石榴 籽"爱心屋的小天地,是该校教师吾吉用11年光阴,一点一滴编织起来的校园港湾。 2014年一个寒冷的冬日,温泉突降大雪,当时担任学校后勤主任的吾吉,在宿舍里看到了令她心疼的一 幕:女孩塔格娜蜷缩着,薄薄的单衣下,身体微微发抖。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 把家里唯一一件厚实的冬衣让给了年幼的弟弟。 "那场景我忘不了。"吾吉回忆道。她立刻从家里翻找出一些旧衣物带来,但需要帮助的孩子远不止一 个。那一刻,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扎根:得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让这些孩子们随时能感受到温暖,不再为 御寒发愁。 这个朴素的愿望,催生了"石榴籽"爱心屋。吾吉带着亲手写的倡议书,跑遍全校每一个教室,回应出乎 意料地热烈。短短三天,仓库里就堆起120件冬衣。首批45名家境困难的孩子,很快穿上暖和的棉袄。 更让吾吉动容的是后续源源不断的暖流。同事李凤香送来几条崭新的、亲手编织的围巾;食堂的哈丽达 端来刚出炉、喷香的热馕……"哪里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
阿克苏市“最美家庭”来杭走亲交流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1:31
与之结对的周益萍一家,也是杭州典型的公益之家,其自2017年起就自费开办公益书屋——"益行 图书",至今已开展近百次公益活动,吸引几千人同享书香,借阅量超万次。今后,他们希望与阿克苏 结对家庭一起,将阅读的温暖和公益的力量带往远方。 不久前,来自杭州的"最美家庭"代表率先赶赴阿克苏,与新结对的阿克苏"最美家庭"代表首次相 聚。在阿期间,他们走访美丽庭院,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历史文化,并认领象征两地情谊的苹果树, 将"大美新疆"的美好印象转为鲜活立体的共同记忆,续写民族团结与家庭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而如 今,这些阿克苏家庭也来上门回访与他们结对的杭州家庭,并将一起参访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桥西 儿童友好街区等,增进彼此了解,加深双方情谊。 杭阿两地因走亲结缘已有6年。自2020年起,杭州市妇联和阿克苏市妇联持续开展"最美家庭"结对 走亲活动,从风土人情、子女教育、公益接力等多方面进行走访交流,并开展公益林植树、困难家庭农 事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等活动,为加强两地交往互融、推动千鹤妇女精神远播南疆增添了丰 富的时代内涵。截至目前,"最美家庭"结对数量已达80户。 当天,杭州市妇联和阿克苏市妇联还签订了对口支 ...
童真互动 桂疆情深
Guang Xi Ri Bao· 2025-06-23 01:59
"大美新疆,我们来了!"6月16日,伴随着奶声奶气的欢呼声,29个广西"小砂糖橘"到达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启为期20天的新疆游学之旅。 这些平均年龄不到6岁的小萌娃们,戴着橘色的帽子,拖着橘色的小行李箱,活脱脱一串会行走 的"砂糖橘",萌值爆表。 广西"小砂糖橘"游学团领队梁红霞介绍,此次游学先到北疆的阿勒泰、塔城、赛里木湖、独库公路 等地,再去南疆的喀什、和田等地,并和当地小朋友一起互动。"就是带着孩子们领略大美新疆风光,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6月20日,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广西"小砂糖橘"游学团参加了消防演练、民俗互动等特色活 动,两地儿童在交流交往中深化友谊。 在额敏县消防救援大队,"小砂糖橘"体验了消防车装备操作、烟雾逃生演练,并与消防救援队员们 进行趣味拔河。活动结束后,消防救援队员为每位孩子送上新疆消防IP玩偶。 游学团小朋友李铭阳说:"我们还和消防员叔叔们一起吃美食,一起拔河,我们赢了。这里太令人 难忘了,大家都舍不得离开这里了。" 在榆柳巷额敏记忆馆门前,当地学生以热情的歌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广西小伙伴。新疆"小天鹅"和广 西"小砂糖橘"欢乐共舞,让彼此 ...
“苏韵伊情”润边疆——江苏五大援疆工程在伊犁落地生根
Xin Hua Ri Bao· 2025-06-22 23:23
"去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今年就成了热火朝天的生产厂房,这都离不开徐州市对口支援新疆奎屯 市工作组(下称'徐州援疆工作组')的帮助,真的太感谢他们了!"6月22日,新疆宏博钢构制造有限公 司董事长迟春林说。 迟春林口中的厂房位于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闲置了10年的土地如今已是一派热火朝 天的景象:数控机床在工人的操作下完成了轧钢、切割等生产环节,一块块钢板正在陆续"走"下生产 线,虽然投产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却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预计今年可生产2万吨钢产品,年产 值可达到1亿元。 从收购到重建达产,宏博钢构仅用了8个月时间,这"加速度"背后是徐州援疆工作组的全程护航。 在关键的收购谈判阶段,援疆干部多次居中协调,最终以1.5亿元的价格促成这次收购。"在遇到资金困 难时,也是他们帮助我申请园区e贷,解决了资金难题。现在企业正常运转,我有信心把企业做得更 好。"迟春林说。 迟春林和徐州援疆工作组的故事是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下称"江苏 援伊前方指挥部")"苏韵伊情"五大工程的生动注脚。"十四五"以来,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重点开展产 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文化润心、民族交融五 ...
西榴籽・大学魂・中华情:青年学子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7:39
三、中华情: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的价值升华 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鲜明的"西榴籽"特质,"西榴籽"中,"西"代表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中西部地区及到西部建功立业之意,"榴"指石榴籽,象征各民族学生团结。"西榴籽"寓意西农 各民族学生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扎根西部、奉献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民族学生的 个体成长与民族团结根基的培育挑战息息相关。区域教育资源的历史性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含预科生) 存在学业基础薄弱现象,直接影响其校园融入效能;与此同时,强烈的中西部就业意愿与思想认识不 足、职业能力欠缺的现实矛盾,进一步制约其生涯发展诉求的实现。针对这一困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构建精准帮扶机制,通过组建"西榴"专家团、星师团、朋辈团构成的"四团一队"组织架构,实现全员协 同育人范式转型,专家团聚焦"三农"政策深度解读,朋辈团则同步推进学业互助计划,形成多层次支持 网络。在实践层面,创新设计思想引领与学业帮扶双模块工作坊,依托体验式实境教学强化理论武装, 例如"党旗引领?三心护航"主题沙龙有机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显著提升育人实效。个体发展维度则结合 学涯规划与职业探索定制化咨询,配合自主研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