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

Search documents
重大突破 这家头部上市胶企锂电硅碳负极材料实现百吨级销售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1:58
3 公开信息显示,十年磨一剑,硅宝科技在 锂电硅碳负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这标志着公司在高端新能源材 料领域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 作为新能源革命的 "能量密码", 硅基负极材料对国内半导体、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是国家着力培育发展的新 材料产业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相较传统石墨产品,硅碳负极的核心优势是比容量较高,可直接拉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续航能力,解决里程焦 虑。目前特斯拉、宝马大圆柱电池明确搭载硅碳负极,2025年部分国内新能源高端车型也有望应用硅碳负极材料。同时2025年,智能手机迈向7000mAh时 代,苹果、华为、荣耀、小米等品牌已/将推出硅负极机型,其中苹果 iPhone 17 拟搭载 硅碳负极电池,容量提升至 5000mAh。 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前景广阔,尤其是随着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硅碳负极有望在负极材料中的渗透率 达到20-30%,需求量或达20万吨/年,市场空间超200亿元。固态电池作为 ...
资本涌入,大圆柱产业链扩张“升温”
高工锂电· 2025-04-26 06:48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会议时间: 6月9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中国国内大圆柱电池产业链正加速扩张,近期初创 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企业 融资、以及电池和零部件产能的显著建设,共同凸显了这一趋势。大圆 柱电池技术路线正迎来关键发展期。 本月,大圆柱电池初创企业蓝京新能源本月宣布完成新一轮 A 轮融资,由华睿投资领投。 此轮融资是国内大圆柱电池领域投资升温的最新迹象。该公司此前已获得深创投、清流资本和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蓝京新能源致力于开发 高能量密度的大圆柱电池 ,并通过调节能量与功率密度的平衡实现产品多元化。 公司认为,电池大型化是未来趋势,技术挑战在于确保大尺寸电芯内部各处的均匀性、一致性,以及控制全生命周期的应力分布。 该公司初期市场聚焦车用领域,已推出能量密度 280Wh/Kg 的 46950 型号电池,主要面 ...
GGII:新型硅碳进入动力规模化应用“拐点”
高工锂电· 2025-04-02 1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高工产研 ,作者GGII 高工产研 . 高工产业研究院(简称GGII)是一家专注国内新兴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涉及的新兴产业主要包 括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 摘要 2025年起,头部动力锂电池企业大规模启动新型硅碳材料验证。 2 、核心技术持续迭代 : 1 )原料端,多孔碳的制备路线从生物质基转向树脂基,显著提升原材料一致 性和成品性能 ; 2 )量产工艺方面,小圆柱型电池的复配比例超 20% ,推动硅基复合材料量产产品的 比容量首次突破 600mAh/g 。 3 、原料成本快速下滑 : 原料硅烷气体由 2024 年初的> 30 万元 / 吨,跌至 2025 年初的< 10 万 元 / 吨;多孔碳价格方面,生物质类普遍低于 15 万元 / 吨。以生物质多孔硅硅技术路线计,对比 2024 年初, 2025 年初新型硅碳原料成本降幅超 13 万元 / 吨,降幅比例超 4 成。 4 、量产瓶颈仍待突破 : 1 ) 2022-2024 年中国硅基负极企业联合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加速技术布 局,但量产环节仍面临设备稳定性不足、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