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目标

Search documents
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极地区域不应被“遗忘”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1 03:23
图1.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关键气候要素的条件和变化 该项研究同时量化了极地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之间的关联强度。结果显示,所有17个可持续 发展目标都可能受到极地区域的影响,平均远程遥相关效应评分范围从5.9到8.8。其中,气候行动关联 强度最高,凸显极地作为气候临界要素聚集区,对全球气候系统与SDG整体进程的牵动效应。紧随其后 的是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陆地生物和水下生物,表明极地区域在水资源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 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具有重要全球意义。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蔡琳)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系统论证极地 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发现极地区域可能已经成为限制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 续发展目标的"短板"。并提出了针对冰冻圈全球气候效应和考虑极地特点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 标,认为通过强化全球协同治理和采取有力行动,可将极地区域转化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 擎。 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联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郭华东院士、中 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程国栋院士、清华大学陈德亮院士等共同完成,相关 ...
极地变暖深刻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Ke Ji Ri Bao· 2025-05-20 23:50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科研 人员揭示,看似遥远的南北极地区,实则通过复杂的"气候链"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成为全 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键短板,亟须国际社会加强关注和行动。相关研究成果发 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极地区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环境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项研 究揭示,北极气温以每10年0.68℃的速度升高,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明显增温趋 势。伴随气温升高,极地冰冻圈和生态水文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SDGs中气候行 动(SDG13)目标的实现。同时,极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直接影响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并加剧海平面 上升,威胁生态安全。 通过在线专家调查,科研人员量化了极地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之间的关联强度。结果显示, 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可能受到极地区域的影响,其中SDG13目标与极地区域的关联强度最高,清 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陆地生物(SDG15)和水下生物(SDG14)紧随其后。"这表明,极地不 仅是地球的'淡水库' ...
极地或成全球可持续发展“短板” 科学家呼吁强化治理采取行动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0 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极地区域有何地位和作用?中 国科学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指出,极地区域可能已成为限制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的"短板"。他们认为,通过强化全球协同治理和采取有力行动,可将极地区域转化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5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李新研究员联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郭华东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程国栋院士、清华大学陈德亮院士等,提出了针对冰 冻圈全球气候效应和考虑极地特点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 然-通讯》发表。 地球三极增温趋势明显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李新研究员介绍说,极地区域对气候变化相对敏感,其环境变化对当地和全球 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目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中,极地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这一忽视主要源于政策层面的传统偏见,即认为那里人口稀少、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微不足道,对全 球可持续发展努力的贡献很小。 北极、南极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关键气候要素的条件和变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 ...
极地区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多重要?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
news flash· 2025-05-20 04:29
近日,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对于"极地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和作 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目标都可能受到极地区域的影响,极地 区域可能已经成为限制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短板"。(央视) ...
中国原创医疗方案点亮“心”希望
Xin Hua Wang· 2025-05-19 16:23
5月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阿齐兹及其母亲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教授献花。数年前,潘湘斌教授团队为阿齐兹的 母亲成功治疗了心脏病。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中国原创医疗方案点亮"心"希望 新华社记者方思贤 "心脏复查结果非常好。已经七年了,这简直是个奇迹!"不久前,一位乌兹别克斯坦母亲手捧鲜花,激动地对远道而来的中国医疗团队专家说。 2018年,这位母亲被确诊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她已怀孕29周,病情危急,急需手术。然而,她的身体状况已难以承受传统外科手术带 来的创伤,放射线治疗更是会对胎儿发育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通过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为这位母亲成功治疗了心脏病并确保了胎 儿的健康降生。她告诉记者,在当地,人们喜欢叫她的儿子"China boy",以纪念他与中国的奇妙缘分。 "这个成功案例是我们的原创医疗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居民增进福祉的一个剪影。"潘湘斌说。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有多难?潘湘斌介绍说:"心脏是跳动的中空器官,导丝、导管、支架等进入心脏后也会随之跳动,用超声定位非常困难, 这就像 ...
伊恩·戈尔丁: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会首先在中国实现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9 03:19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 ——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公司路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 场投资价值。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 伊恩・戈尔丁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 新质生产力发展"。 伊恩·戈尔丁表示,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会首先在中国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会首先在中国完成。这样瞩目的成就意味着很多严肃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老龄化问 题、贫富差距问题,环保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老的行业将会淘汰,新的行业将会产生。与此同时,美 国和欧洲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欧洲也出现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传统的行业在消失,区域的贫富差距在 加剧,气候变暖危机不断加深,但是亚洲区域的方法更加有效,而且投入非常巨大,整个社会都协同一 致向这个方向努力。 美国如此不欢迎全球化,很多欧洲国家也不欢迎全球化,不是因为全球化是无效的,全球化非常有效, 而且全球化让这些国家变得更加成功,它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受益很多,而有些人却被抛弃 了,他们没有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工作。但中国和亚洲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