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

Search documents
[吉斯问道] 我们怎么判断自己实际上不是机器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01:07
在《西部世界》这部电视剧中,一些人形机器人正通过人工自我核心感知到可怕现实——他们作为机器 人被"公园主人"创造出来,供这些富裕的混蛋作乐。当电视剧结束时,我不禁想到:"我们怎么知道自 己是否真的是人类而不是某种人形机器。为什么我们可以确信自己是人类。拥有自由意志,成为自然而 非人类设计的产物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无法区分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区别?本周的吉斯问道,我们邀 请了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作家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埃文.塞林格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哲学系教授 在近现代时期,笛卡尔(Rene Descartes)曾提出:当我们想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机器人时,我们要反问一 下,我们自己是不是机器人。笛卡尔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思故我在)。因为他意识到他能以第一人称访问 自己的想法,而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探究他人的内心。他觉得世间最好的事情就是同伴在周围,并坚信这 是上帝赐予他的信念确保他不会受到欺骗。 好吧,任何智能机器人都会在两分钟内发现他不可能成为人类。他不能吸气,呼气,进食或排泄。他没 有父母,没有童年记忆,也没有年龄。他不能感染或生病,也没有脉搏。他没有睡觉,他不热血,也没 有体热或指纹。 因此,即使他以某种 ...
独家|AI办公革命爆发!未来智能3个月连获两轮融资,揭秘资本押注的底层逻辑
Z Finance· 2025-04-21 18:22
AI 办公硬件赛道持续升温!未来智能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 A+ 轮融资,本轮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这已是未来智能在短短三个月 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 其 Pre A 轮融资于 2025 年 1 月 22 日由万物创投领投、初心资本跟投,融资规模同样达到数千万元级别。 根据公开信息,未来智能成立于 2021 年,专注 AI 办公硬件的研发与场景创新,旗下产品涵盖智能耳机、电脑办公辅助设备等。公司以 " 让每个人感受未 来智能的美好 " 为使命,致力于通过硬件 + 软件的闭环生态,重塑全球办公效率标准。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两大战略方向:一是加速全球化布局,重点拓展欧美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二是加码创新研发,持续探索 AI 智能硬件的产 品形态突破。双重资本加持下,未来智能有望进一步夯实其 AI 办公硬件领域的头部地位,为行业带来更多突破性产品。 资本加码的两大支点:从品类定义到场景革命 1 、品类定义者的先发优势 未来智能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品类开创上的主动性与判断力。当前 AI 硬件正处于从早期探索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阶 段,技术从 " 可实现 " ...
脂包肌成了新潮流?仅3成女性还在坚持「好女不过百」丨2025年轻人健身报告
后浪研究所· 2025-03-27 08:14
周均3.3次,一次1.3个小时 , 健身成年轻人生活标配 健身,已经和「你吃了么」一样, 成了年轻人交流的一种「常用语」 , 这个话题,随便谁都能交谈上几句。 数据显示,越是年轻,健身热情就越高涨。 尤其是00后,他们的健身热情高达7.63分, 妥妥地成为健身房的主力军。 不同年龄层的健身热情程度 85后 00后 90后 95后 7.49分 7.63分 7.55分 7.54分 满怀一腔热血走进健身房的年轻人, 两腿一迈,就是开练, 超5成人的健身时长都在1小时以上! 从跑步到举铁,从瑜伽到普拉提, 全方位「卷」了起来。 年轻人的平均健身时长 50 42.1% 37.1% 40 30 20 10.4% 7.4% 10 3.0% () 1-1.5 1.5-2 7/1/AJ | | | 年轻人单次平均健身时长在1.3个小时 . 脑补一下,看来一套健身标配基操是- 1个小时无氧训练+前后跑步15分钟。 那么干什么类型的工作,最爱往健身房跑? 可以猜到. 「自由职业」以7.83的高分荣登TOP1。 打完工锻炼、锻完炼马上又打工, 这种生活节奏, 再也没法用「工作太忙没时间」 做逃避锻炼的借口 討。 跻身前三的还有「事业 ...
和比亚迪拼成本控制?朱江明给零跑选了一条最难的路|晚点对话
晚点LatePost· 2024-06-18 15:18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低毛利下,极致降本。 文丨司雯雯 编辑丨冒诗阳 宋玮 新势力创业者中,零跑汽车朱江明也许才是最 " 疯狂 " 的那个。 况且,对手规模远超零跑。2023 年,比亚迪销量 302 万辆,是零跑的 21 倍。 差距悬殊,更常见的做法是打差异化。李斌、李想、何小鹏的共同判断是,先避开大众价位,理想 强调产品、蔚来看重服务、小鹏主打技术领先,这些都是传统车企不足的地方。 一位也在 10 万元造车的汽车人士一开始就判断,规模优势下,和比亚迪拼成本,"没有任何可能 赢,你便宜它更便宜"。 新势力中,只有朱江明这么选。 他认为有得打,"我们的成本控制不比比亚迪差"。比亚迪降价,那就跟牌,"我们今年不就在跟 吗?" 再降呢?"那就看看它能不能把别人打掉"。他不回避正面竞争。 比亚迪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2023 年,瑞银证券拆解了一辆比亚迪海豹, 发现约 75% 的零部件都是自制。 朱江明认可比亚迪整体的成本控制,但觉得建太多产能,风险也随之增加。"它为什么要降价?它现 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