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

Search documents
虾田里,守护好青头潜鸭(绿水青山守护者)
Ren Min Ri Bao· 2025-05-25 22:13
一大早,送孩子上学后,朱祥能总会来虾田转一转。不是为了看虾,而是为了观鸟。 "你看!那就是青头潜鸭,毛发是板栗色。"虾田边,朱祥能指着远处人工岛上的几只鸟,尽量压低声 音,"它们又飞起来了,尾下和翼下的毛发是白色的,真漂亮!" 朱祥能是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湖的一个虾塘承包养殖户,他口中所说的青头潜鸭,是国家一 级保护野生动物。 朱祥能最早与青头潜鸭相遇,还要追溯到2016年。"从那时候起,我从养鱼改为养小龙虾,虾田水浅, 荷花、芦苇、野生菱白等水生植物慢慢都长了起来,一些我从没见过的野鸭来到这里。"朱祥能回忆, 当时他还不认识青头潜鸭。 朱祥能不在虾田里投饵投药,虾田的水保持清澈。来虾田觅食的野鸭,朱祥能也从不驱赶。"这些野鸭 数量少,也吃不了多少小龙虾,不影响产量。"朱祥能说。 从养殖户成为护鸟志愿者,朱祥能除了养虾,还要经常整理红外相机里的视频,记录青头潜鸭的生存状 态。加强宣传引导,防止周围的人和来游玩的人伤害青头潜鸭。 "我现在每天早晚会到虾塘来转转,检查环境,查看青头潜鸭。"朱祥能说,在他的守护下,青头潜鸭的 繁殖巢有70%以上能成功繁殖。 在野外的时间多了,朱祥能识别鸟类的能力也增强了。"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凌小蛰’康复日记”为何引发众多网友追更?
Xin Hua She· 2025-05-22 06:02
每次开播,"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直播间总是不缺流量。与众不同的是,它的主角是一只雪豹,睡觉或进食、发呆或嬉戏,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萌态 十足,与"雪山之王"的称号形成强烈反差。 "'凌小蛰'清澈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整个宇宙。"有网友这样评论。 "'凌小蛰'怎么样了?""'凌小蛰'最新消息""'凌小蛰'拍CT"……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凌小蛰"时常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成为网友的"云养"雪豹。 "凌小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被发现时,它身形瘦小,几乎丧失了运动能力。 "3月5日下午送过来的时候,它全身只有眼珠子能转、嘴巴能张,体温急剧下降。"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说,如果当时没有连 夜送到西宁接受治疗,小家伙不一定能撑过第二天。 经过初步检查,这只雪豹幼崽仅6个月大,体长74厘米、体重9.7千克,远低于同龄正常水平。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推测,它可能从高处跌落,受伤 后发生伤口感染,再加上长期进食困难,处于濒死状态。 紧接着,救护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团队,为这只雪豹幼崽制定了抢救与治疗方案,开展紧急救助。 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这只小雪豹的身体有所好转。3月8日,"凌小蛰"第一次抬起了头,望 ...
记者手记丨让濒危野生动物重生——探访约旦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Xin Hua Wang· 2025-05-22 06:02
新华社安曼5月22日电 记者手记丨让濒危野生动物重生——探访约旦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新华社记者何奕萍 从约旦首都安曼往东驱车110多公里,便来到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上世纪80年代,在阿拉伯半岛绝 迹的阿拉伯羚羊在这里获得了重生,并回归自然。 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约旦扎尔卡省的阿兹拉克地区,由约旦皇家自然保护协会于1975年建立,占 地22平方公里,是约旦干旱沙漠气候的一个典型自然保护区。当汽车行驶靠近保护区的时候,一排高高 的树木映入眼帘,在一大片被黑色燧石覆盖的戈壁滩上显得非常亮眼。这是保护区筹备建设之初特意种 植的,如今已成为管理区和游客休闲区的"遮阳伞"。 走进保护区,穿过游客休闲区,便是游客中心。这里和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繁殖围栏相连,透过玻璃,便 能看见圈养育种的阿拉伯羚羊。它们角似长矛,身体毛色接近雪白,腿为褐色,脸部有黑色斑纹。阿拉 伯羚羊在阿拉伯世界是坚韧与美丽的象征,诗歌、音乐和绘画中多见对它们的赞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信息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环境恶化以及偷猎活动,野生阿拉伯羚羊 20世纪70年代初绝迹。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项目主管欧贝达·赫莱舍告诉记者,据记载,在重新培育 ...
中国旅马大熊猫“福娃”“凤仪”启程回国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12:54
当地时间5月18日,中国旅马来西亚大熊猫"福娃"和"凤仪"从吉隆坡启程回国。图为"凤仪"(在马名字 为"靓靓")准备踏上归途。 Meego 摄 中新社吉隆坡5月18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旅马大熊猫"福娃"(在马名字为"兴兴")和"凤仪"(在马名字为"靓 靓")18日启程回国。马来西亚天然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部长尼克·纳兹米在机场为大熊猫送行时, 特意用中文说"谢谢",并祝福它们旅途平安。 在护送车队离开动物园后,还有民众驾车一路追随两只大熊猫到吉隆坡国际机场。"福娃""凤仪"进入机 场后,送别民众仍在机场围栏外依依不舍地向它们挥手告别。 当日清晨,天色未晓,众多当地民众已经聚集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门口,准备送别陪伴他们11年的两 只大熊猫。记者看到,有民众制作了绘有熊猫头像的卡片,上书"福娃,珍重再见""凤仪,珍重再见"。 早晨7时许,在警车护送下,"福娃""凤仪"从动物园启程,民众齐声呼唤它们的名字,并纷纷举起手机 留下珍贵一刻。站在记者身边的一位马来裔女生眼眶泛出泪水,不时举手擦拭。 在为两只大熊猫举办的欢送仪式上,尼克·纳兹米表示,过去十年,马中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开展 密切合作,成果斐然,期待未 ...
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 与2012年相比实现倍增
Ke Ji Ri Bao· 2025-05-07 07:24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调查创新采用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民间参与的方式,由该局成立 中国青头潜鸭保护与监测工作组,联合57家单位共同开展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调查范围涵盖我国有 青头潜鸭越冬分布的21个省区市,共212处栖息地。此次调查成果,将为下一步青头潜鸭种群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据了解,我国高度重视青头潜鸭等鸟类的保护工作,近年来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 (2021—2035年)》《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公布《陆生野生动物 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指导各地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体系建设,开展栖 息地保护修复,强化科研支撑,使青头潜鸭等迁徙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根本性改观。 记者5月5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 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此次调查首次全面掌握了我国青头潜鸭种群信息, 客观反映了种群保护成效。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关键鸟种之一。该物种曾广泛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破获一起非法捕猎致东北豹重伤案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09 02:11
Group 1 - A man was arrested for illegally setting traps in the Northeast Tiger and Leopard National Park, resulting in severe injury to an endangered Northeast leopard [1] - The arrest is part of a joint conservation effort by the park management and forestry departments of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1] - The suspect, Yang Mouyou, set traps in the forest in November 2024 and attempted to conceal his actions after injuring the leopard in February 2025 [1] Group 2 - The special operation conducted by the park management included 12,099 anti-poaching patrols covering a distance of 84,100 kilometers [3] - Innovative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to reduce human-wildlife conflict,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833 animal feeding poi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310 tons of corn and 11 tons of salt [3] - The park management introduced a commercial insurance mechanism to compensate for damages caused by wildlife, processing 3,288 claims in 2024 with a total compensation amount of 11.0355 million yuan [3] Group 3 - The park management plans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and establish a reward system for reporting illeg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wildlife resource destructio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