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调整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国楼市大局已定,未来全国45%的家庭,或将面临“4大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5-03 15:16
众所周知,国内房价从2022年就开始出现下跌,先是像天津、郑州、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在进入到2023年之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出现 下跌。现在全国房价已经从最高位跌去了30%。 与此同时,现在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为此,开发商不得不降价促销,而随着二手房的挂牌量出现激增,现在房东即使低于 市场价抛售,也很难能够获得成交。 而为了刺激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从2024年开始,国内各地纷纷放开限购政策。现在除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之外,绝大多数城市都放开了限购政策。 与此同时,现在银行已经把房贷利率降至3%以内,首付比例也降至15%。尽管各种救市政策不断出台,但效果并不明显。楼市调整趋势已经确定。 而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趋势,对于拥有二套及以上的家庭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根据央行前些年的调查数据,国内41.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如果再加上这几年新增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占比可能已经达到45%,而这些家庭未来将面临以下这四大挑战: 挑战一,未来资产缩水将成常态 特别是像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达到40,由于当地居民收入下降,已经支撑不了高房价。所以 ...
手上有50万,2025年该买房还是存银行?王健林说的我不淡定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10:10
其次,房屋库存压力严峻,目前全国面临约1.2亿套空置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许多新建楼盘甚至多年难以变现,造成了买方市场的困境。据报道,在 某些新区晚上灯光熄灭率不足10%,形同"鬼城",如此多的空房让快速销售变得几乎不可能。 在考虑2025年投资方向时,存银行与购房之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手握50万现金的人群,该如何抉择呢?广州的张婷婷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她以 50万在广州花都购买了一套公寓,没想到短短三年后,房价竟然缩水超过20万,甚至面临变现难题。这样的经历让她倍感焦虑,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房地产 市场未来的深刻思考。 尽管房价有所下跌,一些尚未购房的人却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重新燃起了购房的热情。不过,这样的情绪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有人仍在权衡:50万究竟 是买房还是存入银行更为明智。对此,众多专家给出了建议,强调在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保持现金流的重要性。 早在2018年,王健林便已发出警告,指出房地产的繁荣周期有限,市场已进入调整期。如今看来,他的清仓售房策略显得格外明智。在他成功的卖房过程 中,转化成的现金流让他得以在困境中自如应对。而另一位企业家曹德旺也直言不讳,认为房子只不过是水泥与砖头的堆积,金融 ...
现在卖房,是“精明”还是“糊涂”?王石一句话点醒无数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17:09
这两年,卖房的人,着实不容易。身边有位朋友,2019年前拿出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凑借了30万,全款买了一套90平米的次新房。当时想着靠手里的生意, 两年就能把债还清,开启幸福生活。 然而疫情突如其来,生意崩盘,大股东跑路,他也没钱盘下店铺,厂子只能关门。一家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生活成本与日俱增。撑了半年,实在扛不 住,决定卖房。房子刚装修好,他满心期待能赚一笔,可挂到市场才发现,房价从当初的一万一跌到了八千出头,连首付都亏了一半。最后,他狠下心亏几 十万卖掉了房子。 后来他感慨地说:"卖得早,虽然亏了,但总比眼睁睁看着它继续跌强。"这种"低价卖房求生"的现象,如今已不是个例,而是全国性的趋势。 数据显示,广州二手房挂牌超13万套,南京15万,西安11万,上海也超8万。市场冷清,一年比一年淡,成交持续下滑,挂牌量却在"爆仓"。面对这样的市 场,人们不禁要问:现在卖房,是精明,还是糊涂? 万科创始人王石早在2018年就提出"活下去"的观点,彼时他已预判到行业风险临近,明确指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模式必须转型。如今再看,那些没听 进去的大房企,大多数都"爆雷"了,而万科却挺了过来。王石的核心观点是:高房价不可能一 ...
东莞、郑州、青岛,卖地收入膝斩!
城市财经· 2025-04-22 03:45
以下文章来源于搜狐城市 ,作者蓝桥 搜狐城市 . 网罗城市热点,解读城市政策,给你另一种角度品读城市。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地方卖地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87万亿,与2021年的历 史高位相比,下降约44%。 塔尖城市亦不例外。2024年,27座GDP总量超过 万亿的经济强市中,近八成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东莞降幅超50%。与近五年的高点相比,约 一半的万亿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下降50%以上,降幅较大盘更为明显。 但2025年,这一趋势有望得到扭转。3月份以来,全国土地市场持续升温,北京、成都、上海、杭州等多地陆续拍出高溢价宅地。房地产市 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暖。 去年 20 座万亿城市收入下滑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钱袋子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起,构成地方财政两大 可支配资金来源。 近年地方政府财收承压的消息屡见报端,其背后除了国家出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叠加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导致的税收减少以外,土地出让收入 的减少也是重要因素。 考虑到部分城市尚未公布详细的土地出让收入,搜狐城市梳理了万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