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

Search documents
城市开始缺人,楼市的转折点已到,房子终将回归居住属性
Sou Hu Cai Jing· 2025-08-27 15:19
从业整整十年,我第一次在深夜盯着天花板无法入眠。曾经如永动机般轰鸣的售楼处,如今静得能听见 自己的心跳。 更深的寒意来自人口结构的逆转。2022年全国人口首现负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去年帮客户挂牌一套顶级学区房,挂了半年仅三人看房。当接盘侠总量持续缩水,任何地段神话都难逃 褪色命运。 这绝非短暂喘息——我亲眼见证的种种信号都在呐喊:房地产的黄金剧本已被彻底改写。 过去支撑楼市狂奔的燃料,正从源头开始枯竭。 回想当年,银行的朋友最常抱怨的是"额度放不完"。开发商拿到钱就敢圈地盖楼,普通人抢着加杠杆生 怕错过末班车。 可如今风向陡转:房价一旦进入下行通道,精明的资金立刻绕道而行——售楼处再精美的沙盘,也留不 住逐利的资本。 当房产不再是财富保险箱,信贷洪流便自动改道。 比钱袋子收紧更致命的是:城里缺人了。 去年回老家县城,发现新区路灯比住户还多。这不是孤例——城镇化率冲上67%高位后明显失速,年增 幅已跌破1%。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徙接近尾声,城市新房需求自然随之萎缩。曾经挤破头的售楼处,现在连发传单的 大妈都少了。 这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底层逻辑的颠覆性重构。 经济引擎的降速才是根本性的转向信号。 过去动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买房?
Sou Hu Cai Jing· 2025-08-27 10:09
1、觉得没必要买 2、得留住现金流 3、不想成为韭菜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你不经历,似乎它就很高大上的在那里,包括骗子骗你的事情,也是如此。 你心心念念的东西,买到手的一瞬间,很多人就后悔了。 拼命、努力得到的东西,拥有的那一刻也就释怀了。 想清楚了。 前几年,我紧梆梆的买了房子,前面还担心贷款下不来,收入会不会不够银行的标准什么什么,担心这担心 那。 早餐不吃了,觉得一天可以省7元。 定期的和朋友的聚会不去了,一周可以省300、500元。 很久没买衣服了。 很久没买奶茶了。 很久没出去旅游了。 刷视频刷到喜欢的东西,默默的放进购物篮而已,不再是以前想买就买了。 以前回家看爸妈,在超市大买特买,现在是左对比右对比,还要把选好的退回去。 这一切,在你没失业之前,你得坚持30年,你愿意吗? 首付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的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开始30年的"苦行僧"的历程。 ...
中国男人的“消费观”是非常可怕的
Sou Hu Cai Jing· 2025-08-26 14:56
有很多人对消费者统计过一项数据,按照人群的消费能力排名,女人>小孩>狗>男人。 虽然有点诙谐的意思,但实际消费能力还真的就是如此。中国男性的"消费观"很神奇,他们往往显得异 常冷静,甚至有些克制。不少人体会到,女性消费至少还透着生活的烟火气——买一只包、一瓶香水, 实实在在提升了日常的幸福感。而男人呢?他们好像天生就跟"买买买"绝缘:能不买就不买,能省则 省,一分钱也要攥出汗来。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可以对自己苛刻到极致——衣服穿到泛白、手机用到卡顿,却能在买房时毫不 犹豫地签下一份三十年的贷款合同。 如果你去问一个年近三十的男人,现在最想买什么?几乎百分之百会听到同一个答案:房子。 他们对房子的执着,有时甚至超过了对情感本身的渴望。这背后是非常现实的社会逻辑:在很多人看 来,房子是结婚的敲门砖,没有它,似乎就失去了组建家庭的资格。于是,男性的消费路径高度统一: 努力攒钱,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最终把积蓄全部投入房产。 这也构成了一种略显悲情的现实:很多男人努力半生,最大的"消费"竟是一笔沉重的债务。房子看似是 资产,却也更像是枷锁——它牢牢锁住了一个人未来几十年的选择权和安全感。对他们来说,消费不是 为了生 ...
专家再次预测中国房价走势,大概率又是对的,提前做好2个准备
Sou Hu Cai Jing· 2025-08-24 22:06
最近,朋友圈里面又炸开了锅,中介们发布的房源,一个比一个便宜。 新房打折促销,送停车位送装修;二手房价格更是一天一个样,有的降幅达到20%,有的甚至腰斩。 这些消息无时无刻都刺激着买房人,不买吧,担心错过了这波机会,历史像这样一次回撤,可是前所未有。 去下单吧,又担心房价继续降,到时候抄底抄在半山腰,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解套。 而且这种纠结还不止是买房人,实际上连一些银行信贷部的人员也比较纠结,身边一个干信贷十几年的朋友说,最近明显感觉看房的人多了, 但是敢取钱买房的人反而变得更谨慎了,专家再次预测中国房价走势,建议提前做好2个准备: .01 专家又来预测了 关于这次楼市预测,各大佬机构的说法罕见的相似,中信,中信建投、高盛这几家平时各有观点的大机构,这次竟然同时指向了一个方向:止 跌回稳就在眼前,但城市分化已成定局。 中信认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2025年底之前可以站稳,而成都、杭州这样的强二线,得熬到2026-2027年,至于三四线城市,拐点还没看到。 中信建投观点差不多,但是他们把时间点卡在了2026年前后。 而高盛则预测,到2025年底之前还要下行20%-25%,熬过2026年,2027年二手房市场就该 ...
父母买房让我出50万买四房,得知房产证只写弟弟名字后,我分文不出
Sou Hu Cai Jing· 2025-08-24 02:28
听到别人说父母重男轻女的时候,张巧总是忍不住感慨,自己有一对一点也不重男轻女的父母,是多么 幸福的一件事。 从小到大,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爸妈都让她先吃。做错了事情,爸妈也舍不得打骂她一句。 长大后,家里的大小事情,爸妈也全部都要问过张巧的意见。 他们一直都对外说女儿是他们一辈子的骄傲。 为此,张巧从工作开始,每个月主动给父母2000块钱生活费。 即便后来和男朋友谈恋爱了,她也雷打不动地执行着。 毕竟,自己有能力了,反哺父母理所应当。 因此,当父母提出家里要买一套大房子,一步到位选四房时,张巧是极力赞同的。 父母现在住的房子,是楼梯房,在7楼,房子不大,只有70多平,3个房间。 以后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了,这套楼梯房他们住得就不舒服了。 考虑到这一点后,张巧一口答应了父母的要求。而父母也顺势让她去挑选户型。 张巧盘算了下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的积蓄,大概有个50万。她打算全都拿出来选个大四房。 张巧却依旧还是一副自信的样子说:我爸妈才不是重男轻女的人,从小到大,爸妈对我多好,不管是房 间还是其他,我都比弟弟的好。 男友依旧一副不相信的样子,还劝张巧多留个心眼。 张巧不服输,又跟父母打电话确认,结果父母一口咬定说巧 ...
换了5套房子才明白,这几个楼层越住越舒服,妥妥的“黄金楼层”
Sou Hu Cai Jing· 2025-08-23 21:28
大家好,在进入正文之前,给大家做一个推荐。 我的一个设计师好友夏夏,从LXD离职后,经历过设计创业的失败,后同小伙伴一起经营了一些自媒体账号,分享全球优秀设计工作室的作品。良心干 货,超前理念,你想看的好设计全都有❗ 如果你也是设计师,想邀请你一起关注一下,这里只有好设计,真的超有料❗ ▼ 计~ 购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人生大事,在购房这件大事中,楼层的选择往往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楼层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而有经验的购房者会告诉你,这"4个黄金楼层"。 例如,北方的黄女士购买了一套次顶层的房子,她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夏天的时候,家里几乎没有蚊虫的困扰,而且通风良好,即使不开空调也感觉 很凉爽。站在阳台上,她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落和城市的灯火辉煌,这让她每天都能拥有良好的心情。 低楼层中的3-5层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于一些家中有老人或者小孩的家庭来说,这些楼层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楼层较低,即使电梯出现故障或者需 要紧急疏散,走楼梯也相对轻松。而且,这些楼层与小区的绿化景观更为接近,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在春天,可以闻到花香;在夏天,可以听到蝉 鸣,给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范大爷一家就住在3楼,他说每天 ...
现在卖房,是止损?还是自断后路?一句话点醒无数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8-23 19:44
"房子挂出去半年,降价三次还没卖出去。" "朋友2019年买的房,现在卖直接亏掉首付。" 先讲两个真实故事: "每天睁眼就想着房贷,卖不卖都焦虑……" 最近和几位朋友聊天,发现"卖房"成了高频话题。有人咬牙割肉,有人死扛等涨,更多人夹在中间,纠结到失眠。 房子,曾是中国家庭最稳的"财富压舱石",如今却成了许多人最烫的"山芋"。到底该不该卖?什么时候卖?答案不在市场,在你自己的处境里。 先看一组数据: 市场凉到什么程度?一位北京中介说:"以前客户抢着约看房,现在带看十组能成交一套就不错。"更扎心的是,挂牌量还在涨,成交却在跌——卖家急着 抛,买家却不敢接。 背后逻辑: 简单说:楼市从"卖方市场"彻底转向"买方市场",卖家必须放下"房价永远涨"的幻想,重新评估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 很多人卖房前先看房价涨跌,但真正该问的是:"我现在卖,是保命还是认输?是止损还是腾挪?" 广州二手房挂牌量超13万套,南京15万套,西安11万套,上海也突破8万套;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周期拉长至6个月以上,部分房源挂牌一年无人问津; 房价普跌:2024年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超60%,二手房跌幅更明显。 需求端:疫情冲击收入、人口增长 ...
应验李嘉诚所言!手握两套房的家庭,或将遇到3个结果
Sou Hu Cai Jing· 2025-08-23 18:47
以前买房是"躺着赚钱",现在买房是"躺着亏钱"。除了房产税,物业费、维修费、水电费样样都在涨。上海某小区一套336㎡的房子,2025 年新政后每年多花9893元。更惨的是,空置税可能也要来了,空着的房子每年要交房价1%的税。 房贷压力也越来越大。前几年买房的人,很多都是5%以上的利率。现在利率降到3.75%,但银行不让提前还贷。有个读者跟我说,他两套房 子月供加起来1.8万,现在工资降了30%,每月拆东墙补西墙,头发都愁白了。 李嘉诚7年前的预言,现在真的应验了!那些手握两套房的家庭,正实实在在地撞上三个躲不掉的坎儿。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中招,有人 急得直跺脚,有人悄悄开始卖房。到底咋回事? 一、房子越来越不值钱,资产缩水像坐滑梯 李嘉诚早在2018年就提醒过:"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现在看来,这老爷子真是毒舌又准。就拿上海来说,市中心有些老破小房价从12 万/㎡跌到6万/㎡,直接腰斩。北京通州某小区,2021年高峰期挂牌价6万/㎡,现在4万/㎡都没人接。更扎心的是,高盛预测2025年底前二手 房价格可能再跌20%-25%,这意味着现在不卖,未来亏得更多。 为啥会这样?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房子早就从" ...
房企对年轻人买房存在重大误判
3 6 Ke· 2025-08-21 02:32
说实话,地产从业者行业做久了会有固定思维,特别在客户认知这块。 特别针对年轻人购房的认知判断上,站在当下这个节点,已经有了巨大的误判。 我们习惯按照购买力和购买次数将购买人群进行细分,把第一次买房的判定为刚需,然后是首改,再 改,置换以及豪宅。对于年轻人的误判,首先就出现在这个标准上,对于当代新青年买房,整体的认知 体系正在影响他的购房决策。 01 首先不得不承认,刚需在如今如此萎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整个行业背景,房子供大于求之后, 让大家的买房决策变得滞缓。特别是没买过房的年轻人,焦虑情绪更重,迟疑的动作会更慢。 但是今天不是和大家聊这个,而且如果我们长期陷在这个情绪里,对于行业几乎都是绝望和无解。 除此之外,对于年轻人来说,本质上在消费认知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现代年轻人一个最大的状态的改 变,就是认知和格局不是由购买力决定的。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你想要任何信息和咨询都可以最快程度拿起手机查询到,你的认知和格局可以通过 互联网被无缝的打通。 客户对于任何产品,不需要通过购买也可以提前了解很多,所以这也决定了,如果是在供不应求的环境 下,整体依然还是围绕着购买力驱动。但是一旦进入到供应旺盛的周期里,单体 ...
买房的“分水岭”到了:这代人或真成了“最后一代买房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8-20 20:05
Group 1 -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home buying as a primary goal is shifting, with younger generations feeling less motivated to purchase homes due to financial burdens and lifestyle preferences [1][3] - The birth rate in 2024 is projected to be the lowest since 1949,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leading to a decline in the primary home-buying demographic [1] - The housing market is seeing a shift from viewing homes as investment assets to considering them as living spaces, with speculation losing its appeal [3][5] Group 2 - The 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 in major cities is alarmingly high, reaching 12.3 times nationally and nearly 25 times in first-tier cities, making home ownership increasingly unattainable for young professionals [3] - The introduction of "rent and purchase rights" in 2025 allows renters to access benefits previously reserved for homeowner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renting as a temporary solution [3] - Urban renewal initiatives and the rise of long-term rental apartments are transforming the housing landscape, with developers pivoting towards community services and affordable housing options [5][7] Group 3 - The current mindset among potential homebuyers reflects a fear of market volatility and a shift towards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home purchas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5][7] - The future of housing may not necessitate ownership, as alternative living arrangements become more viable and appealing, suggesting a potential evolution in residential choice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