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子
icon
Search documents
售楼小姐忠告:买房最忌讳的3件事,不少人中招哭都找不到地方
Sou Hu Cai Jing· 2025-10-13 09:34
去年冬天,我朋友小周兴冲冲地告诉我,他终于买到了期待已久的学区房。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我为他高兴,却也有些担忧。三个月后,他给我打来电话, 声音里满是懊悔:"早知道当初多听你的建议就好了,现在房子交付,问题一堆,开发商还态度强硬,我这是花了大几百万买了个烦恼啊!" 小周的经历并非个例。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5年发布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购房后遇到各类问题的业主比例高达37.8%,其 中有近六成业主表示"如果能重来,会更加谨慎"。在房价高企的今天,一套房子往往是普通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买房过程中踩坑?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帮我们规避这些风险?最近,我有幸结识了一位从业十年的售楼经理,她分享了买房过程中最 忌讳的三件事,希望能帮助更多购房者少走弯路。 忌讳一:被"特价房"和"限时优惠"冲昏头脑 "特价房""限时优惠""仅剩最后三套"......这些营销话术在售楼处随处可见,很多购房者就是在这种气氛的催促下做出了仓促决定,最终追悔莫及。 我的同事小李就是这样的受害者。2024年底,他看中了一个楼盘,销售告诉他有一套特价房,比市场价低了近15%, ...
地产凛冬深处的密码:一场注定到来的风暴与无法回避的代价
Sou Hu Cai Jing· 2025-10-13 03:44
深夜的北京,国贸三期写字楼依旧零星亮着灯。一位投行朋友发来微信:"这个季度,我又送走了团队里最后两位做地产分析的同事。"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 天气。这不是孤例。从南方的富士康厂区到北方的燕郊睡城,从长三角的产业链集群到珠三角的外贸仓库,某种共识正在无声凝聚:中国的房地产,正在经 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局。 这不是周期性的回调,而是一场彻底的价值重估。那些曾经靠着"房价永远涨"信念支撑的财富神话,如今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你会发现,曾经门庭 若市的售楼处如今冷清得能听见回声;曾经秒光的"日光盘"变成了持续数年的库存;曾经被视为资产配置压舱石的房子,正在变成许多人手中甩不掉的流动 性陷阱。 当我们谈论房地产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是钢筋水泥堆砌的物理空间,还是家庭财富的象征,亦或是中国经济无法绕开的增长引擎?答案可能都是,但 更深层次上,我们谈论的是一种信仰的动摇,一种秩序的瓦解,一种增长模式的终结。 从供给端看,这场剧变早有预兆。曾经高歌猛进的开发商们,如今集体陷入了沉默。新开工项目的锐减速度远超市场预期,这不是主动的战略收缩,而是被 迫的生存选择。库存高企的去化压力,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整个行业头顶。那些曾 ...
2030年,价值120万的房子还值多少钱?王健林和马光远的观点近乎明示
Sou Hu Cai Jing· 2025-10-11 22:00
昨天下午,我和几位朋友在小区花园里聊天,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房子上。张大哥叹了口气说:"我2020年买的这套120万的房子,到2030年还能值多少钱 呢?"这个问题一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说房价肯定还会涨,也有人担忧会大跌,争论不休却始终没有定论。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小区的业主,也是当下许多购房者和房产持有者共同的疑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房产市场正在经历深刻调 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3.2%,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4.5%,这一数据引发了人们对 未来房价走势的广泛讨论。 那么,2030年,一套现在价值120万的房子到底还能值多少钱?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因素入手,理性分析未来房价的可能走势。 人口变化是影响房价的根本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人口数据,202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降至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预计到2030年,我 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住房需求,尤其是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 房地产行业著名人士王健林曾在2025年初的一次行业论坛上表 ...
国泰海通宏观:房价如何稳住?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07:37
今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尤其是上半年GDP增速明显高于5.3%,超出之前的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的增 长潜力。不过短期经济结构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供给偏强、需求偏弱,数量偏强、价格偏弱,内需还需要进一步提振。而内需端的一个重要拖累 项是房地产,尽管房地产投资、销售占经济比重已经不高,但房地产在居民存量财富配置中的份额仍然很高,而居民消费的资金来源一靠收入,二靠财 富。如果房价出现调整,势必会对总需求构成压制。 关于房地产的趋势和影响,其实海外其他经济体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参考,我们在2022年就系统的梳理了海外房地产的经验。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独特 的制度优势,不能完全照搬海外的经验。但海外的一些教训,我们是可以回避的。那么如何才能稳住房价呢?或者说,当什么变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 判断房价被稳住了?本文重点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租金回报率重要吗? 为了后续阐述的必要,我们先来介绍两个概念:租金回报率和房价租金比。租金回报率衡量的是同样的一套房,如果出租出去每年获得的租金总额,与如 果现在出售出去获得的总房价之比。租金回报率的倒数是房价租金比,衡量的是一套房子出租多少 ...
不出意外,10月份开始,房子、车子、票子或将迎来这些重大改变
Sou Hu Cai Jing· 2025-10-11 07:33
2025年已经过去大半。回顾今年前9个月,国内经济稳中有升、居民存款快速增长,物价总体保持稳定。而略显不足的是,居民消费需求持续萎缩、房地产 市场继续低迷。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出意外,从10月份开始,国内房子、车子、存款或将发生重大改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房地产市场将迎来重大改变 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从2022年开始调整。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各地房价仍然延续之前下降的趋势。最新数据,9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381元/平方 米,同比下跌7.38%。全国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而从目前情况看,从2025年10月份开始,国内房地产市或将迎来三大改变: 1、未来房价下跌会有新变化。在进入到2025年下半年之后,之前房价跌幅较大的城市,未来跌幅会较之前放缓。未来一线城市的房价或将会出现补跌。先 是从郊区房价开始下跌,之后逐步蔓延到市中心区域的"老破小",未来中心城区的次新房和新房价格也都会下跌。最终房价逐步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 2、保障房入市的步伐将加快。去年我国高层就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提供600万套保障房,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这意味着,从2025年下半年开 始,国 ...
一旦房地产不起来,2026年或面临5个大难题?
Sou Hu Cai Jing· 2025-10-11 07:01
今年的房价跌的有多夸张,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城的房价数据,没有悬念,没有意外,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全部下跌。 房价下跌就像一头失控的野驴,跌起来就没完,可以说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甚至影响到普通家庭的生活。 最头大的还是房企债务问题,债务解决不了,明年只会更糟,现在前50强房企里70%都违约了,光头部10家的表内债务就超10万亿,更别提那些没曝光的 表外负债 ,有些公司表外债比表内还多。 2025年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光一季度就有2300亿债券要还,没钱还就只能摆烂。 然后是地方财政紧张,民生支出可能受影响 房企违约后,之前抵押给银行的土地、楼盘都成了不良资产,想拍卖都没人要。 还有业主断供,2024年全国房贷断供案例涨了17%,银行收回来的法拍房越来越多,光北京上半年就多了2万套。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贷款难了,银行怕担风险,会把贷款门槛提得更高, 地方财政靠土地吃饭不是秘密,2021年土地出让金能收8.7万亿,2024年只剩4.87万亿,降了44%。 这可不是少赚点钱的事,地方的修路、养老、教育大多靠这笔钱撑着。 明年要是救不起来,土地收入更没法看,现在房企都往一线跑,三 ...
买房子楼层该选高还是低?内行人特意选这几层,入住才知优点多!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6:52
购房楼层选择有讲究:内行人之选,入住方知妙处多 对于许多人来说,购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房源,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却并非 易事。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地段和户型,却忽略了楼层这一关键因素。事实上,楼层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 着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经验丰富的内行人深谙此道,他们精心挑选的楼层,入住后方能体会到其中 的诸多好处。 那么,究竟该如何挑选楼层呢?以下是一些内行人的经验之谈,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黄金楼层选择法则:兼顾采光、噪音与便捷 此外,较低的楼层容易受到遮挡,导致室内光线昏暗,衣物不易晾干。而过高的楼层虽然采光充足,但 空气流动过快,容易引入灰尘,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因此,N/2 1的黄金分割点,可以兼顾采光、噪音 和空气质量,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 法则二:1/3至2/3 舒适区间 另一种选择楼层的策略是,选择位于总楼层数的1/3以上、2/3以下的楼层。这个区间的楼层通常拥有良 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避免了低层楼房的潮湿问题。此外,这个高度的楼层出行也相对便利,即使遇到 电梯故障,爬楼也不会过于辛苦。 购房需谨慎:这些楼层尽量避开 内行人通常会遵循以下两个法则来选择楼层,以期达到最佳的 ...
10月起,四大“降价潮”来了:有人偷着乐,有人愈发焦虑!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6:02
第一,房子已经迎来降价潮 不过,也有一些商品的价格迎来降价潮。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10月起,我们将迎来四大"降价潮"。它们分别是:房子、车子、小家电、猪肉。为此, 有人会偷着乐,但也有人会愈发焦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国内房价继续延续之前下跌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9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38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38%。与此同时,新房 销售额和面积都出现下滑,同时二手房的挂牌量仍在不断的增加。 现在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不好卖了。而在进入到"金九银十"之后,开发商为提升业绩,会选择降价促销。此外,二手房东只有远低于市场价抛售房 子,才有可能成交。 而导致房价长期下跌的原因有三个:①国内房子已经有6亿栋,每栋房子住5个人,可以住30亿人。未来房子将长期"供大于求"。②我国已经是老龄化社会,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自己的房子,不需要购买,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购房需求会萎缩。③各地房价存在泡沫,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20-25,一线城市40 以上。而现在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已经支撑不了当前的高房价。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一些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商品价格都在上涨,居民生 ...
房子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什么东西最值钱?马云、任正非看法一致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3:09
国内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下半年便步入调整期,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至2022年12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 环比下降的城市达55个,较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更是达到63个,较上月增加1个。有行业专家预测,2023年房地产市场或将延续 低迷态势。 首先,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当前,国内许多人对健康不够重视,常常有吸烟、饮酒、熬夜加班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长期熬 夜,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事实上,没有健康的体魄,任何事业、金钱和权力都如同空中楼阁。因此,马云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养老、医疗保健等大健康 产业。 " 事实上,国内房地产价值日益缩水的趋势,早已被一些商业领袖预见。早在2018年,马云就曾预言"未来房价如葱",暗示房地产可能大幅贬值。李嘉诚也曾 表示,如果房屋建设持续过度,未来房产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此外,曹德旺也曾建议人们尽早出售手中多余的房产,以免面临既租不出去又卖不掉的尴尬 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便已洞察到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趋势,开始降低金融杠杆,转向轻资产模式,出售旗下的万达广场、酒店和 ...
很多房企卷好房子,卷了个寂寞
3 6 Ke· 2025-10-09 02:31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整个行业都在加速入局。 可到底怎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对于这个问题,每家房企都有不同的理解,探索和创新的方向 也不尽相同。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有不少房企,已经梳理出了比较亮眼的新体系。但与此同时,在这波热潮的快 速席卷之下,也有一些开发商陷入了观念误区。 今年以来明源君走访了不少项目,几乎所有项目都在宣传自己是"好房子",但能看出其中有一些项目 对"好房子"的理解还是过于片面,甚至在探索方向和成本投入上有些跑偏了。 好房子宣传停留在营销层面 产品理念和品质并未改变 这一类楼盘大致想法是无论如何,先在宣传上跟上大潮流,把好房子的名头打出去再说。但实际上,在 产品细节的优化、品质的提升,甚至是在客户研究方面,投入都是滞后的,甚至没有。 本质上这是一种侥幸心理,完全把好房子当作一个可以借势营销的热点词在用,对于整个设计、工程环 节并没有任何启发和推动。 个别大力宣传好房子概念的楼盘,客户一进到案场就被各类新奇词汇包围,比如入户光厅、全景舱、 LDKB、全屋AI等等。 这些听上去都是非常好的概念,但再看样板房才发现,基本都是业内早就有的东西,没有什么新的升 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