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Search documents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Xin Hua Wang· 2025-06-27 01:00
新华社贵阳6月26日电 题: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杨欣、齐健 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 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讲述着贵州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深河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 逐渐清晰。 1944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亚瑟·格里森率领执行任务的美军一支小分队自广西来到深河桥。一声巨响中,深河桥被炸毁。 2008年,格里森曾重返独山,参与深河桥抗战陈列馆布馆的工作人员龙毓虎全程陪同。"格里森向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执行炸桥任务时,桥上 还有大量难民在撤离,为了让更多难民过桥,炸桥任务延迟了5个小时。"龙毓虎告诉记者,由于独山县城有机场,飞虎队员在此驻扎数月,与当 地群众感情深厚。"格里森老人很激动,这是他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回忆。" 随着深河桥的炸毁,日军没能再北上,此后节节败退,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间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李天和告诉记者,独 山深河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成为侵黔日军不可逾 ...
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 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 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1938年3月,他率队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重 要区域河北河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编为回民教导队,后与另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合编 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1938年10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早年投身行伍的经历,锤炼了马本斋卓越的军事素养。1939年7月,马本斋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司令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屡创日伪军。 1940年初,冀中平原斗争形势严峻。马本斋奉令率部保卫深(县)南(部)(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
突然,出手!货币战争,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6-26 12:02
悄然之间,全球汇市风起云涌! 26日,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日内下跌一度达0.7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非美货币全面走强。值得一提 的是,随着新台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投机资金显著增加。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已经要求海外投资者退出通过 ETF进行的新台币投机性押注。 让人意外的是,尽管非美货币今天都在上涨,但外汇市场似乎也是暗流不断,变数颇多。据路透调查,投资者 大幅减少泰铢多头仓位,对印度卢比的空头押注不断增加,对菲律宾比索转为看空。其中,这是自3月初以 来,投资者首次对菲律宾比索转为看跌,该货币本月已贬值约1.4%。 美元是一切变数的源头。摩根大通分析师警告,预期美国经济在2025 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达40%。 这项预测主要基于不断升级的关税,这些关税将引发停滞性通货膨胀情景。摩根大通因此对美元持悲观态度。 美元熊市 26日中国市场收盘之后,美元指数突然跌破97大关,日内下跌一度达0.7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非美货 币则全面走强,日元兑美元上涨近1%,英镑、韩元、欧元兑美元上涨0.7%,澳元兑美元上涨0.55%。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布报告称,由于美国关税和经济前景 ...
哈梅内伊,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1:51
哈梅内伊说,美国卷入战争是为了拯救以色列,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侵犯伊朗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哈梅内伊向在此次冲突中遇难的伊朗军事指挥官和科学家表示哀悼与敬意,并向伊朗战胜以 色列表示祝贺。 哈梅内伊表示,以色列未曾设想,伊朗能够对其发起强烈打击。伊朗的武装力量突破了以色 列先进的多层防御系统。 这一行动向以色列表明,侵犯伊朗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伊朗狠狠地给了美国一记耳光" 哈梅内伊同时祝贺伊朗战胜了美国 ,称美国之所以直接卷入战争,是因为其认为如果不出 手,以色列将会被彻底摧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6月26日下午,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 。这是自13日以伊冲突爆发 以来,哈梅内伊第三次公开发表电视讲话,也是以伊停火后首次发表讲话。 哈梅内伊表示,美国攻击了伊朗的核设施,这一行为本身就应在国际法庭中被追究法律责 任,但美国却未能得逞。美方目标落空,只能以虚张声势掩盖真相。 在冲突中,伊朗同样取得了针对美国的胜利,并狠狠地给了美国一记耳光,即对美军驻卡塔 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袭击并造成破坏。 哈梅内伊称, 伊朗有能力打击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目标,并可在必要时采取行动,这在未 来仍可再现 。 ...
以色列估计此轮与伊朗的冲突损失高达30亿美元甚至更高
news flash· 2025-06-26 11:28
金十数据6月26日讯,以色列估计,与伊朗为期12天的战争造成的损失达100亿谢克尔(约合30亿美 元),其中包括修复遭袭击的建筑物以及向当地企业支付赔偿金所需的资金。以色列财政部和税务机构 本周公布的计算结果表明,伊朗在近两周的火箭袭击中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该数额不包括以色列 在此次行动中更换武器和防御系统的成本,待评估完成后,总数额很可能大幅攀升。财政部长Bezalel Smotrich表示,总损失可能高达120亿美元。以色列央行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为3.5%,但这一数字可能 受到近期战争的影响。 以色列估计此轮与伊朗的冲突损失高达30亿美元甚至更高 ...
冲突之后,以色列估计损失高达30亿美元甚至更高
news flash· 2025-06-26 11:17
以色列估计,以伊冲突造成损失达100亿谢克尔(30亿美元),其中包括修复遭导弹袭击的建筑物以及 向当地企业支付赔偿金所需的资金。以色列财政部和税务部门本周公布的计算结果,显示出在近两周的 火箭弹袭击中,伊朗突破以色列防御体系的程度。"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 以色列历史上从未遭 受过如此严重的损失,"负责发放赔偿金的以色列税务局局长Shay Aharonovich表示。(彭博) ...
现场直击丨“除了毁灭,战争没有其他意义”——以伊停火后以色列街头见闻
Xin Hua Wang· 2025-06-26 09:12
在特拉维夫,肉店老板亚戈夫开张了,但碎玻璃还来不及收拾,东一块西一块。甚至展示柜里牛里脊上 还残留着几块玻璃碴子。他开始切肉,迎接顾客:"不好意思,真是一片混乱哈!" 在拉马特甘,老板齐耶夫的小店正对着导弹着落点不到1000米。今天,他的店里坐满喝饮料、吹空调的 人群,目力所及的是几座被导弹冲击波震碎的玻璃幕墙。 在贝特谢梅什,一家餐馆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停火消息传来后,餐厅重新开门迎客,中午竟座无虚 席。"虽然是工作日,但大家都想聚在一起说说话,回忆这12天的惊心动魄。"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26日电 现场直击|"除了毁灭,战争没有其他意义"——以伊停火后以色列街头见 闻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 冯国芮 "一切安好吗?"当12天冲突结束后,记者在街头与久违的以色列友人互道问候。 过去12天里,以色列首先发动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伊朗则还以多轮导弹打击。一些导弹突防后击中以色 列多地,大片街区和房屋遭严重破坏,人员伤亡惨重。 停火生效后的早晨,居住在特拉维夫地下防空设施的人们收拾床垫、被褥,迫不及待离开闷热的防空 洞。他们的家中没有能防御弹道导弹的避弹间,只能选择在深达20米的人防设施度过漫漫长夜。"原本 以为要一 ...
特朗普要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news flash· 2025-06-26 07:58
特朗普要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智通财经6月26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25日在北约峰会后举行的发布会上称美国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为"战争部长",并称接下来的几周也要用这个称呼,因为"我们感觉像战士一样"。对 此,有外国网友讽刺说,自称是"和平总统"的特朗普,竟然会热衷于恢复"战争部"。今年3月,美国国 防部长赫格塞思就曾提议恢复国防部的历史名称"战争部",引发不少争议。 ...
【环时深度】战火暂息,以伊留守华侨华人“松了半口气”
Huan Qiu Shi Bao· 2025-06-25 22:4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雨薇 徐嘉彤 线一凡】编者的话:6月25日是以伊正式停火后的第一天。这一天,伊朗各大报纸头版都是关于"我们赢 了""德黑兰的天空又干净了"的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一天也宣布以色列取得"历史性胜利",并表示"已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计划"。"为期 12天的以伊冲突真的结束了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5日在报道中提出这一疑问。近两天,《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名留守在伊朗和以色列的中 国公民,记录了他们在冲突前线这12天来的真实生活。有的人在频繁的轰炸和防空警报中"一直紧绷着神经",有的人学习"久经沙场"的当地人努 力维持正常生活,还有的在硝烟中感受到人与人相互扶持的温暖。停火后,一些华侨华人感到"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有些迷茫。普通民众为冲突 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来自这12天,比起谁输谁赢,他们更关心的是何时才能迎来长久稳定的和平。 " 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 "终于停火!不用神经紧绷了。"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时许,居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中国建筑工人吴先生给《环球时报》记者发来这条消息。此 前不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刚刚确认以方同意停火。然而,防空警报一小时后再度响起,吴先生不得不又躲进了防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