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伏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为何突降暴雨?怎么下得比预报大?疾控提示:发现自来水异常请停止饮用并上报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7-11 01:07
截至今天(7月10日)上午9时,北京平均降雨量达到大雨量级,城区暴雨。预计今天白天,京城仍 有阵雨或雷阵雨,大家需注意防范。 气象部门介绍,9日傍晚至夜间,北京出现中到大雨,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海淀、 朝阳、丰台、大兴、通州等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其中大兴、房山、丰台单点出现大暴雨,降雨时伴有短 时强降水和雷电。今天上午6时至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8.7毫米,城区平均23.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朝阳酒仙桥达到70.3毫米。 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从9日16时至10日1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1.8毫米,城区平均64.4毫米,西 南部53.7毫米,东南部35.1毫米,西北部34.3毫米,东北部24.1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阎村179.4 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朝阳酒仙桥,10日07时-10日08时降水68.2毫米。最近一小时(09-10时)最 大降水量为密云豆各庄15毫米。 北京为何突降暴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表示,9日京津冀地区就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影响下,平原地区 水汽含量很高,加上副高北边有弱冷空气影响,最终形成降雨。此次降雨还是以对流性的降雨为主,对 流从太行山一带触发,一直往 ...
小暑节气,也要吃饺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6 07:36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一眨眼,小暑节气将到了。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无论"食新"还 是"吃藕",许多民俗都体现了"顺应天时"的古老智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说,小暑来临,往往意味着"三伏"近在眼前。在民间,"吃饺子"并不是小暑特 定的、普遍性的习俗,"头伏吃饺子"的说法流传更为广泛一些。 她同时提到,严格来说,晒衣服、晒书画其实也不能算是小暑的特定民俗,过了梅雨季节之后,太阳出 来了,光照比较强,人们晾晒物品,以达到防霉防蛀的目的。 哪个时段更热?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王娟说,此时万物都在生长期,没有太多重要的农事活动,很多 民俗活动都是围绕"避暑"或是"食补"来进行。 "吃伏羊"的民俗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她解释,"伏天"地气上涨,湿热之气升腾,古人认为羊肉属于温 补之物,喝点羊汤、吃些羊肉,反而可以补充身体的阳气。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称,吃饺子也是小暑期间的习俗。王娟说,这种民俗确实在个别地方有,但流传更 为广泛的是"头伏吃饺子",此时吃饺子起到了开胃、补阳气等作用。 从字面意思来看,"暑"有炎热的意思,"小暑"意味着此时还不算特别热。不过,王娟说,它的到来往往 意味着湿热难耐 ...
如何推算三伏天(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夏 至 "夏至三庚数头伏"。具体而言,初伏的启动点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延续10天,进入中伏。末伏的第 一天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立秋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末伏也标志着三伏天即将 结束。初伏与末伏之间的时段就是中伏。中伏的起始点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由于"庚日"的循环周 期是10天,若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若有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这种变化 使得三伏天的总时长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 以2025年为例:夏至为6月21日,此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庚午日(6月30日),第二个"庚日"是庚辰日 (7月10日),第三个"庚日"是庚寅日(7月20日),这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初伏持续10天,为7月20日 至7月29日。中伏起点为庚子日(7月30日),即初伏后的第一个庚日,至8月8日,共10天。立秋为8月7 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8月9日),末伏即为8月9日至8月18日,持续10天。今年的三伏 天总时长为30天,属于"短三伏"。 这种穿越千年的推算体系,不仅是中国传统历法的活化石,更展现了古人将天文观测、气候规律与生活 实践相结合的卓越智慧。从现代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