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交流

Search documents
在中俄文学中“阅读四季”
Huan Qiu Shi Bao· 2025-06-22 23:08
活动主办方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白龙,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娜塔莉娅·丝捷普基娜出席并致辞。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中国作家协会 原副主席吉狄马加,俄罗斯翻译研究院院长叶夫盖尼·列兹尼琴科,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刘文飞,以及多位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知名作家、翻 译家和文化界人士就中俄文学交流展开深度对话。为激发中俄青年一代的阅读热情,活动邀请了北京广渠门中学学生黄乐渔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俄罗斯留 学生尹一纯分享阅读感悟。现场还发起中俄青年阅读倡议,号召两国青年以书为媒,将文学智慧转化为实践力量。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邬杰 孙郎辰 李行 刘雅婷】编者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主席今年5 月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名言:"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中俄两国的文学互鉴源 远流长,两国作家各自书写了大量优秀的二战文学作品,并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环球时报》"阅读四季"中俄文学沙龙6月19日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举办。在"中俄文化年"背景下 ...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Ren Min Ri Bao· 2025-05-09 22:10
穿越历史,经典作品永不褪色 "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 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 记得很清楚。"习近平主席2014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中俄两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源远流长,生动诠释文明互鉴理念。中俄加强人 文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赓续两国人民友谊,助力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 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习近平主席5月7日在 《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广泛共鸣。 中俄文学交流的长河中,19世纪诗人、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重要源头之一。普希金的小说 《上尉的女儿》是第一部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中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在 中国译介和传播的起点。普希金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在一首诗中,他写道:"哪怕去遥远的中国的长 城脚下"。 全俄2023年年度最佳图书奖评选结果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