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

Search documents
“特色化+现代化”双重赋能乡村文化数字化
Xin Hua Ri Bao· 2025-06-23 23:58
□ 宋伶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坐标下,地方高校赋能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既是践行"扎根中国大地 办教育"的政治自觉,也是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切口。当前,教育现代化进程中 既存在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深层博弈,也存在着两者耦合融通的基础。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发 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需以"特色化守护文化根脉、现代化激活技术动能"的双向逻辑,在数字 化浪潮中筑牢乡村文化根基、培育时代新人。 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突破之道,关键在于以系统思维重构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的共生逻辑,在"三重 跃升"中破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深层张力。 其一,从技术移植到文化根脉守护,解码乡村文化基因的数字密钥。技术赋能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与乡 村文化的适配程度。地方高校需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构建"技术工具"与"文化载体"的对话机制。一方 锚定"双向赋能"理论坐标,把握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逻辑内核 "双向赋能"指在特定发展情境中,不同的主体或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实现能量、能力、资源的双向提升, 最终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语境中,是指数字化技术与乡土文化基因的互构共 生,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与教育现代化 ...
清华大学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经济的明天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22:13
钱颖一,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 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获得200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度首 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教育。 曾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6-2018),西湖大学校董会主 席,国务院参事。 【正文】 我讲三个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大家是否知道今年以来《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有关中美问题最热门的文章 是什么?是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题为"中国母亲为何更胜一筹"(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作者是美籍华人、耶鲁 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文章讲述她如何用中国式教育方法在美国教育她的两个女儿。她刚出版了一本《虎妈的 战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