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梯度转移

Search documents
合力推动东西部产业协作升级
Jing Ji Ri Bao· 2025-07-09 21:48
中观层面,依托长江、黄河、西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以及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重要交通干线打造东 西产业协作走廊,提升通道经济外溢效能。发挥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 应,构建跨行政区国际竞合新机制,提升产业协作外向度。 微观层面,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学科共享政策,破解人才在东西部自由流动的职称、职级、 收入等机制梗阻。强化东西部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多层次合作,形成"募投管退"全链条产业协 作资金支持体系。建设铁、公、水、空、管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动流通领域结构性降本增 效。完善科技资源共享互助体系,鼓励东西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助力形成"四链"融合产业生 态。通过"万企进万村"行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产业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 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东西部产业协作主体活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 的多元格局,合力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的升级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深化东西部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发布: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 建议加强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03 18:30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保障、国土空间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5.5%、3.7%和0.1%。"中国 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在发布《报告》时介绍称。 在产业发展维度,长江经济带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处于引领地位。下游城市聚焦 新兴产业发展,中游城市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上游城市探索资源禀赋驱动型升级。产业发展环境 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尤为显著。 在科技创新维度,相关指数连续5年上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动能。由于发展动能分化,区域差 距逐年扩大,科技创新指数呈现"下游>上游>中游"、下游科创高地引领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6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编撰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下称《报告》)在四川省宜宾市 发布。《报告》以定量的研究方法全面评估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保 障、国土空间、人才友好、生态安全六大维度的工作成效。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流域、各 维度评价指数在2017年至2022年的6年间稳步提升,其中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城市政策各具特 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做深、做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研究 ...
“人地钱技”自由流动!广东乡村图景更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2:56
作 者丨冯玉怡 编 辑丨喻淑琴 40多年前,广东以农村改革为起点,蹚出一条乡镇经济跨越发展的创新路径。 当下,乡村现代化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 推动"人地钱技"等要素在城乡、区域间自 由流动、平等交换,"百千万工程"是破题的关键举措。 2022年12月,广东启动 "百千万工程",确立 "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 化、十年根本改变" 的目标,并出台《广东省推动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实现三年 初见成效行动方案》。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乡村图景已然更新: 村口闲聊的主题从"外出打工"转为"家门口 创业";返乡青年的行囊里,不再是离乡愁绪,而是电商订单与民宿规划图。 2025年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5月29日召开的2025年广东省 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以 "统筹新型 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为导向,加速推进 22 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及第三批典型镇村培 育,着力构建 "产业强、生态美、治理优" 的县镇村发展新范式,承上启下之意显著。 针对县域经济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短板,广东以"百千万工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