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现代化

Search documents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和音)——始终秉持并不断发扬光大“中国—中亚精神”④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2:09
本届峰会上,六国达成包括55个合作文件在内的110项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中亚合作的深度和 广度,为各方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注入新动能。六国元首共同宣布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 量发展年"。各方将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六大优先 方向,推动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助力各自发展振兴。六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 动计划,这是中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亚作为共 建"一带一路"示范区成色更足、动力更强。中方将同中亚国家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 目,深化中欧班列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合作,推动中亚地区由"陆锁"向"陆联"转型,真正成为连通欧 亚大陆的"黄金十字路口"。 同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是中国的责任担当,也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应有之义。中国从不追求独 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从建立中国—中亚减贫合作中心、教育交流 合作中心、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到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在未 来两年向中亚国家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从深入开展治国理 ...
新华述评丨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深刻领悟“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意涵
Xin Hua Wang· 2025-06-20 02:11
"中国—中亚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淘洗、于时代风云中淬炼,深深植根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 实践沃土,深刻回应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对共同发展的时代呼唤,更是以其鲜明的合作共赢品格和超 越零和的实践逻辑,在变乱交织的当今世界,为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 源于实践的深刻凝练:一部风雨同舟的合作史 精神之树,必植根于实践的沃土。"中国—中亚精神"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根基与现实 土壤。 回望历史,两千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浩荡史诗。这份跨越千年的 情谊,为今天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根基。进入新时代,这种友好传统在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中 得到淬炼与升华。三十多年来,中国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与中亚各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 的边界问题,使长达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变成了连接彼此的和平纽带与合作桥梁。这正是"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最朴素、也最坚实的起点。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深刻领悟"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意涵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成功举行。本届峰会最突出的亮点是,习近平主 席宣布了"互尊、 ...
中非智库论坛共探现代化之路
Xin Hua Wang· 2025-05-21 01:42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和丹·奥斯曼·阿布迪说,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仅仅关乎基础设施或经济增长, 它关乎物质进步、文化自信、社会公平和环境治理的同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故事为非洲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参考,即耐心规划、投资人才以及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表示,中非两大文明虽远隔重洋、各具特色,但拥有高度的相似性与契合 性,对集体主义、和平发展等理念的共同坚守,厚植双方真诚相待、平等交流的精神根基。中国与非 洲,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让 中国与非洲始终紧密相连。作为全球南方成员,中非携手逐梦现代化将为全球南方的现代化积蓄澎湃动 能,为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中非智库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分论坛,旨在为中非发展合作建言献策。本届论坛由中非合 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处 承办,云南财经大学协办。 新华社昆明5月20日电(记者李溪岩、王贤思)中非智库论坛第十四届会议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来自中国和50多个非洲国家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