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学习手记|“济济一堂、共商大计”
Xin Hua She· 2025-08-26 07:17
再过一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在天津启幕,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继 去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之后,"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将再次举行。 2024年7月4日,一张大合影记录下"上合大家庭"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的难忘时刻—— 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观察员国领导人、主席国客人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及多边机制负责人,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 纳独立宫并肩而立。 习近平主席在那次峰会上指出:"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共商大计,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本组织理念广受欢迎,成员国的朋友遍布天 下。" "济济一堂",折射的是上合组织开放包容的品格,体现的是这一新型国际组织持续增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轫,到覆盖亚 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上合组织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心所向。 "共商大计",为的是和睦与团结,谋的是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由国与国发展战略对接,到安全、经贸、人文等区域合作,再到建设更加公 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夯基垒台、务实推进,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日渐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壮阔实践阔步前行。 "济济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研讨会在伊拉克举行
Xin Hua She· 2025-08-26 05:05
新华社伊拉克苏莱曼尼亚8月25日电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驻埃尔比勒总领馆和苏莱曼尼亚大学中国研 究中心25日在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苏莱曼尼亚共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研讨会,600余名中伊代表参会。 活动当天,中伊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记者段敏夫 李军) 与会专家、学者和政商界代表在研讨会分论坛上就二战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等议题展开热烈讨 论。他们表示,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牺牲和历史贡 献。和平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愿以中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巩固各领域务实合 作成果。 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事刘军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抗日战争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走向民族复兴 的历史转折,也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三大全球倡 议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崔巍在开幕式上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 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方愿同国际社 ...
“将先辈用生命结下的情谊传承下去”——访苏联援华航空队指挥官布拉戈维申斯基之侄诺索夫
Ren Min Ri Bao· 2025-08-26 03:32
1937年11月至1941年初,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 地"鹰击长空"、阻击日寇,成为两国携手反法西斯的生动写照。苏联空军中将、援华航空队指挥官阿列 克谢·布拉戈维申斯基就是其中一员。日前,布拉戈维申斯基之侄弗拉基米尔·诺索夫接受本报记者专 访,讲述那段风雨同舟的历史故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布拉戈维申斯基主动请缨来华参战,担任歼击机大队长。他在战斗中勇 猛无比,留着络腮胡,被中国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张飞"大队长。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布拉戈维 申斯基在南昌和武汉等城市单独击落敌机7架,与队友共同击落敌机16架。由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 的突出表现,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及列宁勋章等。1985年,布拉戈维申斯基曾与其他苏联飞行员 回访武汉,在那里见到了曾经一起抗敌的中国战友,此后他们一直保持通信联系。 诺索夫接过了这份战斗情谊的接力棒。诺索夫的家族保存了布拉戈维申斯基服役期间的许多档案资料, 诺索夫在武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首家"苏联空军志愿队陈列馆",并多次与中方合作在中俄两国举办活 动。诺索夫表示,自己的父亲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叔父布拉戈 ...
跨越山海话和合——津门古渡喜迎“上合时刻”
Xin Hua She· 2025-08-25 22:31
新华社天津8月25日电 题:跨越山海话和合——津门古渡喜迎"上合时刻" 新华社记者邵香云、白佳丽、陆君钰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国家主席 习近平 将主持上海合作组织 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 天津,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底蕴厚重、开放创新的城市,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上合时刻"。这 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也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已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光影长廊"。夜幕降临,华灯璀璨,随着"海河之 夜"灯光秀常态化开启,两岸的建筑、桥梁与码头被悉数点亮。光影之下,这座城市的浪漫美丽让人流 连忘返。这背后是天津今年以来对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岸线以及7座码头光环境的精心治 理。 会期临近,提升后的场馆庄重大气。步入 天津梅江 国际会展中心二期S2展厅新闻中心,综合服务 区、媒体公共工作区等功能区一目了然,为媒体提供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官方图片、峰会资讯、科技 文化展示、餐饮及交通等全方位服务。 为迎接峰会到来,天津还精心打造了文化游、科技游等多条城市参访路线,以便 ...
细节里的“和合与共”
Xin Hua Wang· 2025-08-25 02:13
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成长,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 组织。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将在天津举办,在这片开放包容 的热土上书写"和合"新诗篇。津沽大地上的上合故事,也早已展开,交通联结、经贸往来、科技协作、 教育合作、文明互鉴,一趟趟班列联通欧亚,一项项合作落地生根,一次次交流汇聚民心……志合者, 山海从不遥远。 "钢铁驼队"开辟上合"新丝路" "列车制动机试验正常,司机室操纵台各仪表显示正确。" "发车信号开放,列车启动。" 在李根与同事李庆全的操纵下,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在晨光中稳稳驶出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 站,奔向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李根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驾驶员,今年是他服务中欧(中亚)班列运输的第 九个年头。多年来,他见证着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从食品、日用品拓展至汽车配件、电器商品、工业机 械等,货运量不断上涨。 在天津港物捷三堆场,一列发往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中欧(中亚)班列进行集装箱吊装作业。(新华 社记者赵子硕摄) 东临渤海、北依燕山的中国沿海城市天津,素有"河海要冲"之称。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 ...
引领全球绿色变革的强大力量
Si Chuan Ri Bao· 2025-08-24 22:15
编者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是重要的 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它深刻重塑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指引,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期《思想周刊》特邀请四川的 专家学者,分享"两山"理念对全国全球生态治理转型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展示四川创造性地把 对"两山"理念的认识转化成为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经济的创新实践,以飨读者。 "两山"理念的价值意蕴 ●"两山"理念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生产和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 代化发展之路,引领中国实现发展范式的历史性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 全局性变化,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沈超群 "两山"理念摒弃了机械论自然观,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自然生产力理论,将生 态资源纳入生产力范畴。传统发展观往往只看到"绿水青山"的物质形态和生 ...
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上升(国际论坛·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1:57
中国的发展速度令我惊羡不已。过去10多年,我每年都多次访华,每次都让我有新的惊喜:扶贫村里一 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令人难以忘怀;天蓝水清,沙漠变绿洲,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高速铁路、电动 汽车、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常跟周围的朋友说,中国有个大写的C,它不仅 代表"中国(CHINA)",更代表"变化(CHANGE)"。 尼泊尔作为发展中国家,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得以有机会参与该组织多领域合作,获得更多互利合 作机会,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 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同上合组织国家共建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 的共同家园,令尼泊尔受益匪浅。 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渴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中国在自身进步的基础上,努力通过上合 组织等平台真心诚意帮助发展中国家,不添加任何附加条件,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非常令人敬佩。与此同时,中国在外交上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积极 维护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国家权利。 我访问中国不同城市的突出印象就是中国各地普遍注重规划。我曾专 ...
学习手记丨“济济一堂、共商大计”
Xin Hua She· 2025-08-24 16:26
Group 1 - The upcoming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summit in Tianjin will be the larges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with over 20 foreign leaders and 1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heads attending [1] - The SCO has evolved from 6 founding member countries to 26 countries across Asia, Europe, and Africa, reflecting its growing appeal and cohesion in the current era [1][2] - The summit aims to promote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mong member states, focusing on strategic alignment, security,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llaboration [1] Group 2 - The "Shanghai Spirit" emphasiz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consultation, respect for diverse civilization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which are increasingly relevant in today's context [2] - The concept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ignifies a trend towards greater unity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Global South, aiming for a more just and reasonabl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2][3] - The SCO summit represents a new starting point and mode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 and promoting the "Shanghai Spirit" [3]
总台记者观察丨中非携手共绘发展权新篇章
当地时间8月22日,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来自中国和非洲44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围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携手 实现发展权"展开热烈讨论,达成并发布《中非发展权亚的斯亚贝巴共识》。 《中非发展权亚的斯亚贝巴共识》包括如下核心条款: 发展是解决一切人权问题的关键,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强调发展权作为首要基本人权的重要性,指出消除贫困、饥饿、战乱、歧视等是保障人权 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各国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坚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强化《联合国宪章》《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发展权实现中的作用,推动平等的发展权利; 尊重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支持各国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3000天 △南苏丹智库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梅尔哈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从宣言到行动,中国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比如,中国通过"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举措,帮助非洲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并提供了大量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非洲学生来华留学深造,从人才机制与储备上帮助非洲国 ...
第一观察|让“上海精神”持续照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
Xin Hua She· 2025-08-24 06:41
让"上海精神"持续照亮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 命运共同体之路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 席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上合组织为何拥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习近平主席曾这样指出——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结出硕 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黄浦江畔宣告成立,是首个中国参与创建、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这一新型的国际组织,创造性地提 出"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和搞"小圈子"的老范式,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字的"上海精神",既为上合组织24年的稳健发展和不断成长筑牢了理念根 基,更随着时代变化而愈发彰显其时代价值,为破解当下全球治理困境、弥合国际分歧、推动构建人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