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全链条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中国新”到“全球新”:政策全链条如何重构创新药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发布,将新 药定义从"中国新"(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升级为"全球新"(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 品)。这份被业内称为"44号文"的文件,开启了我国医药创新的新纪元。 此后,药监改革持续深化,医保准入机制不断优化,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大幅加快了新药审评审批与临床 可及的步伐。资本层面,2018年港交所18A新规、2019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相继落地,为创新药企 打通了从融资到退出的全周期资本通道,让"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创新药企业获得了更适配的资 本市场支持。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赋能下,我国创新药领域已形成多元发展格局: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为代表的海 归科学家创办的Biotech(创新药企)锋芒毕露;以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为代表的传统药企加速向创 新转型;叠加跨国药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推动中国创新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 跨越,深刻重塑全球创新药产业格局。 在这背后,行业仍有成长烦恼需直面。在7月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 世纪经济报道主 ...
专家热议如何完善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0 03:04
借鉴国际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吕兰婷对比美、德、日等国家创新药价格形成政策后指出,国际经验对比展示了中 国道路的优势和独特性。她认为,需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既要鼓励真创新,也要警惕"扎堆研发"导致的资源浪费。江苏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崔林表示,部分创新药重复化投入和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提示政策层面要加强统筹、引导研发,避免企业无序竞争。 针对创新药进院难、支付难等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公立医疗机构适当扩大商业健康险的保障空间和范围,同时需强化数据互联 互通以支撑风险精算。也有专家表示要理解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困难,大家共同努力克服创新药进医院的各种阻碍。 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会长张伟建议从制度设计维度,构建创新药定价"三医"协同机制,实施创改仿药品分类定价,探索将药物经济学评价手段引入审评体系 之中,形成"机制构建-规则细化-工具应用"的递进结构。 - 1 1 1 V 1 0 l 4 9 大 FA 联 202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为创新药研发、审批、定价、支付等环节提供了系统导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 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