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二级市场压力测试推动创新药行业淬炼“真金”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23 16:42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达920.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这不仅体现了研发水平的提升,更说明在压力测试下,企业的理性选择正在获得国际市场 的认可。 第二,倒逼药企提升商业化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创新药行业存在"重研发、轻商业化"的问题。本轮市场调整带来的压力,正在促使企业 重新构建完整的商业化体系。 压力之下,企业开始建立从药品上市、市场准入、终端覆盖到学术推广、商业运营的全链条能力。这种 转变不仅体现在销售环节,更深刻地影响了企业的研发决策。如今,企业在项目立项时就必须考虑未来 的商业化前景,包括目标患者群体、支付能力、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确保研发投入能够转化为可持续 的商业回报。 ■张敏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在二级市场经历了从资本热捧到深度回调的变化,引发行业对创新药前景的担 忧。事实上,纵观产业发展历程,创新药的成长始终与周期性波动相伴。笔者认为,不妨将此轮回调视 为一场对产业核心价值的压力测试,其或将推动行业在三个关键维度实现深刻变革。 第一,推动行业聚焦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 要理解这个变化,首先要了解创新药的不同类型。从模仿式创新(Me- ...
年末重新增配A股迎来契机?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Feng Huang Wang· 2025-11-23 13:21
中信证券:当下风险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11月23日,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 券商 | 核心观点 | | --- | --- | | 中信证券 | 当下风险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 | 华安证券 | AI主线"至暗时刻" 但长期信心坚定不移 | | 国金证券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 信达证券 | 风格切换可能会越来越强 关注低位价值板块 | | 中泰证券 | 本轮科技行情远未结束 在短期回调后有望延续 | | 兴业证券 | 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 | 非金证券 | 短期继续均衡配置补涨的成长和低估值价值行业 | | 申万宏源 | 调整是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 | | 浙商证券 | 切勿盲目杀跌 盯券商、等待弹性重扩张 | | 东吴证券 | 资金主线有望向AI应用等方向切换 | 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 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北京时间周四(11月20日)晚,美国非农 就业数据的公布以及年内美联 ...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11月第三周周报: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20251123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 [Table_Industry] 医药 ——国泰海通医药 2025 年 11 月第三周周报 | [姓名table_Authors] | 电话 | 邮箱 | 登记编号 | | --- | --- | --- | --- | | 余文心(分析师) | 021-38676666 | yuwenxin@gtht.com | S0880525040111 | | 郑琴(分析师) | 021-23219808 | zhengqin@gtht.com | S0880525040108 | | 谈嘉程(分析师) | 021-38038429 | tanjiacheng@gtht.com | S0880523070004 | 本报告导读: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投资要点: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医药《海外创新药产业链已呈结构性复苏趋势》 2025.11.16 医药《行业高景气,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 2025.11.16 医药《政策拉动国内市场有效复苏,设备类企业 迎来业绩拐点》2025.11.11 医药《Q3 态势良好,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 2025.11.06 医药《医 ...
年内医药“翻倍基”清零,机构称调整近尾声
第一财经· 2025-11-23 12:18
2025.11. 23 本文字数:190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一位医药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称,今年医药板块是结构性上涨,主要涨幅聚焦在创新药领域,行业 短期估值攀升,部分企业盈利兑现能力仍待观察。 也有机构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的短期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未来资金回流有望推动板块反弹。与此 同时,国内创新药械产业正迎来从"研发投入期"迈向"价值兑现期"的关键阶段。 从集体狂欢到价值重估 具体看来,全市场116只医药相关基金中,目前有54只9月以来下跌超过10%,调整幅度最大的申万 菱信医药先锋跌近20%。 上半年表现强势的创新药基金也大幅回落,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3日,48只创新药主题基金9月 以来全部录得下跌,跌幅超过10%的有30只。其中,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联接A跌幅最 大,达17%,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联接A跌幅也达16%。 这种调整在近期成立的次新基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A和华富医疗创新A均于8 月成立,截至目前,两只基金分别亏损13%和20%。 回顾今年以来,资金涌入创新药上市公司,医药基金曾在7月~8月迎来高光时刻。 作者 | 第一财经 齐琦 医药板块 ...
年内医药“翻倍基”清零,机构称调整近尾声
Di Yi Cai Jing· 2025-11-23 11:57
医药板块持续调整,翻倍基数量月内锐减。 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3日,年内收益超过100%的医药翻倍基目前已清零。就在近三个月前,还有6只 医药基金年内涨幅超100%(截至9月1日),统计期内涨幅超过80%的基金有22只,涨幅最大的长城医 药产业精选年内涨超130%。 一位医药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称,今年医药板块是结构性上涨,主要涨幅聚焦在创新药领域,行业短 期估值攀升,部分企业盈利兑现能力仍待观察。 也有机构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的短期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未来资金回流有望推动板块反弹。与此同 时,国内创新药械产业正迎来从"研发投入期"迈向"价值兑现期"的关键阶段。 从集体狂欢到价值重估 "随着三季报披露结束,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资金可能重新关注创新药板块。"上述分析师认为,长期 以来,我国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部分医疗器械三季度业绩实现盈利,行业仍具备显著的投 资价值。 行业层面上,国内创新药械产业正迎来从"研发投入期"迈向"价值兑现期"的关键阶段。据国家药监局统 计,"十四五"期间,共批准创新药210个、创新医疗器械269个,且均保持加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生 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研创 ...
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激发研发活力呵护百姓健康
以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医药行业中主要被视为高性价比的原料药生产供应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 药物创新的重要来源。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医药产业创新,这意味 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拔节起势、蓬勃发展,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 2024年,中国创新药上市申请审评平均时长225个工作日,其中,获得优先审评的创新药审评平均时长 仅162个工作日,审评审批速度显著提升。 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批上市、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获批上市……进入11月 以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了三种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自主创新 成果加速惠及更多民众,小分子靶向治疗、PD-1、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创新药"出海"取得实质性进 展,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 在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上,越来越多的外国医药企业把创新产品的首展首秀放在中国,更愿意加码在 华投资,深化本土化合作。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已经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 关注中国。 近年来,我国 ...
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激发研发活力呵护百姓健康
Xin Hua Wang· 2025-11-23 08:03
以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医药行业中主要被视为高性价比的原料药生产供应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 全球药物创新的重要来源。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医药产业创新,这 意味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拔节起势、蓬勃发展,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释放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推动创新药和医疗 器械研发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最终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25年,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 告,从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个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助力高 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升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药品审评技术要求已经与国际全面接轨,这意味着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 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 我国与境外同步申报上市。 国家药监局积极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 ...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11/17-25/11/22):调整是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
电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11/17-25/11/22) 相关研究 -申万宏源 2026 《生市内龄论 年A股投资策略》 2025/11/17 证券分析师 傅静涛 A0230516110001 fujt@swsresearch.com 王胜 A0230511060001 wangshenq@swsresearch.com 研究反方持 2025 年 11 月 22 日 调整是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 韦春泽 A0230524060005 weicz@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程翔 A0230518080007 chengxiang@swsresearch.com 申万宏源研究微信服务号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一、调整是"怀疑牛市级别":AI 产业链"产业趋势大波段没结束 + 中小波段有波折 + 大波段性价比阶段性不足",这神似 2014 年初的创业板、2018 年初的食品饮料、2021 年初的新能源。这种情况下,出现季度级别的"高位震荡"和"调整阶段"符合历史规律。 调整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牛市两段论"是 A 股牛市周期的典型特征。调整后耐心 O 等待基本面周期性改 ...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迎“新”记
Xin Hua She· 2025-11-22 03:17
作为拜耳在华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孵化本土创新药企,推动本土创新药出海,同时与高水平 科研临床机构合作,提升基础科研及临床转化能力。这一项目的落地,成为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加速集聚 全球医药创新力量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 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北京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开展深度创新、融合和提升,筑巢引凤之下, 越来越多医药企业选择落户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北京是拜耳在华发展的重要战略起点,落地创新公园正是我们携手本土创新力 量、共建医药研发新生态的关键环节。"近日,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正式启用,拜耳全球生命科学共创平台、首批入孵企业同步落地,拜耳集团处方药事 业部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拜耳中国区总裁周晓兰的表态,道出了众多入驻企业的心声。 "园区充分发挥首都的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和开放优势,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态势已初步形成,2026年还 将有新一批创新药械领军企业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副局长王展硕介 ...
“星耀领航计划”走进连海陆桥基金 探寻区域国资私募科创投资之路
日前,"中国银河证券·中国证券报私募行业星耀领航计划"调研团队走进连云港市首家持牌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管理人——连海陆桥基金,围绕其科创投资逻辑、区域产业赋能、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展开深入 交流,共同探索国有背景私募在支持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中的独特路径。 据悉,"星耀领航计划"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创类私募赋能平台,聚焦挖掘并培育兼具专业投 资能力与合规治理水平的私募管理机构。本次调研旨在推动多元投资理念的行业共享,助力构建科技、 资本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连海陆桥基金执行董事、总经理刘益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 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之一,依托股东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的产业背景与区域资源优势,持 续深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悉,连海陆桥基金前身为金控集团证券业务部,早在集团成立初期即通过持股恒瑞医药、远大控股等 本土上市公司,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认知与资本运作经验。转为市场化运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后,公司延 续了这一基因,在股票策略产品中重点配置创新药板块,持仓比例长期超过50%。 "我们不仅是市场的参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