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

Search documents
与行业“骨肉相连” 培育高质量航海人才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15 10:24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 从广西钦州港一路行船北上直至大连鲅鱼圈港,间或几次停靠补给,一共62天的海上实习是胡佳杰第一 次登上集美大学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有机会真正把本科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如今,胡佳杰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2024级的硕士研究生,回忆起本科那段实习时光,他仍为学校感到骄 傲。他说,"育德轮"吨位为6.4万吨,甲板长199.9米,最大可满足143位师生在船上学习和实习,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之一。 如果学生希望本科毕业后尽早上船就业,可选择卓越班2.0。张锋介绍,卓越班1.0按照大学四年正常教 学安排,卓越班2.0采用"3+1"模式。卓越班2.0的学生在前三年要学完大学四年的所有理论课程,大一下 学期与校企合作企业双向选择,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大四进入相应企业,上船实习一年。 从三副晋升至船长,中间每个阶段都有硬性海上服务资历要求。张锋说,采用"3+1"模式的学生通常比 同期同专业的学生职业晋升更快。航海学院从2017级学生中选拔了第一批采用"3+1"模式培养。经追踪 对比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017级卓越班2.0的毕业生在和2015级的普通班毕业生一起参加大副培训, 成长速度快 ...
从“校内培养”向“市场实战”转变
Ke Ji Ri Bao· 2025-05-07 01:31
原标题:从"校内培养"向"市场实战"转变 图为安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余威(右一)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安工大供图 "目前学校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 养示范基地21个,聘任行业导师289人。"近日,安徽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工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 长张世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安工大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理学与工学交叉、校企导师组联 合等培养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左侧屏幕上,基地B-17号牛栏的氨气浓度数值与牛只心率健康曲线实时跳动,中央屏幕展示着历经 多次迭代的精准饲喂产能预测模型数据,右侧屏幕展示着AI摄像头监测到的生物资产盘点画面。 2021年,针对传统肉牛养殖方式的局限性,安工大校友企业安徽徽牛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该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着手研发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3年来,陈子宁导师——安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宣够带领研究生在学校和企业"两边 跑",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问题,推动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肉牛养殖数字化平台正式投用。目前,该平台 已全面覆盖利辛县肉牛养殖户与养殖企业,直接和间接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为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