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担模式

Search documents
“24%+”市场,还能“下有对策”?
Ge Long Hui· 2025-06-19 10:56
编辑|周大富 综合息费在年化24%以上(下简称"24+")的信贷业务,争议一直存在。尤其是近期"助贷新规"下 发,"24+"信贷业务存在的空间接近被抹除,但实操层面真能如此吗?助贷平台们真的可以完全放 弃"24+"市场?如果不能,"24+"市场可能会以哪些产品形式在新规下"潜行"? 周观察多方了解后发现,昔日主营"24+"市场的平台们,也在观望这部分业务存续的"可能性":"这部分 市场是存在的,不会因为新规忽然消失"。 重点关注的两大类型 撰文|周公子 举个例子,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旗下的众安贷,便是通过这一模式快速起量,若这一模式在新规落地后 依然能够持续,相信可以为不少手握小贷牌照的助贷平台提供"借鉴"。 不过,这一模式也有诸多争议及限制。一是,小贷本身的资本杠杆有明确限制,如果规模要持续扩大, 需要追加注册资本,或通过发行ABS出表及"回血",或是向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小贷新 规落地后,明确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的网络贷款的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不仅涉及助贷新规争 议,同时也是杠杆约束;三是,属地监管原则不得突破。 因此,业内对于"24+"市场走这一模式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也充满争议与迷惘 ...
24%—36%年化利率助贷业务遭遇生死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4:19
对24%—36%年化利率助贷产品是否终止的担忧,正悄然改 变当前助贷行业格局。 作者: 陈植 封图:图虫创意 "近期找钱挺难。"一位中小助贷机构资金合作部负责人张刚在6月9日向记者感慨。 在和记者见面后,他马上要前往一家大型城商行磋商能否续签助贷资金合作协议。但他坦言,这家 银行此前已口头通知,大概率不再续签这份协议。 究其原因,是他所在的助贷机构未能纳入这家城商行的助贷机构合作名单。 4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 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提出,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 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且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 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将对合作助贷机构普遍实施 "名单制管 理",并由总行集中审批合作助贷机构资质。 张刚告诉记者,以往助贷机构与银行的助贷资金合作,主要由银行互联网金融部门与零售部门做出 决策,如今这个决策权被划归总行后,他注意 ...
助贷新规倒计时:平台加速转型,"双融担"退场在即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16
新规出台半月,市场已快速反应。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下称《通知》),自10月1日起施行。 市场关注两大焦点 助贷新规出台两周,"双融担模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通知》提出多项相关的关键要求,一是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 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二是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 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 应予支持。 这也意味着,综合贷款利率超过2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直指此前助贷市场中"双融担"等灰色操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助贷平台通过引入多家担保机构加收费用,将一笔贷款拆分为"24%基础利率 +12%担保费+9%服务担保",变相使实际年化成本飙升至36%及以上,这一现象又被称为"双融担"模 式。近年来助贷圈"双融担"正快速崛起,第三方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内,仅业务范围中包含"融资性担 保""非融资性担保"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