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名单制管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消金公司如何优化业务布局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1 01:42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5月,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单月规模接近80亿元,创年内新高;有8家 消费金融公司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分别为湖北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 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部分不良资产包折扣率低至 0.3折,例如,锦程消费金融转让的未偿本息合计9377万元资产包,起拍价仅275万元,相当于本息总额 的0.29折。 截至目前,在所有转让不良资产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中银消费金融转让不良资产的情况引人注目。6月 初,中银消费金融在银登中心连续发布了20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不良资产本息合计超13亿元,折扣最 低至0.19折,最高也仅有1.1折左右。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中银消费金融年内已转让55期不良资 产。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金融公司选择直接转让不良资产主要是出于成本节约考虑。催收、诉讼程序复杂 且耗时,可能需数月甚至数年完成,而在这期间,不良资产持续占用公司资源,严重影响资金周转效 率。面对资产质量压力增大和迫切的资金回笼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处置风险资产意愿强烈。 陆续公布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今年5月底,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因合作 ...
24%—36%年化利率助贷业务遭遇生死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4:19
对24%—36%年化利率助贷产品是否终止的担忧,正悄然改 变当前助贷行业格局。 作者: 陈植 封图:图虫创意 "近期找钱挺难。"一位中小助贷机构资金合作部负责人张刚在6月9日向记者感慨。 在和记者见面后,他马上要前往一家大型城商行磋商能否续签助贷资金合作协议。但他坦言,这家 银行此前已口头通知,大概率不再续签这份协议。 究其原因,是他所在的助贷机构未能纳入这家城商行的助贷机构合作名单。 4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 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提出,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 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且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 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将对合作助贷机构普遍实施 "名单制管 理",并由总行集中审批合作助贷机构资质。 张刚告诉记者,以往助贷机构与银行的助贷资金合作,主要由银行互联网金融部门与零售部门做出 决策,如今这个决策权被划归总行后,他注意 ...
24%—36%年化利率助贷业务遭遇生死时刻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9 14:18
(原标题:24%—36%年化利率助贷业务遭遇生死时刻) "近期找钱挺难。"一位中小助贷机构资金合作部负责人张刚在6月9日向记者感慨。 在和记者见面后,他马上要前往一家大型城商行磋商能否续签助贷资金合作协议。但他坦言,这家银行 此前已口头通知,大概率不再续签这份协议。 究其原因,是他所在的助贷机构未能纳入这家城商行的助贷机构合作名单。 4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 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提出,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 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且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 贷业务合作。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将对合作助贷机构普遍实施 "名单制管 理",并由总行集中审批合作助贷机构资质。 张刚告诉记者,以往助贷机构与银行的助贷资金合作,主要由银行互联网金融部门与零售部门做出决 策,如今这个决策权被划归总行后,他注意到部分银行总行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不再将助贷行业非头 ...
新规驱动下行业洗牌 助贷业务“白名单”头部平台占多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1 23:14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的 一种业务模式。主要服务于个人消费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 新规重点: (1)商业银行、消金公司不能仅仅充当助贷资金方,应当加强互联网助贷业务贷后催收管理,发现存在 违规催收行为的,应当及时纠正。 (2)商业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 成本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金融借款 合同中,贷款人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的总和,不得超过年利率24%。 (3)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及时披露,及时更新调整,不 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 通知》,明确要求银行对合作平台运营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严禁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 作。新规将于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不过,在新规发布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广州银行、承德银行、尚诚 ...
消费金融公司披露合作助贷机构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9 03:10
对于许多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尽管拥有看似优质的股东,但股东资源有时难以充分转化为自身业务助 力,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助贷成为获取客户的重要途径。在助贷模式中,助贷方能够利用自身在获 客渠道、数据信息和风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消费金融公司推荐客户,在数字、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 中,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知》落地后,《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包括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响应。 5月12日,尚诚消费金融率先在公司官网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披露"栏目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及 产品信息,此前还在公司官网公示了借款合同模板。此外,披露相关信息的还有几家地方商业银行。 今年4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 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出"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 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 《通知》在助贷领域首提"名单制管理",要求包括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对合作机构 实行名单制管理。 目前,各机构落实情况如何? 消费金融行业 ...
向助贷新规靠拢!已有消金机构公示助贷合作名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5 12:13
信息披露是"表",加强对合作助贷的准入及后续常态化管理的"里"则更为关键。回顾以往,就有多家消 费金融机构因合作管理不到位而吃到监管罚单。例如,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 公告称,中信消费金融因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违规事实,被处以合计 120万元的罚款;2024年7月,兴业消费金融因未按规定及时终止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第三方机构 合作、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等,被罚款170万元。 具体来看,尚诚消费金融所披露的助贷合作机构包括三类:首先是纯助贷导流平台,由合作机构提供营 销推荐等服务,而尚诚消费金融全额出资、自主风控,包括度小满、分期乐等;另一类是联合贷款机 构,即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出资、自主风控,合作机构包括微众银行一家银行,还有一家融资担保机构。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向助贷新规靠拢,已有消费金融机构走在前列。5月15日,北京商报 记者注意到,尚诚消费金融已在官网"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披露"栏目,公布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贷后 合作机构信息"及各合作产品"借款合同公示及说明"等。 在公告中,除了合作机构名称,尚诚消费金融同时对上述合作模式进行了披露 ...
“名单制”重塑助贷市场格局
Huan Qiu Wang· 2025-05-15 08:47
名单制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合作指引,使其能够在众多助贷机构中更准确地筛选出符合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偏好的合作对象。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 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无资质或风控能力弱的机构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均将大幅提升。 目前,已有金融机构开始响应这一政策。5月12日,尚诚消费金融公示了贷后合作机构名单,包括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江苏汇通金科、蚂蚁智信 (杭州)、云瀚信息等20余家机构。广州银行、承德银行等也相继公布了助贷合作名单,名单内的多为头部助贷平台。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助贷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根据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商业银行总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 名单制管理。这一政策旨在规范助贷市场,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 名单制管理的实施将加剧行业分化和洗牌。头部助贷机构凭借其合规能力、科技能力、品牌影响力等优势,更容易满足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为了能够进入 金融机构的合作名单并保持在名单内,头部助贷机构也将更加注重自身的合规经营。 一旦失去资金"断流",中小助贷机构交易量将迅速萎缩。这些机构原本依赖外部资金方,通过"双融单模式"在24%至36%利率区间快速扩张 ...
行业大洗牌,“名单制管理”淘汰中小助贷机构
Hua Xia Shi Bao· 2025-05-15 00:41
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助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根据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 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当前,已有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13日,已有广州银行、承德银 行、尚诚消费金融公布了助贷合作名单,名单内的多为头部助贷平台。 5月14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名单制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 了明确的合作指引,使其能够在众多助贷机构中更准确地筛选出符合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偏好的合作对 象。无资质或风控能力弱的机构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和合规性均将大幅提升。 已有金融机构开始响应 5月12日,尚诚消费金融公示了贷后合作机构,包括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江苏汇通金科、蚂蚁 智信(杭州)、云瀚信息等20余家机构。 早在3月,尚诚消费金融还曾在官网公示"产品合作机构信息"。从披露的名单来看,涵盖微众银行、分 期乐、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众先安行等14家机构。 另在4月底,有三家银行公示了相关合作机构。具体来看,广州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显 示,其共合作17家机构,包括乐信融资担保、奇富融资担保、 ...
助贷新规倒计时:平台加速转型,"双融担"退场在即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16
新规出台半月,市场已快速反应。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下称《通知》),自10月1日起施行。 市场关注两大焦点 助贷新规出台两周,"双融担模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通知》提出多项相关的关键要求,一是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 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二是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 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 应予支持。 这也意味着,综合贷款利率超过2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直指此前助贷市场中"双融担"等灰色操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助贷平台通过引入多家担保机构加收费用,将一笔贷款拆分为"24%基础利率 +12%担保费+9%服务担保",变相使实际年化成本飙升至36%及以上,这一现象又被称为"双融担"模 式。近年来助贷圈"双融担"正快速崛起,第三方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内,仅业务范围中包含"融资性担 保""非融资性担保"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