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美教育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新观察丨优质文化资源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Xin Hua Wang· 2025-05-29 18:25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优质文化资源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新华社记者周玮 一次戏曲演出不仅是视听享受,更是与传统文化的重逢;一座社区图书馆的出现,悄然改写某条街区的精神气质;一场"村超"比赛激烈的呐喊, 沉淀为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 "空间再造"滋养城乡肌理 新时代,以文惠民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展,如同润物无声的细雨,将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幸福体验,为城乡发展注入沁润人心的文化 力量。 "艺术破圈"构建审美图景 五一假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于苏州湾大剧院展卷开演,舞者以腰肢为笔,在舞台上绘出《千里江山图》的气韵流转。 这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造的现象级舞剧,不仅让故宫书画"活"成流动的艺术语言,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演出演播并举惠及千万观众,点燃 了大众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热情。 艺术破圈,推动大众审美持续更新。 国家京剧院精心打造"春之声""秋之韵""这里有戏""迎新春"等演出品牌矩阵,用名戏、名角带动人们看戏热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24年暑期携 《猫神在故宫》《西游记》等优秀儿童剧作品赴河北、陕西、新疆等15个省区市巡演172场;中国歌剧舞剧院与江苏大剧院、杭州金沙湖大剧院等 联合开展演出季;中国交响 ...
打开更辽阔的审美场域
Ren Min Ri Bao· 2025-05-17 21:52
图为浙江美术馆展出的陈抱阳数字艺术《未被证伪》。 近年来,伴随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 信息技术,对美术馆的藏品、展览、教育、交流和管理等活动进行数字处理和业务重构,已成为许多美 术馆的自觉选择。早在2016年,浙江美术馆便逐步将数字技术融入展览、典藏和制度建设等。从"东方 智慧"系列品牌展览坚持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智能相融合,到"南山138:浙江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平 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展览等关注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新探索,再到建设全国 首个跨省通用的"藏品云"数字平台,浙江美术馆不断探寻一种更适合时代与自身发展的美术馆思维体 系,为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 在技术与艺术融合过程中,大众熟知的或许是遍地开花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这种展览形式通过运用 数字化手段,让作品"活"起来、体验"沉"下去。去年开馆的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首次在空间规划中 专门设计独立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厅,用于呈现各类数字艺术作品,成为传统美术馆积极推进数字化服 务的有益实践。这也启示着我们,作为紧密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纽带和展示平台, 美术馆应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