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国大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刀土炮镌刻家国大义
Liao Ning Ri Bao· 2025-09-11 01:01
9日清晨,古贺率50余名骑兵和28名步兵出城"扫荡",结果正中埋伏。上坡子南沟门山上,数百名 群众率先开火,打响围歼战第一枪。北部龙王庙西山,当地群众张恩远率队迎击石野步兵小队,刘春山 弟兄三人则埋伏在小庙台奋勇射击。眼看形势不妙,古贺立即回撤,却在西园子再次遭遇刘国臣等12名 群众的伏击,身中两弹落马。与此同时,古贺先前派出的松尾辎重队也在钱褡屯东岭陷入千余名村民的 包围,村民杨占青、高纯秀带着乡亲们用铁锹、锄头与日军拼杀。这场由农民、工匠、商贩自发参与的 战斗历经5个小时结束,击毙日军联队长古贺、副官米井及小队长石野、野口、松尾以下官兵49名,重 伤22名,缴获大批武器。 此次战斗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第一次围歼日军一个联队的骨干,第一次击毙日军联队长级别 的军官,被日军称为"悲惨事件"。锦西人民围歼日军古贺骑兵联队碑记上写道:"此役,为锦西人民抗 日第一仗,以击溃强敌、收复县城、人民胜利、大振国威的光辉战绩,永远载入史册。" 如今,在钢南村村委会3楼,葛正虹开辟的抗日纪念馆里,侵略者的军刀、柴刀、斧子、扳手,以 及抗日义勇军使用过的靴刀、飞斧头、大刀、鸟铳等藏品静静陈列。"孩子们看着大刀土炮,听着'用 ...
蔡炳炎:尺素寄家国 淞沪浩气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21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一尊青铜雕像静静矗立。抗日英烈蔡炳炎将军的目光穿过 80多年风云,凝视着他用生命守护的祖国山河。 1902年,蔡炳炎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1924年,蔡炳炎在老同盟会会员、舅父邓子云指引下考入黄埔 军校。毕业后,蔡炳炎成为革命新生力量,跟随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13年间屡立战功。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此时的蔡炳炎已成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8月13日, 淞沪会战开始,蔡炳炎写下"军人不怕死,就怕不能为国而死!"的请战书,率部5000人星夜驰援上海罗 店战场。8月26日凌晨3时,蔡炳炎督部向日军主力盘踞的陆家宅发起冲击,振臂高呼:"本旅将士,誓 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凛遵!"在与日军激战中,他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5 岁。 率军开赴上海途中,蔡炳炎在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将妻子赵志学和子女送下船,叮嘱妻子:"你在照看 好子女之余,还可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为国家出点力。"在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他写道:"殊 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4天后,他为国捐躯,家书竟成绝笔。 (据新华社合肥8月15日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蔡炳炎:尺素寄家国 淞沪浩气存
Xin Hua She· 2025-08-15 15:17
1902年,蔡炳炎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私塾窗棂间漏下的阳光,曾照亮少年蔡炳炎苦读的身影,他爱 读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曾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志向。17岁辍学时,他虽囿于乡里教书,但 身处五四大潮之中,拯民救国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萌发。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一尊青铜雕像静静伫立。抗日英烈蔡炳炎将军的目光穿过 80多年风云,凝视着他用生命守护的祖国山河。红领巾讲解员清朗激昂的声音由远及近,一段段波澜壮 阔的抗战传奇仍在讲述,一束束轻轻放下的白菊不断诉说新的追思。 为了纪念蔡炳炎,合肥市政府将其故居附近的道路更名为"炳炎路",沿着这条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街 道一路向南,终点便是饱含无数先烈寄望的"复兴路"。如今,这里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地标,青少 年来到这里聆听烈士事迹,当地中小学也将蔡炳炎的家书融入思政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蔡炳炎"爱国家、爱人民、爱家庭"的家训,在子孙后代身体力行传承下,影响着家乡人民、年轻一代。 "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工作、不图私利",这是儿子蔡浙生一生遵循的信念。直到2023年离世前, 他还时常在当地中小学校、社区公益课堂,不断讲述抗战故事。 "我深受爷爷的 ...
人民论坛:道是“无情”却“有情”
Ren Min Ri Bao· 2025-08-04 04:08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 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亲情友情与家国大义,人情交往与遵规守纪,其实都是可以兼得的,关键就在于树好情义观、过好情义 关。 公与私需分明。公权姓公,用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明知"酒杯一端,原则放宽",拉下脸挡住 酒局就不能犹豫。明知人情面子大不过法纪里子,拒绝说情风、排除关系网就不能顾虑。天津纪检监察 干部王连山有句名言:"关系再亲,亲不过纪律;人情再重,重不过法律。"面对打着情义幌子的违规操 作、不当请托,党员干部必须做"铁面人"。 严与爱要并蓄。无论是对待同事下属,还是对待亲朋好友,"严是爱,宽是害"都是不二法则。关怀要有 温度,做事要有尺度,监督要有力度,该严的时候"不心软",该亲的情况不绝情,努力做到恋亲不为亲 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方能保持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读罢赵一曼牺牲前留给儿 子的遗书,许多人的眼角都是湿润的。这位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的"双枪白马"政委,既有"甘将热 ...
5月12日深夜,长和发布声明
Sou Hu Cai Jing· 2025-05-13 11:09
5月12日深夜,长和发布声明: (卖港)交易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看到这个声明,心下略感欣慰。 掐指算来,李家的事儿从3月4日被曝出卖港内幕算起至今有两个月了。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无论外界风暴多么激烈,李嘉诚和其旗下的长和都始置若罔闻,风轻云淡。 就算高层明确态度,激烈批评: "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 李家也终以沉默对抗。 毋庸置疑,现年已97岁的李嘉诚绝对算得上是人中龙凤。 但尽管如此,同为商人,他的权势和影响力比历史上"奇货可居"的吕不韦若何? 吕不韦的故事大家多少都有耳闻,但鲜有人知悉他在秦国的权势如天。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个故事表面上说的是吕不韦将自己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 吕不韦公开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 这便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出处。 但大家可知道,这"一字千金"的背后说得其实不是《吕氏春秋》的高明,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