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科学国际合作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际嘉宾热议“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新图景
Ke Ji Ri Bao· 2025-06-12 09:18
在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技术特使阿曼迪普·吉尔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他赞赏本次大会主办单位 表现出的领导才能和远见卓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构建稳固的伙伴 关系和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从而确保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产生更加深远和实际的意义。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正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朝着更加平衡和富有成效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科学资源和 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国家和人民。 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素帕玛·易萨拉帕迪表示,"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推动了5G通信、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共建国家的落地,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多参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机会。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更在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从倡议提出之日起,践行开放、包容、互利理念以及惠及民生,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变的目标。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增进共建国家民生福祉、搭建青年科学家交流平台……参加第二 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国际嘉宾普遍认为,科技合作正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 擎。 2024年11月21日,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携手构建开放、公 ...
“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 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认为这是指科学技术 能够为全世界带来福祉,并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日籍专家植野友和 说,"在世界范围内,源自中国的技术在环保、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植野友和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的翻译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强调的不是对技术和财富的 垄断,而是分享与共赢,这种理念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中方工程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业务经理李翔宇介绍,由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主 导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已共同研制6颗卫星,并建立了"免费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不仅互 相免费提供卫星数据,还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他认为,这 种"数据普惠"模式打破了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