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科技治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正式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1 08:44
获得特别咨商地位后,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将能更直接地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议题的讨论,分享 中国在科技创新及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方面的经验,促进国际科研机构、高 校与企业间合作,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北京,2025年6月18日 —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官方网站最新更新的咨商 组织名单显示,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已正式获得该理事会授予的特别咨商地位" (Special Consultati ve Status)。 特别咨商地位是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核心机制,为社会组织深入参与联合 国系统事务、在全球治理中建言献策提供了重要平台。获得该地位的组织有权出席联合国相关 会议并发言、提交书面陈述、与联合国机构及各成员国代表团建立直接联系、共同举办边会活 动,并在国际规则制定与全球议程设置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球共有6616家非政府组织拥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中国(包 括港澳台地区)拥有该地位的机构数量增至112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是继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和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之后, 我国第三家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科技 类组织 。 ...
“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 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认为这是指科学技术 能够为全世界带来福祉,并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日籍专家植野友和 说,"在世界范围内,源自中国的技术在环保、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植野友和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的翻译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强调的不是对技术和财富的 垄断,而是分享与共赢,这种理念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中方工程师、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业务经理李翔宇介绍,由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主 导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已共同研制6颗卫星,并建立了"免费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不仅互 相免费提供卫星数据,还将数据共享范围扩展至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他认为,这 种"数据普惠"模式打破了发达国家 ...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1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news flash· 2025-06-11 12:09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1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何立峰表示,本次会议是在两国元首今年6月5日 战略共识指引下开展的一次重要磋商。中方对中 美经贸问题的态度和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 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在经贸领域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 愿打,但也不怕打。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 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中方对经贸磋商是有诚意 的,也是有原则的。下一步,双方要按照两国元 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 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 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丁薛祥强调,面对技术鸿沟、数字鸿沟、智能鸿 沟扩大等严峻挑战,要加强团结合作,深入践行 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 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 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他提出4点建议:一是进 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共同探索互利共赢 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携手攻克重大科技难 题。二是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普惠共享,大力提 升科学技术的可及性,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 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三是进一步扩大科技 人文交流,强化创新伙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举行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0:17
博鳌亚洲论坛于2019年发起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邀请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创投机构等多 方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技术发展新趋势,同步展示前沿技术成果。前三届会议分别在 澳门、广州、珠海成功举办。此次香港会议深度融合博鳌论坛的国际视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活力与 香港的独特优势,携手各方着力在四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一是引领国际合作方向,营造开放、公正、 包容的创新生态,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规则,确保科技创新"守正、行稳、致远"。二是促进务实合作,以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三是缩小技术鸿沟,倡导 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科技治理,防范技术垄断,为全球南方迈向现代化提供创新支撑。四是打造区域创新 高地,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效应,服务大湾区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枢纽。 本报电(记者李霞)日前,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会议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 次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为主题,聚 焦量子计算、生命科学、创新集群发展、全球科技治理、人工智能产业化、绿色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等 前沿议题。来自 ...
汇聚全球智慧 共促科创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侧记
Xin Hua She· 2025-06-07 14:54
新华社香港6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曹霁阳)为期两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 议7日落幕。会议期间,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人士围绕"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这 一会议主题,聚焦全球科技治理前沿议题,深入展开对话讨论,务实交流真知灼见,致力于推动国际科 技合作迈向新高度,为亚洲乃至全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场全体会议,凝聚共识。在7日举行的全体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 论坛大会主席何厚铧致辞表示,中国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致力于完善科技创 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说,此次选择香港作为会议举办地,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科技创新集群 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科技创新优势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也对亚太地区的 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和辐射作用。香港处在其中关键位置,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他说,在这一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正以"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为 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大湾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8:54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其中阿霍指出,科技发展的最终赢家不在于发明最尖端技术的一方,而是在最善于将技术应用于社会发 展的一方。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互联互通技术标准框架、鼓励创新的监管沙盒机制和终身学习 的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新社香港6月7日电 (记者 刘大炜)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7日在香 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 出席。 6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在全体大会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致辞表示,创新是应对时代变局的钥匙。应对全球挑战,我们需要共 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倡导技术无国界,支持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共享和成 果转化。同时也需强化全球科技治理机制,探索设立科技风险预警与应对多边机制;赋能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南方科技合作;积极培育青年和人才网络,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中心。 香港特区行政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举行
Xin Hua She· 2025-06-06 08:18
本次会议突出博鳌亚洲论坛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和香港特色。7日,大会将举办"发挥内联外通优势 拓展环球创科合作"香港专场活动,邀请香港不同领域专家及政商领袖探讨如何善用香港内联外通的独 特优势,促进政、产、学、研、投的高效协作,以推动环球创科合作及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自2019年发起以来,已分别在澳门、广州、珠海举办了三届大会,得 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科创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 进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会议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转型"为主题,重点探讨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 趋势和可能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全球科技治理、引导制定新技术规则、助力联合国2030可 持续发展目标、弥平数字鸿沟、促进国际合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自6日上午开始,会议的10场分论坛陆续展开,7日将举行全体大会。会议将通过这些活动,搭建国际科 创领域交流、对话与合作的高端平台,各界人士将结合全球科技治理、可持续发展、创新集群、生命科 学、未来出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金融创新、青年领导力等热门前沿话题, ...
科学技术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
Xin Hua Cai Jing· 2025-06-03 07:16
新华财经北京6月3日电(记者王小璐)"近年来,科技部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扩 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陈家昌3日在国 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他介绍,科学技术部在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我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 牵头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 环境,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同时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地球观测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 学工程,牵头组织"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 源安全等方面的全球性挑战。 陈家昌表示,下一步,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方面,科学技术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 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携手各国推动数字时代的互联互通,积极发起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 科学工程,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为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作出更多、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