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盒挂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给“开盒”上锁是平台的能力试金石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06:36
平台要意识到,网暴治理不应只是面对监管要求的虚应故事, 更应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治理自觉。平台没有当甩手掌柜 的权利,也没有做稻草人的余地,因为这不是附加义务,而是 关于平台未来生态的生死命门。 作者:佘宗明 封图:图虫创意 此前,很多平台已上线一键开启"防暴模式"。此次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后,抖音快速发布了治理规 则,明确将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等事件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在流量激增期对存在不当 行为或争议的事件当事人启动适度降热和"冷静"机制。接下来,要更有效地反网暴,还需各平台继 续多走几步。 前两天媒体就报道了一起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高中女生被同学造黄谣,平台被判赔 8000元,原因就是涉事平台在接到投诉后放任侵权信息传播数万次。这次专项治理中3家大型平台 被处罚,同样是因为处置不力。 一直以来,许多平台都将内容池的丰富度和内容质量作为内容生态治理的关键指标。可以预见的 是,随着网暴频现已触及大众容忍阈值,提升防止"开盒挂人"等网暴行为在平台治理中的优先级, 对平台来说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要求是,平台反网暴节奏必须从运动式清理转向常态化治理。 对于开盒挂人行为,平台不能止于尽到"通知 ...
百度竟能搜出开盒广告
【#百度竟能搜出开盒广告#】#花百元开盒就能获得他人实时定位#"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 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 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 待整治。记者对一些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 色产业链。当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开盒"、"专业查人"等关键词时,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赫然出 现。该网站页面设计简单,直接列出"业务清单",明确宣称只要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 息,付费后即可获取对应人员的实时定位、户籍档案、工作履历等详细个人资料。记者尝试与网站客服 沟通,对方表示,交易全程匿名且承诺信息准确性,交易金额根据信息敏感程度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 等。#5000元开盒全家深度信息#随后,记者在一家主流社交平台上,以"私人侦探"、"定位查人"为关键 词检索发现,尽管大量笔记明确标注"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属违法行为"等警示内容,但其评论区仍存在隐 秘的招揽信息。部分账号以隐晦话术留言"有渠道"、"可解决",引导用户私聊。当 ...
“开盒”明码标价 网信办点名多平台要求“零容忍”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0:58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开盒"再一次进入监管部门视野。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网 信中国"了解到,中央网信办日前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 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 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 也发现,部分网络平台仍然存在隐性的"开盒"广告,打击"开盒"黑产链已是当务之急。 明码标价的"服务"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 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待整治。 北京商报记者对一些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 色产业链。 当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开盒"、"专业查人"等关键词时,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赫然出现。该网站 页面设计简单,直接列出"业务清单",明确宣称只要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付费后 即可获取对应人员 ...
带头“开盒挂人”,网络安全博士眼里哪有“安全”
Xin Jing Bao· 2025-04-13 22:46
在这起案例中,或许是由于被告人之一、网络安全博士的"专业能力"较强,其开盒显示出了极高的效 率,短短几个月,受害者就多达三千余人,波及主播本人及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等。 网络安全在读博士,竟然带头"开盒挂人"。 日前,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开盒挂人"的案例。一名网络信息工程专业、主攻网络安全的在读博士和另 一名大三学生,仅因虚拟偶像之间的粉丝冲突,就对其他虚拟主播及其周边的人进行开盒、曝光、造 谣,导致两名虚拟主播患上抑郁症。 此外,网络平台更需肩负起审核之责。可以清楚看到,"开盒挂人"的很多案例都发生在粉丝团体、亚文 化社区,平台理当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进行巡查处置。日常信息监管、违规账号处理、敏感信息 识别等,平台都需要强化应对,不给"开盒挂人"提供任何滋生的土壤。 但令人深思的是,如此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在一些群体中却如同家常便饭,完全不以为意。偶像被攻 击、喜欢的游戏被"黑"、评论区一言不合的吵架等,这些不起眼、近乎玩闹一般的小冲突,往往就会成 为"开盒挂人"的引爆点。 总之,治理"开盒挂人"也是一道综合考题,法律法规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社区管理等都是其重要 内容。如今,社会对此已有清晰共识,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