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

Search documents
美年健康集团携手北京大学医学部 打造一流医学研究和应用平台
Cai Jing Wang· 2025-07-09 13:32
Group 1 - The Second China Health Promotion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Shanghai on June 14-15, 2025, organized by the China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 [1] - A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was renewed between Meinian Health Group and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aiming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partnership based on mutual benefits and resource sharing [1][2] - The cooperation will focus on building the Peking University Meinia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and enhancing data collaboration and research outcomes [2][3] Group 2 - The partnership will involve three major areas: co-establishing the Meinia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ng on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conducting personnel exchange and training [2] - The Meinian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was established in 2018, focusing on data governance and analysis to support public health initiatives [3] - The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a multimodal database and published annual health examination big data blue books,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public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China [3]
通心络对心脑血管具有三重保护作用,关键循证证据与临床获益全解析
Huan Qiu Wang· 2025-06-30 08:13
6月14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发布会在辽宁沈阳举办。《指南》首次将通心络胶囊纳入推荐方案,推荐通心络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 征,尤其是做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IIa, B-R),进一步挽救缺血心肌、保护心功能和减少 并发症,以改善预后(I,C-EO) 。 通心络具有降脂、抗炎、抗凝、抑栓作用。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通心络可与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通心络可减少阿司匹林抵 抗、减少阿司匹林用量、减少出血副作用;另外,通心络与他汀联用协同增效,他汀副作用过大者亦可单用通心络。 2. 血管保护作用 通心络可有效解除血管痉挛,抑制、稳定斑块。通心络在解除血管痉挛方面有独特优势。曾定尹教授牵头在体研究证实通心络有效解除血管痉挛有效率达 83%,《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通心络是唯一被推荐的可以解除血管痉挛的创新中药;通心络组方里全蝎、蜈蚣、蝉蜕都有解除 血管痉挛的作用。"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临床研究(CAPITAL研究)"研究证实通心络能够延缓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进展。 通心络自上市以来,依托两项 ...
第25届心律学大会暨2025年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学术年会举办
Huan Qiu Wang· 2025-05-24 10:35
大会主持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薛玉梅教授以"郑州千年文脉"为引,将学术 荣誉与城市精神紧密联结。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蒋晨阳教授强调人才与技术创新是心律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他表示,中国心律学要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需要每一位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的心律人不懈 努力,"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时代不会辜负奋斗者,呼吁全体心律人,以创新为刃,以人才为 基,用实干铸就行业标杆。 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袁义强教授回顾了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事业所取得的进 步,强调导管消融技术普及、基层医疗资源下沉等成果。大会聚焦心律失常精准诊疗、人工智能应用等 前沿议题,呼吁以创新驱动技术迭代、强化基层网络、培育青年人才、推动医工协同,携手构建心血管 健康新生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倡议未来10年整合多学会资源,联合全球专家打造高质量 循证医学平台,推动2000家县医院普及房颤消融术,加速RCT临床研究,力促基层医疗同质化发展。通 过PFA等技术革新实现"并发症趋零化",助力中国心血管诊疗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跃升。 作为大会核 ...
参松养心胶囊:指南/共识推荐等级与证据等级双高的中药典范
Huan Qiu Wang· 2025-05-22 10:35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死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心律失常的防治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合调律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松养心胶囊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泛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成为中药领域证据等级与推荐等级双高的典范。 以证据支持疗效,参松养心屡获国际 " 金标准 " 认可 2月27日,《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发布了202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心律失常领域10项研究。其中,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 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成功入选。研究显示,服用参松养心1年,可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风 险40.4%。该研究结果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 参松养心胶囊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医学顶刊《欧洲心脏杂志》 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也是国际公认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首个开展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的创新中 药,多年来在心律失常领域已开展了六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室性早搏(非器质性/器质性)、房颤、缓慢心律失常、心衰伴室性早 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 ...
中国专家全球首提“证据污染”理论 修改循证规则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0 12:10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 陈静)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国际公认的制定临床诊疗指南 的权威依据。记者10日获悉,来自国内外10多家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历时2年研究,首创"证据污 染"方法学理论,明确证据污染机制。专家们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污染链",有望重 塑诊疗指南决策生态链。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刘辉、徐畅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 志》(The BMJ)刊发关于循证医学"证据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并受邀发表同期述评文章。这是The BMJ创刊180年以来首次刊登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理论。 重大科研成果推介会10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举行。(曹希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悉,当下一些指南决策制定存在诸多分歧,比如:中晚期肝癌的诊治,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指南与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南就存在分歧。2023年,刘辉、徐畅团队正式启动系列研究,协 作组成员包括近百名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 徐畅教授介绍,研究首先确定1300项问题试验,通过自主研发的"反向映射定位追踪技术",追踪到847 项包含问题试验的循证医学研究 ...
恩威医药(301331) - 301331恩威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09:40
恩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508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线上参与公司 年度暨 年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 2024 2025 | | 人员姓名 | 投资者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8 日(周四)15:00~16:30 | | 地点 |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 | | 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1、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永江 | | | 2、公司副总裁陈磊 | | 员姓名 | 3、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胡大伟 | | | 4、独立董事刘娅 | | | 5、保荐代表人石坡 | | |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 | |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 | | 1、公司网络销售占营收比越来越高,请问 ...
把循证医学引入中国,她还在带头制定指南
Hu Xiu· 2025-04-13 11:22
耄耋之年的王吉耀,依然记得几十年前那些改变命运的查房经历。 那是1985年,王吉耀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中心读研,在跟导师David Sackett教授查房时,她发现每遇到一个患者,导师都会向医疗组抛出问 题:"你们觉得是什么?怎么诊断、治疗?为什么?我们需要证据。" David Sackett的要求是,每一个治疗方案,只有找到证据和经过讨论评价,才能用到患者身上。这一幕,深深触动了王吉耀,也让她第一次知道,"原来 医学不能仅凭经验,必须用证据说话。" 几年后,David Sackett在JAMA发文,于全球首次提出"Evidance-based Medicine(EBM)",其中包括5个步骤:提出临床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 用证据、后效评价。这也正是王吉耀当年参与的查房过程。 回国后,王吉耀把EBM翻译为"循证医学"并率先引入中国。如今,循证医学理念已在我国推广了近30年,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王 吉耀没有停下来,退休后仍在不遗余力地做这方面的工作。 在接受"医学界"专访时,她表示,我国的循证医学正不断产出高质量证据,规范的指南陆续问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任重而道远。" 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