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

Search documents
焦点访谈|多方合力打开求职新通道 聚力攻坚护航毕业生就业
Yang Shi Wang· 2025-07-06 13:53
其实很多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和他俩一样,并不是工作难找,而是称心如意的工作难找。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有不少学生都是因为专业与岗位脱 节、薪资预期与实际落差等问题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迷茫。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玉琨:"很多学生现在有两份、三份甚至四份录取通知,但是会挑挑拣拣,总是想要找到更好的,就会观望。并不 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怎么样找到自己喜欢的,又跟自己想求职的地点相吻合等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去挑一挑拣一拣。"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222万!这是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当年年刷新的毕业生数字和经济转型期的岗位结构性矛盾发生碰撞,这意味着高校毕 业生顺利就业是必须要过的民生关口。目前,不少毕业生已经离校踏上新的旅程,可还有一些毕业生仍在求职路上徘徊。为了让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政 府、高校、企业都在行动,可面对这场需要政策智慧、市场活力和个人清醒判断的就业突围战,这三方究竟该如何协同发力,才能让毕业生找到施展才华的 舞台呢? 每年六月底七月初,都是毕业生集中离校的时候。杨邱杰是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2025届物流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眼看着马上就要毕业离校,参加 了六七次招 ...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解决?事关新业态人员社保、高校“微专业”建设……这份秘籍请收好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9 14:38
6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对外发布。 《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 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部署。 《意见》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 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高校针 对社会急需紧缺技能开展"微专业"建设等多项举措。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高校如何设置"微专业"?《每日经济 新闻》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 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意见》提到,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就业 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 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 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社会保 障制度的长期可持 ...
推进微专业建设要避免一哄而上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03 08:56
蒋理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 专业或专业课程群以及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微专业与高考录取专业不同,是近年来各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本 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 课程。微专业既可面向全校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用于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以及提高就业竞争 能力;也可面向职场人士,通过学习,为自己充电。 设立微专业有诸多便利。其一,微专业课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交叉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内 容多元、培养周期较短。其二,"主专业+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下更易于推进。微专业可在双 休日或者短学期集中授课,这并不冲击传统专业的教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做增量。另外,在探索开设前 沿课程方面,高校给予各院系更大的自主权,这可成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项目。 推进微专业建设,也面临难以回避的问题。诸如,"小而美""小而特"微专业还只是少数学生的选 择,能不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如何确保课程质量,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能不能把微专业课程体 系建设为学生可以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