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

Search documents
抗战影像记忆丨不该忘记的患难情
Xin Hua She· 2025-08-25 07:37
王希奇《战俘XXX号》系列绘画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退休教授王希奇用4年多的时间 查阅大量资料 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了《战俘XXX号》系列作品 绘制了300余位战俘的肖像、群像 他绘画创作的原型来自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 颜色不一样,格调不一样 但是内在情绪都一样 都有对自由的渴望 对生命的珍惜,对家乡的思念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全貌(翻拍照片)。 这里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沈阳设立的场所 专门关押太平洋战场上被日军俘获的盟军战俘 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先后被关押于此的美、英等国战俘2000余人 在近三年的牢狱生活中 战俘们饱受疾病、寒冷、饥饿、毒打等折磨 大约有260人死去 被称为"东方奥斯威辛" 8月5日,参观者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内观看展品。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 为进一步维系战争需要 日本人从太平洋战场上俘获的盟军战俘中 选出从事过机械加工、机械制造等具有技术工作经验的战俘 把他们押往沈阳 图为战俘营营房内景。 食品匮乏、药品奇缺、天气寒冷 盟军战俘在这里遭受非人待遇 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悲惨遭遇 战俘在工厂工作时,经常会想起自己的家人,并憧憬着回国 ...
从烽火童年到精神火炬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8-22 22:14
抗日老战士林珍。 在香港新界屯门龙鼓滩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前, 林珍为人们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 队的故事。 林珍展示她荣获的勋章。 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 在香港新界屯门龙鼓滩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前,90岁的抗日老战士林珍拄拐而立,胸前的勋章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身形瘦削,声音却清亮高亢,正向前来的大人和孩子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 队战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 不久前,林珍登上访港的海军山东舰,难掩激动之情,高唱起《东江纵队之歌》。激昂的旋律里,有她 对峥嵘岁月的追忆,有对今日国家的自豪,更寄托着对年轻一代"薪火相传"的企盼和"国安家好"的祝 愿。 烽火童年 1941年12月8日清晨,九龙城打鼓岭道41号的阳台,成了6岁林珍记忆里抹不去的坐标。她第一次看见日 军飞机掠过启德机场,"轰隆声像要把天撕开"。冬日的阳光突然变得刺眼,硝烟像黑纱罩住马路,难民 抱着孩子蜷在路边,苍白的脸上布满泪痕,绝望在空气里蔓延。 林珍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模糊的认知。她看到了板车拉着席子卷盖的尸体经过,也记住了姐姐林展被日 军欺凌的情景。大 ...
台湾青年以文创“重绘”两岸记忆:实地了解更能感受和平不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8-18 08:12
近日,11名台湾青年手持菊花,在广西南宁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前肃立默哀。这支由时报金犊奖 参赛学生组成的交流营,首次踏足昆仑关战役旧址,参观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以设计为媒叩响两岸共同 的历史之门。 [ 责编:杨煜 ] 交流营领队、旺旺中时文化传媒经理林丽萍表示,台湾学子实地参访昆仑关战役旧址后,会更能理解和 认同抗战,大家要有一些共同的历史跟渊源,才能更能懂得和平相处。在这里战争抽象概念会具象为真 实感受,这种体验比任何语言宣介都有力。(陈沿佑 蒋雪林 广西南宁报道) ...
特写:“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扭曲”——两岸媒体人同温抗战记忆
Xin Hua She· 2025-08-17 13:33
"历史课有讲过九一八事变,但只是轻轻带过,我们并不了解其带来的影响和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古同 学说,受教科书影响,大家难以了解更多抗战史,导致他身边不少同学在学抗战历史时会以"旁观者"的 心态看待。他认为,大家可以通过主动查阅更多资料、参观博物馆等,来正确认识这段历史。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胸怀中华民族意识和光复台湾的决心,与侵略者进行了不 屈不挠的英勇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为此付出了生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积极参加和支 援大陆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谋政治私利,不断修改历史教科 书,刻意淡化两岸中国人抗战历史,企图割裂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联结,甚至美化日本殖民统治。 台湾资深电视制作人樊奇为祖籍浙江,父亲曾参加过抗战。"父亲在战争中挨过枪子,经常给我讲述抗 日往事,这让我对抗战的历史经纬有很清晰的认知。" 新华社沈阳8月17日电(记者王承昊)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残历碑的时间永远定格在1931年 9月18日。台湾自媒体人李东恩在碑前整理好衣襟,眼神坚定,对着镜头说道:"今天是8月15日,是日 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两岸 ...
重访抗战地标|上海·“八百壮士”守四行
Xin Hua Wang· 2025-08-16 15:04
这是一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浴血之战!1937年10月,中国军队"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坚守四行仓库, 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用血肉之躯向世界发出呐喊:中国不会亡!"重访抗战地标"节目组来到上海苏州河 畔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寻访英雄血战强敌的传奇。 ...
一批抗战题材新作在上海书展亮相 回望壮阔历史 细读抗战记忆
Jie Fang Ri Bao· 2025-08-14 02:01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在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今年上海书展上,一批抗战题材新著与读者见 面。"饶家驹的壮举促成《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战时平民保护条款的制定,他书写的不仅是中国抗战 史,也是人类文明史。讲好饶家驹的故事,对抗战记忆有重要价值,对中国对外交往与友谊也有重要意 义。"徐波说。 记者 施晨露 "全世界都知道辛德勒、知道拉贝,但很少人知道饶家驹,这个在上海南市建立安全区,在战火中 拯救了超过30万中国难民的法国人。"昨天是上海书展开幕首日,在《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新书分 享会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苏智良与法国"吴建民之 友"协会主席、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获得者徐波共同发出一个郑重的倡议:寻找当年南市安全 区30万难民的后代,请他们分享祖辈、父辈战时在难民安全区的所见所闻。 张慰军介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上海漫 画家们组成了漫画宣传队离开上海宣传抗日,成员有领队叶浅予、副领队张乐平和胡考、特伟、席与 群、 ...
长生路55号:聆听中韩并肩抗日的杭州回响
Hang Zhou Ri Bao· 2025-08-07 02:57
"1932年5月至1935年11月期间,这里曾活跃着一群韩国志士抗日复国的身影。"讲解员赵悦含的声 音穿过展厅,将时光拉回硝烟年代——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大批韩国抗日义士流亡中国。1919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1932年,被誉为"韩国国父"的金九策划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事件,由韩 烽火岁月远去,但战火中结下的友谊从未褪色。2024年11月8日,中国宣布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 后,杭州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而这处旧址更成了精神坐标。"纪念馆年均接待参观人员十万人 次,其中近三成是韩国参观者。"馆长朱烨威表示,纪念馆见证了中韩两国的过往与友谊,很多韩国来 访者都把这里当作独立运动的圣地,历任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都会到访这里,馆内讲解员流利的韩语,总 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回家"的亲切。 开栏语 韩国游客朴女士把纪念馆作为来杭第一站,她驻足展厅前许久,动容地说:"这里不仅是历史现 场,更是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见证,我看到了抗日志士们的智慧和勇气,很感动。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 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八十载光阴流转,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镌刻在这座城市血脉中的记忆永不褪色。曾经,笕桥机场 上空呼啸的战机,钱 ...
历史的温度与力量:这场展览用134个封面再现抗战的民族记忆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06 14:04
时代的集体焦虑与全民抗战的选择 据介绍,展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时间为序,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展开。第一部分"时代的集体焦虑:民族情绪显微镜",主要展现了1931 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人们对于民族危亡的担忧和呐喊。第二部分"墨痕里的众志图谱:全民抗战的密网"则聚焦于中国全面 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的封面叙事。这一部分展出的期刊将中华民族的坚与韧在最脆弱的纸张上具象化了:前线有将士的浴血奋战,后方有民众的坚 定支持;海外有侨胞的拳拳之心......其中,《劳工》、《妇女生活》、《儿童阵线》等展品也进一步反映出,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家 国而战! 8月3日,由复星艺术中心与上海孚宝文化传媒中心共同出品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代封面 (On the Covers):1931-1945》正式开幕,展览通过集中呈现1931年-1945年的134份珍贵期刊,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的细节记忆。本 次展览的展品来自复旦大学杨震教授,他在复旦大学开设面向本科生的"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巡礼"通识课程,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实证教 学,曾获复旦大学钟杨式 ...
2025年8月电影总票房破15亿 《南京照相馆》领跑
Yang Shi Xin Wen· 2025-08-06 08:09
Group 1 - The summer film season features over 60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lms, showcasing diverse genres and innovative themes [3][4] - The animated film "Wang Wang Mountain Little Monster" is the first comedy animation from the team behind "Chinese Tales," ble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 workplace philosophy [3] - The year marks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in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with various artistic works commemorating this historical event being released [3] Group 2 - "Dongji Island" is based on the true historical event of the Lisbon Maru sinking during World War II, highlighting the bravery of Chinese fishermen who rescued British POWs [5] -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Evidence" is a documentary that present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14-year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war, emphasizing historical clar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national spirit [6]
电影《731》定档9月18日,预告片中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超380万人标记“想看”,网友:定档时间戳中泪点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03 12:38
Group 1 - The film "731" is scheduled to be released nationwide on September 18, focusing on the atrocities committed by the Japanese army during World War II, specifically in Harbin, China [3][5] - The film's director, Zhao Linsh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membering this historical period and aims to evoke deep reflections on war ethics through the film [5][6] - The film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interest, with over 3.84 million people expressing their desire to watch it, making it the most anticipated film in recent times [6] Group 2 - The film "Mountain River as Evidence"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documentary showcasing the hardships fac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14 years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emphasizing historical clar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national spirit [12][14] - The total box office for the summer movie season in 2025 has surpassed 6.7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strong performance for films with themes of remembe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