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Search documents
一个朴素而热烈的“造车梦” 探访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4 01:51
20世纪60年代,安徽的汽车工业还停留在"敲敲打打"的手工时代。江淮汽车(600418)的前身——巢湖 汽车配件厂,工人们用榔头、扳手和简陋的模具,硬生生敲出了安徽第一辆轻型卡车。 60年后的今天,走进新能源汽车工厂,机械臂精准挥舞,无人运输车灵活穿梭,数字孪生技术实时优化 生产流程……安徽的汽车工业俨然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如今,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一 辆"安徽造"。 从以前的"榔头造车"到如今的"数字智造",安徽这场浩大的"造车梦"是如何实现的?又将走向何方?带 着上述疑问,《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了这里。 金融助力 老牌车企实现"智"变新生 "距离9月30日交付时间节点仅剩91天13时39分53秒。"尊界超级工厂会议室内,墙上的显示屏滴答作 响,上面悬挂着横幅——"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 与会议室仅一墙之隔的生产车间内,超1800台智能机器人分散在生产线的各个角落,抓取、搬运、组 装、检验……经过一系列工序后,记者见到了最终成品——尊界S800。 据悉,该产品5月30日刚刚上市,填补了我国超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空白。仅1个月的时间,其预订量便 已突破6500台。显示屏上的倒计时,正是对市场热 ...
深汕汽车企业布局加纳SKD工厂
Ren Min Wang· 2025-06-15 12:19
6月15日,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中国西非绿动未来新能源汽车(杭 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非绿动未来")与加纳贸易、农业与工业部签署《投资加纳新能源汽车组装厂谅 解备忘录》。同时,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壁虎汽车")与西非绿动未来签署建立 SKD工厂(即半散件组装生产基地)的谅解备忘录。 壁虎汽车CEO彭锦洲表示:"壁虎汽车很荣幸与西非绿动未来携手,将EV48、EV70、全智速等多款新 能源商用车产品带到加纳,助力当地交通、物流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牵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已引 进落地汽车制造龙头企业比亚迪,以及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佛吉亚、东风李尔等近30家新能源汽车产 业链头部企业,正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文/深圳商报 区科创经服局 图/深汕融媒 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壁虎汽车SKD工厂项目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非洲加纳落地的首个投资合作项目。据了解,加纳政府 自2024年开始对进口电动汽车实施8年免关税政策。签署上述谅解备忘录旨在鼓励电动汽车在加纳国内 制造、组装和使用 ...
汽车视点 |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出海!长三角探索汽车出海新范式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2 07:31
新华财经上海6月12日电(李一帆)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单打独斗"迈向"集群出海"的重要转型。 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全国超40%、全球超25%,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零部件配套方面,长三角也聚集着超过半数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大陆、采埃孚、宁德时代、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头部企业均在长三 角设立了总部或部分工厂。例如,均胜安全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其中国区安全气囊年产量达3000万个,国内6家工厂中有4 家"扎根"长三角。 大批优秀的本土企业也在长三角孕育而生。成立于2020年的苏州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创特"),现已发展为主流电池厂商的 核心供应商。据亿创特董事长兼总经理晏培杰介绍,"亿创特首创的柔性定制辊压成型技术,可使新能源电池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安全性能 提升3-5倍。" 还有位于常州的蜂巢能源,其品牌宣传部高级经理荆晓强这样描述其周边生态:"以蜂巢能源为原点,恩捷股份、贝特瑞、当升科技、海目星 激光等零部件相关企业均在10公里范围内,我们彼此联动,构成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理想汽车的整车厂也在附近,我们能实现当天响 ...
“南京长安订单班”走进企业总装车间 入学即入职,学生毕业可“丝滑”就业
Nan Jing Ri Bao· 2025-05-21 23:23
南报网讯(记者 胡英华 通讯员 周小昆) "第一次走进智能汽车生产车间,很震撼。"5月13日,南京城 市职业学院首届"南京长安订单班"学生开展首次实践课,在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学习后,学 生汤玉坤感慨道。 作为我市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溧水目前已集聚长安、开沃、恒天领锐等3家新能源汽 车整车企业和2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加速迈向"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目标。溧水区人社局相 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技能人才缺口超3000人,"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制储备人 才,既能有效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的难题,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解决企业人才之"渴",又能为学生提 供更多就业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校企"双向奔赴"。 "订单班"不仅仅解决用工需求,还将聚焦技术创新共同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更迭日新月异,校 企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等核心技术领域,共同设立攻关课题,解 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吕京表示,"订单班"学生将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未来将成为长安汽 车技术研发的"前哨站"、工艺革新的"试验田"。 力志告诉记者,学生们普遍关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