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曲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花似人心向好处牵(创作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最近,"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在东南大学举办首场高校巡演,这一版本的演员86%是00后,平均年龄 大约22岁。作为昆曲人,我为《牡丹亭》的再次青春绽放感到高兴。2002年到2019年期间,我担任苏州 昆剧院院长,联合海峡两岸热爱昆曲的人士共同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如今,演了20年逾500场的 青春版《牡丹亭》,已成为"青春文艺"的一个代表作。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20年,是昆曲从"博物馆艺术"回归大众视野的20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现代精神融合的20年。昆曲遇上了最好的时代。政府的重视、社会的认同和大众对昆曲的喜爱,是滋养 青春版《牡丹亭》的土壤。 2003年,我们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探索"以戏带功"培养艺术人才。我们邀请"巾生魁首"汪世瑜 和"旦角祭酒"张继青坐镇,姚继焜、蔡正仁、周秦等名家指导,请汪世瑜和京昆小生翁国生担任导演。 为期3个月的"口传心授"系统培训,每天10个钟头,覆盖从基本功、形体功、毽子功到唱念、形体、文 学修养若干方面,一批青年演员在培训中得到大幅度提高。舞台实践是最好的传承方式,青春版《牡丹 亭》的演员呈现被誉为"古老剧种的青春传承",对昆曲的传承起到接力棒的作用,期待接 ...
大学生版《牡丹亭》:良辰美景“动”校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4月26日,江苏大剧院内,校园青春版《牡丹亭》正式首演。与以往青春 版《牡丹亭》由专业昆剧表演团队演出不同,此次登台的是一支完全由学生组成的演出、伴奏队伍。 该团队80%的成员都是00后,平均年龄不到22岁。在台上,这些热爱昆曲艺术的青年丝毫没有怯场。精 彩的表演引发台下观众的共鸣。演到一些经典唱段时,观众们也跟着轻轻唱和,并拍手叫好。 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无数年轻人被"圈粉"。在校园青春版《牡丹亭》中,著名作 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出任艺术总监。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指导 学生们排练。历经近9个月的时间,他们以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为蓝本,精心呈现出《游园》《惊 梦》《言怀》等一系列精彩折子戏。团队将学生们排练、演出的这一版称为校园青春版《牡丹亭》。 如今,校园青春版《牡丹亭》,一场古老昆曲艺术与青春活力的奇妙邂逅,为传统文化传承掀开崭新的 一页。 传承昆曲的希望火种 去年6月,22岁的哈尔滨小伙范宇鹏得知,校园青春版《牡丹亭》正在"招人"。他是东南大学制药工程 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小,范宇鹏就热爱戏曲文化。小学的音乐课上,他第一次听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