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Search documents
父亲的戏剧人生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2:10
如今,我身上肩负着更重要的艺术传承责任与使命。我时刻都没有忘记父亲一生为京剧艺术所做出的努 力,他用现代审美激活了传统戏曲的生命力,为京剧的继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从根上找到了中国戏曲 6月6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的沈福存先生京剧表演艺术传承晚会上,播放了我的父亲沈福存40 多年的演出影像。虽然图像已经模糊,但现场和视频里热烈的掌声融到一起,似乎变成了一场跨越时空 的演出,令人动容。 我的艺术生涯深受父亲的影响。我常常会想起他为戏而生、永攀高峰的一生。 1982年,父亲以近五旬的年纪,带着充满沈氏风味的"三出半"传统戏由渝到京,一炮而红。那无疑是他 艺术生涯中短暂的高光时刻。随着我在艺术上不断成长,在川剧界声名鹊起,他渐渐成了别人口中"沈 铁梅的父亲"。我想,在为女儿感到骄傲的同时,他的内心是有过些许失落和悲凉的。 但在我心里,父亲就是传奇和翘楚。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他入行京剧时,钟爱的旦行已走入没落的阶 段,但他青衣、小生"两门抱"。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四大流派"偷师学艺,凭借自己的灵性、悟性以及坚 持不懈的努力自学成才,60年代以青衣戏红遍西南;当自己的旦行艺术逐渐成熟之际,却又遭遇特殊年 代,不得不 ...
吉林夏日文旅添“国粹热” 生旦净丑献梨园盛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12:28
中新网吉林6月22日电 (记者 石洪宇)22日的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热闹非凡,生旦净丑再现梨园经典,百 年唱腔让票友过足瘾。 当天,吉林市社区京剧展示月活动迎来收官演出,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携"全明星"阵容亮相,高水平 国粹盛宴吸引数千名游客、票友到场,该活动也为夏日文旅增添了"热力"。 京剧演员正在表演。 石洪宇 摄 吉林市被誉为"京剧第二故乡"。1904年,吉林市商人牛子厚创办了喜(富)连成社京剧科班,京剧人才培 养由此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和科学化。2016年,"喜连成社"落户吉林市群众艺术馆。 据悉,本次京剧展示月期间,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余场。(完) 演员正在化妆等待上台演出。 石洪宇 摄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副团长王权介绍,此次演出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不仅曲目丰富,也展现了 吉林省在京剧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剧团青年演员比例已达八成,票友也不断增多。 61岁的高小雯是资深票友,经过几年的练习已能登台演出。"这次除了欣赏,也是来学习一些表演技巧 和经验。" 目前,吉林市正致力于推动国粹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除了吸纳高水平人才,还开放了吉发集团北旅公 司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等场所。吉 ...
“千年商港”温州:文脉流深润瓯越
Xin Hua She· 2025-06-22 00:48
新华社杭州6月21日电(记者邬焕庆 魏一骏)温州好,别是一乾坤。雁荡奇秀、楠溪温润,秀美多 元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山水诗派的灵动飘逸;经世致用、义利并举,永嘉学派的精神内核,流传近千载 仍历久弥新。 民营经济重镇浙江温州,承袭敢闯敢试的突破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把民营经济的"金名片"擦得愈加闪亮,将"创新 史"续写得更加扎实。 志气:敢为人先激扬时代浪潮 在温州鹿城区海坛山公园的茂密树荫间,坐落着一座青墙灰瓦的建筑——永嘉学派馆。 "这是南宋思想家叶适的代表作《习学记言序目》,书中通过对历史治乱与学术流变的批判性分 析,系统阐述了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不少参观者都会在此驻足。"永嘉学派馆馆长廖益凡指着展 柜中一册线装书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写道:"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形容文化的力 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 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谈及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活跃进取的企业家等鲜明标识最先跃入人们脑海。 "追溯温州厚重 ...
“点石成金”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10
在我们眼里,"传"字辈老师就是老祖宗、祖师爷,是昆曲最高的典范、最高的艺术标准。如果能 有"传"字辈老师来看自己的演出,或者得到他们的点拨,那是非常荣光的,感觉他们能"点石成金"。回 想与老师的交往,我虽然未必成了"金",但老师随时随地的点化实在令人称叹。 少年时期在杭州黄龙洞学戏,是非常愉快、淳朴的时光。当时,我和同学跟包传铎老师学《邯郸记·云 阳法场》。包老师是有改革精神的,传统戏里的卢生双手都是绑在身后的,但包老师改成了用手铐,他 说这样双手在前便于表演,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从而方便载歌载舞。有一次我们正在排练场学习,郑传 鑑老师也来了,看见我们把双手铐在身前表演,就和包老师争起来。郑老师说,老传统里卢生双手背 后、五花大绑,那才是上法场。你这样改,难度减弱了,也不太符合法场的情景。包老师解释,双手绑 在身后,人走不稳,转身甩发容易失去平衡,老生演员一般重文不重武,不容易完成表演。 回到南京后,我按照包老师的教法彩排。张金龙老师是看过传统演法的,提出了意见。他不仅要求我恢 复将手背后的传统,还针对卢生的身份、原折子主题"死窜",增加了不少表演技巧:左右甩发、跪地旋 转、抢背、吊毛、跳屁股坐子并平移……以表 ...
让00后“入坑”的爆款京剧,观众买账是硬道理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05 23:37
"起猛了,竟然在京剧里听到了'脱口秀'""00后第一部'入坑'京剧""看完想去学京剧了"……这是青年演员 王梦婷领衔的京剧经典剧目《盗魂铃》演出后,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评价。自2024年年末首演,剧 中"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的台词片段迅速"出圈",网络播放量近亿;今年"五一"期间, 升级版《盗魂铃》又获得了票房丰收。 在戏曲舞台上,年轻人传承传统、探索现代。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荀派第三代传人 王梦婷说:"当年四大名旦创新的时候,也不会所有人都说好。我希望自己去尝试,我接受一切评论。 一出戏最终能不能留下来,要看观众买不买账。" 《盗魂铃》属于京剧"玩笑戏",以市井小戏的形式出现,大多没有严格历史可考,但在题材、人物和形 式上充满现实感。《盗魂铃》脱胎于《西游记》,围绕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展开。 京剧,这本就"高端的食材",在年轻的传承人手里,炖出了新的味道。除了那句"出圈"台词,剧中,王 梦婷与马派老生名家朱强合作表演的探戈舞,也成为话题。创作团队还使用板胡来演绎经典曲目《一步 之遥》,作为配乐。王梦婷回忆:"当时想,如何把这种国际化的舞蹈与中国的戏曲融合,最后我选择 《盗魂 ...
花似人心向好处牵(创作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最近,"校园青春版《牡丹亭》"在东南大学举办首场高校巡演,这一版本的演员86%是00后,平均年龄 大约22岁。作为昆曲人,我为《牡丹亭》的再次青春绽放感到高兴。2002年到2019年期间,我担任苏州 昆剧院院长,联合海峡两岸热爱昆曲的人士共同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如今,演了20年逾500场的 青春版《牡丹亭》,已成为"青春文艺"的一个代表作。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20年,是昆曲从"博物馆艺术"回归大众视野的20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现代精神融合的20年。昆曲遇上了最好的时代。政府的重视、社会的认同和大众对昆曲的喜爱,是滋养 青春版《牡丹亭》的土壤。 2003年,我们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探索"以戏带功"培养艺术人才。我们邀请"巾生魁首"汪世瑜 和"旦角祭酒"张继青坐镇,姚继焜、蔡正仁、周秦等名家指导,请汪世瑜和京昆小生翁国生担任导演。 为期3个月的"口传心授"系统培训,每天10个钟头,覆盖从基本功、形体功、毽子功到唱念、形体、文 学修养若干方面,一批青年演员在培训中得到大幅度提高。舞台实践是最好的传承方式,青春版《牡丹 亭》的演员呈现被誉为"古老剧种的青春传承",对昆曲的传承起到接力棒的作用,期待接 ...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2案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
Shan Xi Ri Bao· 2025-06-02 22:48
5月27日,记者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近日公布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名 单,陕西2个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入选。其中,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的"秦腔《杨门女将》:对经典传统剧 目的用心继承"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4年整理改编传统戏十佳案例",陕西西路秦声文旅有限公 司的"碗碗腔《董生与李氏》:南戏北腔的互融新实践"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4年戏曲跨剧种移 植改编优秀案例"。 秦腔《杨门女将》在尊重和保留传统的同时,结合了现代审美需求。剧中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文 戏有老旦、青衣、老生的经典唱段,武戏有精彩的对打场面,颇具亮点。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评选戏曲创作优秀案例旨在落实2024年全国 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安排,引导戏曲院团完善建设发展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持续改善戏曲创作演出生态 环境,推动新时代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陕西将从项目设立、政策落实和经费支撑等诸多方面 支持戏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引导全省各级文艺院团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扎实做好戏曲艺术创作,促进陕 西戏曲繁荣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记者:柏桦) 碗碗腔《董生与 ...
民营剧团何以摘得首朵“梅花”
Ren Min Ri Bao· 2025-05-25 22:13
舞台上,窄桌叠高椅,男女演员一个踢椅,一个飞身落下,纹丝不差。一时间,喝彩声与掌声响彻剧 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表演的折子戏,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舞台。最终,她 凭借折子戏专场成功摘得梅花奖,成为评奖改革后全国首名获此殊荣的民营剧团演员。 (责编:袁勃、赵欣悦) 台州乱弹剧团曾经历过生死考验。2010年一个深夜,剧团在下乡演出路上突发车祸,大巴侧翻到湖里, 41名团员全部受伤住院。此后的27天,团长尚文波带着团员们克服困难,复排了7本大戏,凭着一股不 服输的劲儿完成了原定演出。"恢复演出的第一场戏结束,大家在后台抱头痛哭,全团形成了强大的凝 聚力。"鲍陈热说。 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优质原创剧本一本难求等,是这些年民营剧团面临的发展困境。当初跟鲍陈 热一起入团的30名同学,如今只留下4人。鲍陈热谢绝了不少邀请,凭借对戏曲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近年来,剧团创排了原创大戏《戚继光》,又推出《我的大陈岛》《我的芳林村》《追星者》等现实题 材作品。从濒临失传的濒危剧种,到四进国家大剧院、屡获国家级大奖,400岁的台州乱弹闯出了一个 地方剧种的破茧之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6日 ...
“咫尺”舞台 千里心传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2:12
文物修复需要"修旧如旧",戏曲的传承不能止步于复制经典,而需在坚守本体美学的同时,注入时代精 神。导演是一个戏的组织者。作品是整个创作团队的一次协作,包括编剧、演员、音乐、舞台美术等 等。各个环节像一幅画一样,结合成一个整体,是故宫的修复室,是评剧院的排练场,最后搬上舞台是 评剧《咫尺千里》的演出呈现。 当千年古画与当代剧场展开对话,我们终会明白——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固守,而是以敬畏之心, 在时代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咫尺"舞台,千里心传,这部戏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下一个千年传承的起 点。 (作者为评剧《咫尺千里》导演) 展子虔的《游春图》历经1400年风雨,从创作到修复,从私人收藏到国家宝藏,其背后凝聚无数人的心 血与坚守。中国评剧院推出的评剧《咫尺千里》以故宫文物修复为题材,折射跨越时空的传承背后中华 文明的生生不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20 版)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激活。评剧作为植根民间的剧种,其声腔韵律、表演程式本就 源自历史积淀,此次聚焦故宫工匠修复《游春图》的历程,本质上是对剧种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为 此,我们深入故宫,观察修复师们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 ...
南方最高水平戏曲会演来了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09 02:04
5月8日上午,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媒体见面会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举行,会 上宣布会演定于5月15日至6月26日在武汉举办,分为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和优秀青年演员折子 戏专场两大板块,涵盖17台优秀保留剧目和12个(2台)优秀折子戏。 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是我国南方地区戏曲艺术最高水平交流、展示平台。自2017年 在武汉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为加强南方地区戏曲院团交流、展示南方地 区戏曲艺术发展成就、助力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会演参演的17台优秀保留剧目,是各院团的保留戏、看家戏,题材广泛、类型多 元。如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楚剧《大别山人》、汉剧《宇宙锋》、黄梅戏《红楼 梦》、沪剧《罗汉钱》、赣剧《荆钗记》、云南花灯《孔雀公主》、川剧《变脸》等,部分 剧目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首演,且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 程"奖、文旅部文华奖等重要奖项。 戏曲的未来在青年,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云集了12位来自专业院团的优秀青年演 员,将演绎京剧《八大锤》、越剧《北地王・哭祖庙》、荆州花鼓戏《妻审》、川剧《跪 门》、黔剧《搬窑》等经典折子戏。 以戏带人,以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