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生态治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守护南海“生态明珠”!三沙创新海洋协同保护模式
Xin Hua She· 2025-06-06 01:08
夏夜的西沙北岛,月光倾泻在银滩上。绿海龟用鳍状肢奋力刨开细沙,在潮线以上的植被带附近构筑半 米深的产卵巢穴。西沙海龟巡护员陈山轻插"海龟蛋巢保护7号"标识牌,红外监控同步启动。 这片我国最大的绿海龟自然产卵场,每年6月至9月迎来繁殖高峰,渔民巡护队24小时轮值守护。 "从前捕海龟,现在护海龟。"渔民陈山的转变源于三沙市推行的"生态补偿+职能转变"机制。三沙市海 洋保护区管理局组织驻岛渔民成立专业巡护队,覆盖10余座岛礁,渔民参与日常巡护占比达80%,2024 年数据显示:共标记保护海龟蛋巢227窝,救助伤病海龟77只,幼龟成活率较2020年前大幅提升,北 岛、甘泉岛等传统海龟核心产卵场生机盎然。 《三沙市海龟保护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通过智能监测与栖息地修复,主要岛礁记录海龟蛋巢1500余 窝。 从西沙北岛银滩新生海龟破壳入海,到永乐龙洞300.89米深处传回科研数据,再到永兴岛海域14.3万株 珊瑚构筑"海底雨林"……海南省三沙市创新构建"保护机构+渔民+科学家"协同保护模式,探索出一条科 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海洋生态治理新路径。 织就生命守护网:渔民转型生态卫士 "百米以下的极端环境是研究地球化学演变过 ...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青春使命无上光荣——2025年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侧记
5月7日,在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现场,10名参赛选手用流畅的英文表达、感染力十足的叙事话语,讲述了一个 个"美丽中国建设"的感人故事。 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故事,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自信、智慧与力量,感受到了部系统青年干部积极争做放眼全球、胸怀天下的绿色青年使者的坚定 担当。 "美丽中国建设,青年在行动!"当比赛结束,所有选手重新走上舞台,共同喊出青年环保人的心声,场内掌声响起,热烈如潮。 图为10名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演讲比赛主持人。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展现中国担当,播种绿色梦想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比赛现场,有3位90后参赛选手,展现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 她说,虽然面对重压,但在各种重要国际场合,中方谈判代表团始终以专业与智慧坚守立场,圆满完成每次任务。每一次任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昼夜的 推演研判,她也将一直铭记那些为等待最终案文而彻夜守候的时光。 图为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邓琳华。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楠。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