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性发债
icon
Search documents
【西街观察】当发债成为金融机构刚需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4:50
这种全行业的发债热潮,是金融机构对内外环境的主动适配。 从银行到非银机构,发行金融债已从"选择"变为"刚需"。 从数据看,这一趋势已形成鲜明态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剔除同业存单 及ABS(资产支持证券)后的金融债发行量突破9.11万亿元,同比激增110%;非银机构中,保险、信托 发债增速分别达134%和71%。如此规模的增长,绝非偶然。 从外部环境观察,低利率窗口的红利不容错失。2024年以来,市场利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 前稳定在1.7%以下的低位运行,这不仅为金融机构拥有2%以下的融资成本创造了机会,也为其长期负 债"锁价"提供了绝佳时机。 时间轴对比看,金融机构发债成本出现了大幅下降。以国有大行为例,其5月底发行的10年期二级资本 债票面利率仅1.93%,较2024年同期限产品下降69个基点。 横向与定期存款对比看,当前3年期AAA级金融债利率较同期定期存款低30个基点。这也再次验证,发 行金融债既能替代高成本存款降低付息压力,又能通过长期限发行稳定负债结构。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政策护航更让这一趋势如虎添翼。从金融债审批由"单笔审批"改为"年度备案",到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