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负极技术

Search documents
诚邀 200 位终端用户,共享固态电池大未来 | 7.3-5日 浙江·宁波
DT新材料· 2025-06-05 16:13
在能源技术迭代浪潮中,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构成双核引擎,正引领着能源领域的变革,成为推动 产业升级与商业化加速的两大超级风口。 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涵盖了 汽车、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 等众多领域。本次大会将聚焦固态电池及硅基负 极技术,深度剖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并共同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瓶 颈的突破,还是市场应用的拓展,这里都将为您提供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最具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为更好地促进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加速技术向产品的转化落地,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 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特别设立 "终端应用企业免费参会通道" 。 现面向消费电子、交通运输、智 能制造等领域的终端单位开放 200个免费参会名额 (每单位限报2人,需审核),欢迎有实际应 用意向的企业代表报名参与! 重点面向以下电池终端应用行业 一、消费电子领域 三、智能制造领域 • 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制造商 • 可穿戴设备商(智能手表、手环等) 二、交通运输领域 • 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供应商 •电动两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 • 人 ...
美国企业“紧盯”硅基负极!
起点锂电· 2025-05-24 08:56
美国正从技术、材料等各方面深化布局,以逃离在电池产业中被中国企业全方位笼罩的阴影! 除了大力扶持电池初创企业外,在材料端,美国将触手伸至负极领域。一方面,美国政府出面干预,比如5月20日, 美国商务部宣布,其初步 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认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负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为后续加征反补贴关税打了一剂预防针。 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同在5月20日, 美国硅基负极材料企业GDI宣布,将额外筹集1150万美元以扩大硅基负极生产。 据 悉, 额外资金将由 Helios Climate Ventures、Impact NY 和 InnoEnergy 领投,将使其A轮融资总额超过2000万美元。 GDI首席执行官 Rob Anstey 表示, 这笔新融资 将帮助公司在未来 24 个月内扩大其在荷兰的试点工厂的生产,以开始向电池制造商提供硅基 负极。 GDI 已经与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这意味着其负极将在未来24至 30个月内用于无人机和医疗设备的电池单元, 到2030年将用于电动汽车。 在起点锂电看来,在 性能上,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 ...
固态电池+硅基负极两大风口丨东风汽车/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天能控股/维科电池/中科固能......
DT新材料· 2025-05-11 16:10
聚产业链升级,助商业化加速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2025年7月3-5日 浙江宁波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 工智能等新兴市场爆发的大背景下,固态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寿命、更好 的快充性能和更宽的温度范围等优势,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和战略布局高地,也正在推动包括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膜、硅基负极等新材料,以及干法电极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电池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和转 型,重构竞争新格局,孕育万亿大市场。 由 DT新材料 主办的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 将定于 7月3-5日 在浙江宁波召 开。会议重点聚焦 固态电池 和 硅基负极 两大热点 , 直面 低成本 和 高性能化 两大核心诉求,从 原料 选材、结构调控、界面设计、电池工程化技术和装备、先进表征与失效分析、计算模拟与 AI赋能等角度 , 邀请顶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和资本界人士,分享创新成果,探讨深度合作, 聚力技术突破,产业链升 级,助力商业化加速 。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DT新材料) 支持 ...
无人机需求升温,硅基负极获资本加注
高工锂电· 2025-03-27 12:23
摘要 多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正迎来新一轮资本关注和应用场景拓展,尤其在无人机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其商 业化前景备受瞩目。 然而,在主流的动力电池市场,快充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规模铺开,正对硅基负极的规模化应用构成 挑战。 进入三月以来,已有三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凸显了资本市场对该技术 路线的持续看好。 获得A轮融资的华宜清创、完成B轮融资的北京壹金新能源,以及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合肥启宸新 能,代表了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阶段的企业。 其中, 由四川欧杨明高工作站孵化的华宜清创,主打其"一步法"制备硅碳负极工艺。 据介绍,该工艺不同于主流的CVD气相沉积法,通过微米硅与聚合物的短时高温放热反应,实现 硅的纳米化及碳包覆,突出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缓解硅碳负极 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匹配时的副反应 问题。 工程化方面,一步法工艺可将生产周期控制在7小时内、吨级能耗控制在1000kWh以下,远低于 CVD法的5000kWh以上,且规避了硅烷易爆的安全风险。 华宜清创宣称已能制备容量大于2000mAh/g的硅碳负极,3000吨产线已搭建完成,并于2024年 12月实现吨级批量出货。 ...
硅基负极材料“爆发在即”!
起点锂电· 2025-01-27 06:33
回首锂电池材料端可发现,2024年末至2025年初硅基负极新闻频发,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国内方面,近日 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 表示:" 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的代表,硅基负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 贝特 瑞在硅碳、硅氧、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拥有充分的技术积累,正引领着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依靠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的思路,贝特瑞目前已开发六代产品,比容量在2000mAh/g以上,与宁德/比亚迪/松下/LG/SK/三星等全 球主流电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贝特瑞申请一项名为"负极材料、电池"的专利,公开号CN 119297287 A,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 月初,中天宸(包头)硅基气体及硅基前驱体项目签约,该项目投资8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电子级硅基气体及硅基前驱体项目;二期 建设2万吨新型硅基负极材料。 海外方面,1月9日,法国硅基企业Novacium宣布与本国陆军技术部门合作开发硅基负极电池,用于军事设施相关产品,该电池准备采用18650 圆柱电池型号,应用Novacium所生产的硅基负极材料。 豪鹏科技也与欧洲某硅材料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