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低碳高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种植业减排不减产,技术组合撬动15%甲烷减排量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60%~80%的稻田都会采用中期晒田的甲烷减排技术。技术普及度高并非因为减 排,而是因为能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实现节本省工、提高产量。"近日,在绿色低碳农食系 统实践者平台2025年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极端气候也给种植业高产带来新挑战。以华北地区为例,近年来夏季暖湿化趋势明显,高温高湿 与极端暴雨成为常态,低洼田块夏季作物玉米因不耐涝,常遭遇严重减产。 "考虑到华北地区降雨量在2020年后明显增加,低洼田块很容易涝渍,这些易涝田块夏季作物从玉米改 为水稻可能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实际上在五十年前华北也存在一定的水稻种植规模,但种水稻需人工灌 溉,会增加投入,干旱年份风险较大,同时甲烷排放也会增加。"王斌表示,这就需要筛选节水抗旱且 高产低排放的水稻品种,在低洼田块解决雨养可行性、与小麦茬口衔接等问题,通过种植制度改变提升 气候韧性。 针对低碳与高产如何协同的问题,王斌强调技术组合应用是破局关键,需从灌溉优化、肥料管理、品种 选育等多维度发力。在水稻减排方面,中期晒田、间歇性灌溉或干湿交替等控水技术甲烷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