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智能体

Search documents
融资6亿美元,诺贝尔奖团队开发AI制药大模型
3 6 Ke· 2025-07-03 01:22
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评价他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 4岁学棋、7岁学习编程、16岁考入剑桥计算机科学系、22岁创办游戏公司、而立之年回归学术攻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而后创办DeepMind,开发AI 程序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研发AlphaFold破解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并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AI领域第一人。 Demis Hassabis图源Isomorphic Labs官网 对于Demis Hassabis而言,他的人生经历丰富且成果显著。2021年,他将视线转向医药研发领域,创立了Isomorphic Labs,这是一家专注AI药物研发的初 创公司,依托AlphaFold的技术成果建立。Hassabis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改进药物研发流程,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自创立以来,Isomorphic Labs开发出多个新一代AI模型,这些模型共同构成统一的AI药物设计引擎,可应用于多个治疗领域和药物模式。近期, Isomorphic Labs宣布获得6亿美元融资,由Thrive Capital领投,GV和Alphabet参投,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其下一代AI药物设计引擎,并推动治疗 ...
AI生物学家诞生!我国学者开发元生智能体,自主发现抗癌新靶点并设计验证实验,能力超越人类专家和主流大模型
生物世界· 2025-06-11 09:22
治疗靶标的发现和鉴定是现代药物研发的核心步骤,但这也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瓶颈。尽管近几十年来技术不断进步,但超过 90% 的候选药物在临床开发阶段失 败。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失败并非源于化合物本身的问题,而是源于对所选靶标的生物学作用、疾病相关性或成药性等初始假设存在缺陷。 传统的治疗靶标发现依赖于 疾病生物学家 , 他们通过综合各种往往相互独立的生物医学数据 (包括基因关联、信号通路和病理观察), 提出可检验的假设,然 后进行试验验证,例如通过 CRISPR 筛选发现靶标,通过类器官实验来验证靶标,单个靶标通常需要花费超过 200 万美元 ,整个过程缓慢、成本高昂,且容易 失败。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治疗靶点的发现仍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瓶颈,这一过程通常依赖于疾病生物学家费力地整合各种生物医学数据,以形成可检验的假设,从而进行实验验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临港实验室 郑双佳 、复旦大学 孙思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强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白磊 等人发布了 国际首个专注于靶标发现与 临床转化价值评估的 多 智能体虚拟疾病生物学家系统——" 元生 " (OriGene) ,评测结果显示,在靶标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