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Search documents
高精尖气象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瞰前沿)
Ren Min Ri Bao· 2025-07-11 22:04
正值"三夏",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今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农业生产一直不懈追求精准预报天气,气象监测技术如同慧眼,捕捉风起云涌之变,筑牢气象防灾减灾 第一道防线。农田里有哪些"高精尖"气象科技?这些技术如何监测灾害性天气,发挥"藏粮于技"作用, 构筑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线"?本期"瞰前沿",带你走近农田里的气象"黑科技"。 ——编者 气象监测设备为农田装上"科技神经" 【科技现场】 【专家看点】 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在田间地头布设智能小气候观测站,配备了多种观测设备。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可 以实时监测,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灌溉指令迅速下达,若水分过多,排涝预警也会及时发出;物候自动 观测仪精准记录发育期、盖度、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等数据;高光谱辐射观测仪能帮作物"健康体 检",一旦捕捉到作物被高温、干旱、病虫害"袭扰"的信号,通过荧光监测能提前预警。 气象部门还联合无人机观测平台与卫星,依托物联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农田温湿度、 土壤墒情等参数的动态感知。目前,全国共建成300个物候自动观测站、300个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 站。 精准预报预警,守护作物生长全周期 【科技现场】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 ...
我国拟规划建设10个国家级林火防控实训基地
Xin Hua She· 2025-06-07 13:24
2025至2027年,推动"智能林火防控"交叉学科设立,纳入AI预警、无人机灭火等模块;建设10个国家级 林火防控实训基地,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80%。 2028至2030年,研发智能化火灾预测系统,林火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建立覆盖全国的"空天地一体 化"监测网络,主导制定3至5项国际林火防控标准。 2031至2035年,建成全球林火风险管理创新中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与培训等。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在会上告诉记者,该分会的成立是响应国家灾害风险要精准防控的重要举 措。今后,分会要加强自身建设、跨学科协作、成果转化以及科普和国际合作,为呵护人类生态安全作 出"中国贡献"。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森林草原火灾是八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更好应对林火,我国拟规划建设10个国家 级林火防控实训基地,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马宝成说,分会将搭建起涵盖专业救援队伍、中华 志愿者队伍的交流协作平台,统筹推进森林草原防火灭火专职、兼职、志愿队伍建设。 这是记者7日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