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粪菌移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就会彻底颠覆
Hu Xiu· 2025-06-04 04:58
越来越多证据告诉我们,帕金森病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许能分成两种不同类型,一种生发自脑中,另一种源于身体而向脑进击。关于疾病 的全新认知能否带来我们亟需的新疗法? 一、消失的心脏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佩尔·博格哈默(Per Borghammer)在大约二十年前有过一次"顿悟",来自那时他研读的一篇论文。文章作者试图探究快速眼 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否为帕金森病这一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RBD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行为障碍,此病的症状为人在睡梦中通过肢体演绎梦境——后期发展出帕金森病的人群往往会在较早阶段经历RBD。 不过作者团队并未从大脑入手,而是选择寻找心脏部位的神经细胞损失。 历来被认为与大脑神经元退化相关的帕金森病实际上也影响心脏中那些控制心率、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的神经元。博格哈默表示:"所有这些RBD患者的 心脏,似乎都完全'隐形'了,'消失'了。" 当然,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隐形和消失,只是他们体内负责产生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严重耗竭了,而去甲肾上腺素能调控心率,结果他们的心脏无法通 过放射性示踪剂扫描来显影。此类神经元损失本与帕金森病相关,但当时这些RBD人群均未确诊帕金森病 ...
全球首例渐冻症患者接受洗涤菌群移植后延缓恶化进程
Xin Hua Ri Bao· 2025-05-20 22:01
□ 本报记者蒋明睿 到底什么是洗涤菌群移植?洗涤菌群移植是粪菌移植范畴内的一项新技术。原理就是将健康人粪便里的 菌群,移植到病人肠道里面,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占据有害细菌的生存空间,从而重建全新的肠 道环境,来治疗疾病。张发明被誉为"中国粪菌移植第一人",他和团队专注于粪菌移植的临床诊疗和研 究十余年。为了提高粪菌移植的安全性、让这项技术更可控,张发明教授团队在2014年自主研发了智能 化粪菌分离系统,随后又提出了洗涤菌群移植的概念,即利用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去除菌液中容易引起 发热、炎症的物质,实现从全部菌群移植到选择性菌群移植。他还发明了经内镜肠道植管术,"将软管 通过肠镜固定在肠道深处,像护士给病人打的留置针一样,患者只需做一次肠镜就可以进行多次菌群移 植治疗"。 全球数据显示,用粪菌移植治疗过的疾病已经超过80种,有艰难梭菌感染、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 肿瘤治疗相关性腹泻,这一技术还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自闭症、便秘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带来了 新的机会。而此次针对渐冻症患者的移植治疗的报道,则首次将粪菌移植对渐冻症的作用带到众人面 前。"我们在医疗上已经努力获得了很好的结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炎症性肠病一定会癌变?患者不能运动?医生带你走出这些误区
Bei Ke Cai Jing· 2025-05-19 12:53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这个好发于年轻人,却常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的疾病背后,是数百万 中国患者与慢性肠道炎症的长期斗争。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在中国呈迅速上升趋势,目 前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1.96/10万-3.14/10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宁,从病 因、症状到治疗,带你科学认识这一"隐形流行病",走出炎症性肠病的误区。 误区一:IBD只是拉肚子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和克罗恩病(简称CD),是一类常发生于青 壮年,主要损害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其核心是肠道免疫系统"失控",导致黏膜反复溃疡、出血甚至穿 孔。 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通常局限于黏膜表面,我国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常见 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大便混合黏液及血,伴随有腹痛、不停想要排便的感觉,此外还可能 出现发烧、全身乏力和体重下降等。 IBD需长期"维持治疗",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比如,使用生物制剂可快速控制炎症,突然停药 可能引发"反跳性炎症",即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在短期内急剧反弹,症状甚至比治疗前更严重的现象。研 究显示,规律用药可使溃 ...
烟台毓璜顶医院挂牌山东省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烟台分中心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12 11:13
郜恒骏致辞时回顾了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感谢以烟台毓璜顶 医院宋西成教授等为代表的山东医疗界同仁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学组筹建(宋西成教授当选为首届组长)、山东省生物样本库联盟打造以及全国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 力认可准则培训等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目前,中心已在山东布局肠道微生态诊疗、治病及学科运营 三大中心,此次烟台分中心的成立是重要落地成果之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孙淑玉通讯员李成修李添祎 5月11日,由烟台毓璜顶医院主办的山东省半岛微生态医学与粪菌移植论坛在烟台举行。生物芯片上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主任郜恒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 长、微生态医学科主任张发明,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西成,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 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许洪伟等专家出席。论坛由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杰主持, 来自全国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肠道微生态医学前沿进展、粪菌移植技术标准化及临床应用等 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宋西成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肠道微生态研究作为全球生命科学的热点领域,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