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质生产力

Search documents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中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8 18:27
"十四五"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本文系《数说"十四五"》第八篇,从系统性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产业链跃升等方面展现近年来中国能源 转型之路。 能源转型加速 清洁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投资之和,比 2023年增长20%。 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8.89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提升至56%,较"十三五"末翻 倍,其中风电装机达5.21亿千瓦,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装机达8.87亿千瓦,连续10年位居全球 首位。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150.9%,占全社会发电量 的比重提升至18.1%,较2020年提高8.75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合计装机量达到14.56亿千瓦,超过火电的14.48亿千瓦。 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压舱石",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末,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 千瓦,较2020年末增长17.77%。以长江电力(600900)为例,其管理的三峡、葛洲坝( ...
“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百亿立方米 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Hai Nan Ri Bao· 2025-06-07 23:56
气田自投产以来,长期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连续三年天然气产量处于30亿立方米以上,累计生 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 2024年,随着二期项目的加入,以及海上平台生产工艺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深海一号"气田的整体 产量持续攀升,其华南地区"由海向陆"保供主力气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能 源供给的能力不断增强。同年,"深海一号"相关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该年度海洋工程 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深海一号"等海上油气项目的建成,有力拉动了海南海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的更新 和完善。除了里程更长、管输量更大的海底管网在海南周边海域成功铺就,三亚、澄迈等地的油气处理 终端、物流码头的建设规模也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挺进深海的脚步不断"生长",物资吞吐数量和种类、应 急保障物资和人员、相关设备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为接下来从海南出发, 深度开发更深更远的"海上万亿大气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吴盛龙)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国海油 获悉,"十四五"期间,海南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 ...
树立新型能源观 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5-26 08:51
新型能源观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特征,其核心遵循为"集约节约、自主可控;成本可控、普惠 共享;市场主导、政府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争取主动"。 □ 梁武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四个革命、一个 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能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型能源观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期,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及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己任,牢固树立具 备全局、系统、整体、动态、开放视角的新型能源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 展。 从举国体制掀起能源大会战到跨越式发展锻造"国之重器",再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新中国 成立以来,党领导能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一穷二白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大国。 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一大批世界级重大能源工程相继建成。在党的坚强领导 下,通过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我国能源事业实现了从相对封闭到全方 ...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长刘德顺:积极推动新型储能蓬勃发展,科学谋划“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需求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2-28 03:57
文 | 中国电力报 近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 刘德顺在《中国电力报》发布的署名文章中表示,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产业新业态蓬 勃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以下简称"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要求,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 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2025年,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将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能 源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干字当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 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发挥功效不断增 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376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