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强度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强度”支撑铸剑蓝天探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诞生于三线建设时期,构建起"积木式"试验能力体系 "轰——" 1968年深冬,随着加载指令的不断下达,渭北高原的沟壑间传出巨大响声。强度所一号静力试验厂房 内,机体碎片飞溅散开,轰6飞机的全机破坏试验圆满完成。这次试验宣告中国具备了开展大型飞机整 机强度验证的能力,也意味着中国航空强度事业进入新阶段。 1964年开始,我国为了加强战略大后方,启动三线建设,并在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交通运输设施等领 域大规模展开。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正处于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设计的战略转型阶段,大力建设并 迅速发展航空科学研究与设计机构成为当务之急。 强度试验在飞行器整个研制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党和国家的战略擘画下,1965年,强度 所在陕西耀县山沟里拉开建设序幕,担负"强度理论的探索者、强度技术的创造者、强度工具的提供 者、强度设计的鉴定者"的职责使命,开启我国飞机强度技术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为中国航空工业走 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自陕西报道 强度所在上海进行C919飞机全机地面共振试验。受访单位供图 战鹰巡弋九霄,"鲲龙"飞掠湖海,国产客机满载期许……这些国之重器的成功 ...
中国强度:突破一大批关键技术 助力中国航空装备壮威九天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5 03:13
数百架次全机试验、数千项大部件试验、数万次部件试验、数百万件元件试验……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简称"强度所")成立60年来,有力支撑了以歼-20、运-20、C919、AG600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之重器研 制,为航空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国企开放日"千锤百炼铸天脊、强度创新领未来"主题活动日前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强 度所举办。记者走进强度所,领略中国航空强度事业60载非凡发展历程。 开展大型飞机整机强度试验 1968年底,强度所一号静力试验厂房内飞溅的机体碎片如同绽放的花火,轰-6飞机全机破坏试验圆满完 成,它宣告中国具备了开展大型飞机整机强度验证的能力,更宣告中国航空强度事业自此进入新纪元。 从此,我国几乎所有的新研和改型战机都在这里接受严苛的强度验证。 创造多个"首次" 60年来,中国航空强度事业始终聚焦装备研制需求,着力领先创新,支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造 了一个个国际国内"首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十五年攻坚克难,建成了填补国内空白、能力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武器装备气候环境实验室。 气候环境适应性作为装备最根本质量特性,是满足实战要求、实现全疆域全天候作战的首要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