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技术
Search documents
成功着舰!已过13年
Ren Min Wang· 2025-11-24 01:24
13年前的11月23日,一个载入中国航空史册的日子。 凛冽的海风冲击着渤海湾。在众人的期盼下,一架黄色涂装的歼-15战机在辽宁舰甲板上勾住阻拦索。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少数掌握舰 载机起降技术的国家。 而这架飞机,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型舰载战斗机——歼-15"飞鲨"。 一剑出鞘,何其艰难。 舰载机与陆基飞机有着天壤之别,它要在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航母甲板上起降,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 时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董事长的罗阳便带领研制团队不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攻克了一系列舰载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在歼-15成功着舰的几 天前,罗阳登上了辽宁舰,参加舰载机起降训练。 歼-15战机在辽宁舰甲板上勾住阻拦索。沈飞公司供图 为了按时完成型号研制任务,参与研制任务的技术专家经常问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到底能不能按时完成,到底能不能提前完成?"正是这种争分夺 秒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帮助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节点。 "鹘鹰"。沈飞公司供图 "鹘鹰",在经过无数次的锤炼与打磨后,终于迎来了它的终极形态——歼35。从"鹘鹰"到歼-35,不是简单的型号变更,而是一次化茧 ...
航空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Ren Min Wang· 2025-11-21 06:47
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71人当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永庆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庆 "中国要强大,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科技作为支撑。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 系在一起,取得的成就才能真正体现价值!"王永庆斩钉截铁地说道:"所以,我们要更努力,让国家更硬气!" 有底牌,才有底气 ——发展武器装备,关键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长缨在手方能以武止戈 我国是一个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早已经被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航空母舰是中国 的百年梦想,而舰载机是航母建设工程中的重要装备。由于舰载机的设计工作涉及重大关键技术多,难度大,需要技术决策和跨行业协调的深度和广度前 所未有。这条布满荆棘的奋斗之路,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有很多西方人发出了"即便航母辽宁舰入列之后,中国的舰载机至少还会有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 在舰上使用"的断言。 王永庆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发力,用实际行动打碎了这一妄言。面对着重重困难和外界的质疑,作为歼15常务副总师,王永庆 ...
歼-15系列舰载机是如何研制的?总台记者独家探访
Yang Shi Xin Wen· 2025-07-08 03:06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uccessful return of the Chinese aircraft carrier Shandong after a five-day visit to Hong Kong, showcasing the new carrier-based fighter jet J-15T, which was open to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is event [1] Group 1: J-15T Features and Design - The J-15T is an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J-15,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catapult launches, featuring a unique design element known as the catapult traction rod [1][3] - The landing gear of the J-15T has been reinforced, with a 20% increase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support rods and a dual-wheel design for the main landing gear, which helps distribute pressure during landing and reduces friction on the carrier deck [3][5] Group 2: Tailhook Functionality - The tailhook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carrier-based aircraft, enabling them to land on aircraft carriers by engaging with the arrestor wire to decelerate the aircraft rapidly [6][8] - The design of the tailhook must account for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impact resistance, overload tolerance, and wear resistance, to ensure successful landings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