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收购模式

Search documents
品牌老去,市场年轻:蛇吞象的商业密码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12:51
文 | 沈素明 在全球商业舞台上,一个看似反常却反复上演的商业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昔日辉煌的国际大牌,如 FILA、始祖鸟、沃尔沃、维尔特,先是在本土市场失速、营收下滑、边缘化,继而低价卖身,被安 踏、吉利、中铁这样的中国企业收购。然而令人瞠目的是,这些"走下坡路"的品牌,在被收购后并未沉 沦,反而焕发新生,销量暴涨,市值飙升,成了收购方的业绩引擎。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弱的收购 强的"的故事,并非孤例,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这一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商业密码?为什么国际大牌在欧美市场"老去",却能在中国市场"重 生"?为什么是中国企业能低价收购,却让强者更强?这不仅是安踏、吉利们的胜利故事,更是全球商 业秩序正在被重构的深层信号。 本文将以安踏收购FILA、始祖鸟,吉利收购沃尔沃,中铁收购维尔特为例,系统解构"蛇吞象"的商业 逻辑,揭示品牌老去、市场年轻、流量场景与技术内容如何交织成一条独属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增长曲 线,并探讨这一模式的长期可行性与未来趋势。 一、反常的收购故事:弱者吞下强者,却让强者更强 2009年,安踏以约6亿港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这个曾在全球市场盛极一时的意大利品牌,彼时已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