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全球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济观察)多极化货币体系提供更公平的“金融选择权”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2:27
中新社上海6月19日电 (高志苗 樊中华)当前,国际经贸秩序受到冲击、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在此背 景下,重塑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成为正在此间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的热议 话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欣舸在论坛上接受中 新社采访时表示,重塑多极化、强韧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是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关键课题,也 是国际货币制度演进的历史逻辑。一方面,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助于缓解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脆 弱;另一方面,多极化货币体系将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公平的"金融选择权"。 李峰认为,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对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有多重意义。单一储备货币体系中的储备国需 持续发行本币以满足国际流动性,多极化分散了这一压力,无需单一国家承担全部国际流动性供应。同 时,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能分散风险、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也能增强各国政策空间与货币主权。 如何重塑多极化、强韧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赵欣舸看来,可以从推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货币支付 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与本币互换网络,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强化宏观政策协调机制四个方 面发力。 ...
国际固定收益平台的发展趋势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2:48
内容提要 文章梳理过去十年全球固定收益平台的发展特点,分析各交易平台的发展策略,认为各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变化不仅是个体盛衰的问题,其所产生的共振效 应也影响着整个固定收益市场流动性发现方式、参与者交易行为、监管范围和监管手段等方方面面的未来走向。 全球债券交易电子化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主流交易方式。作为电子化的载体,电子交易平台经历了 从最初以线下流程为模板规划线上功能,到在数字环境中自主塑造交易业务流程的发展路径。 3. 交易报告服务兴起 MiFID II是欧盟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的监管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于2018年1月3日正式生效。它旨在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安全 性和效率,对欧洲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MiFID II要求市场参与方更详细地报告交易数据,由此催生的需求推动了交易平台对交易报告服务的拓展。 例如,2019年彭博收购监管报告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RegTek.Solutions,以促进彭博监管报告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可针对全球多个市场现有和即将生 效的监管报告要求提供合规支持。又如,2020年MarketAxess ...
特稿|盛松成:沪港金融中心协同发展,构建金融强国“双引擎”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01:28
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我国金融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两大国际金融中心,肩负着引领中国金融开放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沪港协同并非简单 的"1+1"叠加,而是构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发展和治理的"双引擎"。通过制度型开放联动,既服务国家战略安全, 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方案"。我们认为,上海和香港依托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发展与安全、"引进来"和"走 出去"并重,构建"在岸+离岸"双轮驱动格局,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 心地位,对我国金融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金融版图中的两颗"明珠" 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拥 有涵盖股票、债券、外汇、期货、保险、黄金、票据、碳市场等全品类金融市场,并集聚了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及 其财富管理中心。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达3650.3万亿元,同比增长8.2%。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和成 交额分别位列全球第三和第五;上交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原油期货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上海 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国际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