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私安全
icon
Search documents
鸿蒙开发者聚乐部:端侧AI、全场景与隐私安全三重突破,让开发者更省心
Huan Qiu Wang· 2025-06-24 13:12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操作系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深刻影响着科技发展的走向。鸿蒙系统自问世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技术 理念和持续的创新能力,逐渐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崭露头角。其在端侧AI落地效能、全场景开发效率以及隐私安全重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正推动着行 业的发展,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端侧AI的兴起,旨在将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从云端延伸到用户手中的终端设备,为用户带来即时响应与更高的数据安全性。鸿蒙系统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成 果斐然,通过一系列技术优化,显著提升了端侧AI的落地效能。 Cocos作为一家在游戏开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引擎,在将语音识别功能集成到游戏中时,曾面临着严重的延迟问题。在传统的架构下,语音数据需要上传至 云端进行处理,再将识别结果返回,这一过程往往会产生较长的延迟,极大地影响了玩家的沉浸式体验。然而,接入鸿蒙系统后,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开 发者孙晨阳见证了这一转变。"接到将语音识别功能集成到游戏的任务时,我原本做好了加班攻坚的准备,却意外发现鸿蒙端侧AI能力的接入异常简便。通 过查阅鸿蒙官网文档,仅用'Ctrl+C、Ctrl+V'的简单操作,就在半小时内完成 ...
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知识生产新体系
Xin Hua Ri Bao· 2025-06-13 00:14
□ 刘亦洋 李金勇 推动知识创新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学习并融会贯通不同领域海量知识,挖掘其中潜藏关联与规律。 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打破传统知识获取与处理 的单一局限。通过综合分析多源数据,为科研、创意设计等提供全新视角与思路,打破学科壁垒,促进 跨学科知识创新。例如在科研中,助力科研人员从不同领域知识碰撞中,发现新的研究方向与突破点; 在创意设计方面,激发设计师灵感,创造出融合多元元素的新颖作品,推动知识创新迈向新高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识生产中的伦理考量 知识产权与责任界定模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知识生产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错综复杂。其训练数据来源广 泛,常涉及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况,极易引发版权侵权争议。同时,生成内容究竟归属于开发 者、使用者,还是模型本身,尚无定论。在学术、创作等领域,一旦出现知识产权纠纷,责任界定困难 重重,传统知识产权体系难以应对这一新兴挑战。例如在学术出版中,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创 作,论文署名及责任认定缺乏明确规则,易造成学术不端行为认定的模糊地带,破坏学术诚信生态。 隐私安全与信息质量隐患。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依赖大量数据, ...
618想换电脑跑AI?先听我一句劝。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6-04 15:08
最近618开始了,又到了一年一度换设备的日子。 端午节之后,就有好几个朋友问我,你的电脑用的是啥配置的。 我一般就会发两张图过去。 他们一般就会发一个地铁老头看手机的表情,然后问: 想买一台学AI的笔记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我每次总会反问一句话: 学 AI ?你主要学啥。 对方就会跟我说,搞个知识库,画画图,做做 AI 编程,学学AI视频啥的。 这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是有很多的不能上云端的隐私数据吗,还是你要在本地玩一些自定义或者很特别的工作流? 这时候有朋友就懵逼了。。。 说啊?这些是啥?玩 AI 不需要好配置的吗。 反过来给我也问懵了。 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给大家聊一聊,到底什么样的 AI ,适合在本地跑,什么样的AI,适合在云端跑,什么样的AI,直接网页 上用就行了。。。 也算是做个科普,如果看完了以后,你觉得,你确实有必要买一台新电脑的话,文末我也挑了几款我自己觉得还不错的,618+国补确实价格还行,可以 去看看。 什么样的AI适合在本地跑,其实一般只看两个点: 1. 对 算力 的要求是多少。 2. 是否有安全、保密的隐私需求。 模型的参数量种类有很多很多,1.5B,8B,14B,3 ...
为手机免费充电应成为新公共服务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03 23:46
日前,南宁地铁很多站点设置了免费充电桩,为手机电量告急的乘客提供了不少方便。5月30日,记者 走访发现,这些免费充电桩自带数据线,15分钟的免费充电时间也足够应急。除了地铁,南宁东站候车 室以及南宁部分公交车,都有给手机充电的地方。 南宁的实践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在地铁1号线民族广场站,自带多类型接口的快充设备,15分钟即可 为手机补充30%电量,有效缓解了市民"电量焦虑"。在南宁东站,旅客借助免费插座完成行程规划;公 交乘客利用充电口完成线上办公,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数字时代的新型公共服务图景。 放眼全国,更多城市正将免费充电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杭州在西湖景区、图书馆等文化地标布局智能充 电柜,嵌入景区导览、城市宣传等功能;深圳推出"移动充电巴士",在大型展会、节假日等场景灵活调 配服务。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免费充电服务已从单纯的便民措施,升级为城市软实力的竞争赛道。在此 过程中,南宁通过覆盖交通枢纽的"充电网络",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矩阵,为城市提供了低成 本、易复制的范本。 服务升级的背后也需警惕潜在风险。当免费充电设备与扫码支付、用户信息采集深度绑定,数据隐私安 全问题不容忽视;部分设备因过度使用出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