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元年
Search documents
AI眼镜,一场需要“三重共振”的马拉松
3 6 Ke· 2025-11-18 09:14
2025年AI眼镜市场数据繁荣背后,是高退货率与"极客玩具"的窘境。行业困于技术"不可能三角"、供应链碎片化及场景模糊三大硬伤,陷入"厂商赶潮、 用户失望"的虚火。AI眼镜破局无法依赖单点突破,关键在于实现技术、刚需场景与产业生态的"三重共振",这是一场需各方协同的马拉松,而非速成的 狂欢。 2025年,被行业热切期盼的"AI眼镜元年"来了,但似乎又未完全来。 小米、百度、夸克等科技巨头密集召开发布会,雷鸟、Rokid 等深耕XR领域的创业品牌加速迭代新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传统运营商也携eSIM方案 入局。 近70家厂商的身影填满了这条赛道,各类产品价格带也从999元的入门款延伸至3999元的中高端机型,覆盖音频交互、拍摄记录、近眼显示等多重形态。 IDC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天猫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平台智能眼镜品类 成交额同比暴涨2500%;京东的3C数码品类战报也称,平台智能眼镜成交额同比飙升346%。 但光鲜数据背后,是难以掩饰的冷寂——小米AI眼镜开售首周销量破7万副的辉煌,很快被抖音平台40%的退货率泼了冷水。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