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研

Search documents
群星闪耀!深圳发力基础研究 已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92家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15 16:58
"我们使用自研的'清深'号深海智能原位实验观测平台与多序列微生物原位富集固定装置完成了联合 国'海洋十年'西太平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项目的首航任务。"5月15日,深圳市海洋生态前沿技术 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勇告诉记者,此次科考活动从深圳启航,顺利完成了对南海北缘大陆架四个站位的调 查,采集了大量海洋沉积物、水样、微生物样品和现场图像。 依托各类重点实验室,深圳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纵深发展。 ■ 在"科研海洋"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王勇的另一重身份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深海环境微生物基因 组学研究和原位生态监测设备研发,担任"海洋十年"行动计划海洋黄昏带联合调查大科学计划下西太平 洋海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简称TOWER)的负责人。 "黄昏带"覆盖海水深度200-1000米的范围,是海洋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带,具有丰富的生物多 样性。多国科学家于2021年初开始实施"国际海洋黄昏带大科学计划"。作为该计划下设的35个项目之 一,TOWER计划以"西太平洋海洋黄昏带原位立体生态观测和生命过程研究"为主题,其研究成果有利 于增进中国和世界各 ...
瞭望 | 青岛:破解海洋科创堵点
Xin Hua She· 2025-04-29 01:57
目前,青岛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重点实验室18家、市重点实验室64 家,初步形成梯次衔接、特色鲜明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 青岛通过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全链服务、多应用场景服务、多平台赋能等模式,推动海洋 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凯 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海洋科研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集聚了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 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涉海科研机构,拥有的涉海院士数量、海洋高端平台数量、海洋领 域国际领跑技术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青岛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 重点实验室18家、市重点实验室64家,初步形成梯次衔接、特色鲜明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 近年来,青岛多措并举破解原创性成果比重偏小、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让科技创新成为经略海洋的强大助力。 强化基础研究 作为海洋渔业领域的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的海水养殖生物育 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1月获得批准建设,在"海水生物种质评价与遗传基础解 析""分 ...
印度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研讨会在中国召开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4-27 07:30
4月2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指导、第一海洋研究所承办的印度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REMP)研讨会在青岛开 幕。此次研讨会为期5天,共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34名专家代表参会,其中发展中国家参会人数占一半。会议将围绕印度洋中脊和中印度洋海盆的国际海 底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未来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为研讨会现场。海洋一所供图 本次会议是继2018年西太平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研讨会后,我国第二次与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举办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研讨会。作为深海治理与开发的重 要参与者,我国始终秉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全球多边主义,致力于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下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通过持续 开展深海科考研究,不断提升深海科学认知水平,积极探索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国际深海治理进程,为全球海洋 环境治理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此外,我国始终倡导基于科学的深海治理理念,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务实合作深化对深海的系统性认知,统筹推进深海保 护与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此次研讨会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