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装备制造

Search documents
东营|东营:绿蓝交响 向海图强
Da Zhong Ri Bao· 2025-07-10 01:14
Core Viewpoint - Dongying is committed to high-quality and high-standard development of its marine economy, leveraging its natural advantages and focusing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hile promo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2][4][5].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 Dongying has over 460 kilometers of coastline and more than 6,000 square kilometers of marine area, rich in oil, gas, rock salt, and fishery resources, providing a natural advantage for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2]. - The marine economy has become a strong "blue engine" for reg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ongoing actions to enhance the marine industry and build a modern marine industrial system [2][5].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 The city has initiated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ature Reserve, with a planned total replenishment volume of 150 million cubic meters [3]. - Since the 14th Five-Year Plan, Dongying has restored 4,537 hectares of coastal wetlands and implemented strict management of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including a total of 6 billion aquatic seedlings released during this period [3][4].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 Dongying aim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and promote modern fishing practices, with a focus o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 - The city is fostering new marine industries, including marine pharmaceuticals and bio-products, leveraging its rich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7]. Port Development and Logistics - Dongying Port has see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verage waiting time for vessels from 40.6 hours to 19.5 hours,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8]. - In 2024, the port's cargo throughput reached 91.15 million ton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6.4%, with ongoing efforts to develop a deep-water port and improv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9].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09 02:40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08 摘要 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 10 万亿元,占 GDP 的 7.8%,对 GDP 拉动作用达 11.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战略地 位显著提升。 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并将其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预示着深海科技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深海科技主要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和深海道具化应用三大 领域,其中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如高性能钢、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是关 键。 海洋装备制造业迎来新机遇,水下探测感知技术、水下施工技术及油气 生产设备需求增长,水下机器人、脐带链、探测雷达等领域具有发展潜 力。 受益于船舶航运周期,船舶制造尤其是勘探领域达到高峰,海洋装备行 业景气度高,造船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 13.8%。 深远海风电渗透率低,增长潜力巨大,深远海开发的推进将增加对海底 电缆和光缆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为相关投资提供机会。 深海科技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解决散热和 土地成本问题,同时满足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海洋通信与 AI 结合 是未来发 ...
海洋经济,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7-03 05:51
2025.07. 02 本文字数:289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 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到2030年,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在增加值和创造就业方面将 超过全球经济整体表现,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的贡献将翻一番,达到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 增加值比重在2.5%左右。 会议从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积极推 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多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不久前,《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拟制定 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年产值超10万亿元的海洋经济,再次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不只是上海,近段时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 ...
三叔的海洋经济生意经
格隆汇APP· 2025-07-02 11:18
"你表舅 家里有矿 算啥?咱这买卖可是直接从龙王口袋里掏金条! "三叔呷了口蓝山咖啡,锃亮的皮鞋在省城咖啡馆灯光下晃得我眼花。这位 五年前还蜷在柴油味呛人的渔船里补网的老渔民,如今拍着iPad Pro上的深海矿区图,俨然一副"海洋掘金客"的派头。 他的转型轨迹恰似中国深海经济的狂飙突进。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7.8%,增速跑赢GDP 0.9个 百分点。 而深海科技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被首次写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经济新引擎。当我看着三叔粗糙的手指划过屏 幕上那些标注着"多金属结核富集区"的海底地图时,突然意识到: 这场向深蓝的进军,正彻底重塑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 深海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堪称惊心动魄。虽然我国实现了万米级深潜器壳体量产,但高端传感器、耐压材料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仍不足 65%。 " 进口一个万米级机械手,够买艘新渔船! " 三叔的工程师抱怨道。正是这种差距催生商机: 高端部件国产化率每提升 10%,就能减少25亿元/ 年外汇支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Q 首页 简 繁 EN 登录 邮箱 无障碍 www.gov. ...
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2:19
核心阅读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山东日照,海洋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单一渔业到三产联动、由浅海到深海的 跨越。近年来,日照市修复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牧场,推动传统渔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转型,蹚 出了一条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现代海洋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子。 17岁就出海打鱼,风里来,浪里去,宋友金是一名地道的老渔民。不过现在,他不忙着出海打鱼了,而 是忙着去海底"盖房子"。 给谁"盖房子"?在宋友金的家乡——山东日照岚山区官草汪居,建有1万亩海洋牧场。作为村党支部书 记,宋友金领着乡亲们在深水网箱内抛投人工鱼礁。"依托鱼礁进行立体养殖,好比为鱼虾搭一个窝, 让它们在这成长、繁衍。"宋友金笑道,"海货上市后供不应求,村里还借势发展起了海钓旅游项目。" 正在转变的不只有官草汪居。目前,日照市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建设 项目14处,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1000余个,大型智能桁架式网箱2座,推动海洋休闲渔业、海洋装备制 造、海洋生物医药等现代海洋产业发展,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 海底垒"鱼窝",海洋生态逐步修复 岚山区地处黄海之滨、海州湾畔,渔业资源种类近70种。随着海 ...
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Hai Nan Ri Bao· 2025-06-30 01:20
从千年古县到滨海新城 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一艘货轮在引导船指引下泊入东方市八所港码头,通过完善港口功能、加快转型升级,八所港吞吐量实 现增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杨微芳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曈 从感恩河畔"成长"的千年古县,到如今海南自贸港西岸的滨海新城,东方市的发展历程,不仅勾勒出一 座城市的转型与成长轨迹,也见证了海南解放75年以来的沧桑巨变。这里既有改革攻坚的锐气,也有向海图 强的决心,更饱含着民生为本的温度。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征程中,东方正以务实奋进的姿态,不断积蓄高质 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东方市政务服务大厅,群众在商事登记窗口办理业务。东方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供图 A 刀刃向内破藩篱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从签约到投产仅用8个月,这样的'东方速度'让我们惊叹!"近日,在东方临港产业园,海南华盛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嵇相阳面对着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PC)项目(以下简称海南华盛PC项目)现场感慨道。作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项目,该项目一期从土地摘牌到竣工仅用18个月,二期更实现"拿地即开工",刷新全 省化工项目建设纪录。 理高频问题清单,"联合会诊"破解跨部门疑难杂症," ...
协同创新为海洋产业蓄能
Jing Ji Ri Bao· 2025-06-19 22:12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 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新进展。 所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主要包括海水利用业、海洋生 物工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产业和海洋现 代服务业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和投入,促进产业 技术成果的加速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海洋生产总值1.3个 百分点。同时,一些部门和机构也采取多种举措,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中国船舶集团通过 强化海洋装备产业链,培育以风、光、氢、储和液化天然气(LNG)装备为核心的清洁能源装备产 业;上海依托邮轮游艇经济,发展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邮轮生产及配套服务产业;上海交通大学、中 国科学院、华大集团等联合构建了迄今最完整的深海原核微生物基因数据集,鉴定出7564个物种水平的 代表性基因组,其中89.4%为尚未报道的新物种。 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新业态 ...
“蓝色引擎”点燃发展动力——天津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Xin Hua Wang· 2025-06-12 13:42
新华社天津6月12日电 题:"蓝色引擎"点燃发展动力——天津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郭方达、梁姊 车来船往,吞吐万千,夏日的天津港火热繁忙。依托港口这一独特优势,近年来天津不断构筑航运产业 发展新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激活港口优势 企业生产业务相关负责人李晓林举例说,油套管智能工厂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60多套智能化设备协同 作业。正式投产后,年产能约6万吨。 这是天津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的一个缩影。天津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展海洋经济产 业链价值链,丰富邮轮和临海旅游产品,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天津港的区位优势,为中国企业走进中亚这一颇具潜力的市场提供了高效通道。"相比以前线路,通过 中亚班列整体运费会减少20%到30%。"上海优尼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勋 说。 近年来,天津港发挥海陆联动优势,持续优化中欧(亚)班列服务能力,中欧(亚)班列实现稳定发 运,跨境陆桥运量规模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搭建起高效畅通的物流大动脉。 发挥联通作用的同时,智慧化、绿色化等成为港口发展提质变优的重要手段。 从全球首创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到获评智慧绿色"双五 ...
厦门: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news flash· 2025-05-29 06:02
智通财经5月29日电,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厦门市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支持平台建设和运营。围绕技术创新、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放大、 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试验推广等环节,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海洋立体 观测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设备投入的5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 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国家、省、市海洋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后,经年度绩效评估优秀的,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5%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台最高 奖励150万元;对绩效评估良好的,按考核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额的10%给予绩效奖励,单个平 台最高奖励100万元。 厦门:聚焦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等领域建设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 元 ...
青岛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细化产业招商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19 22:22
一是携手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两个先导产业,突出数字 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大力招引设 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围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 源、智能装备产业五大新兴产业,聚焦细分赛道,着力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关键配件生产基地,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围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三大优势 产业,把握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机遇,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持续开放应用场景, 实现以"订单"促投资、以"市场"促投资。 记者在16日举办的"服务跨国公司山东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青岛市正以"10+1"创新型产业 体系为重点,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招商方向 和细分赛道。 二是携手打造"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青岛将从三方面发力,拓展全球 海洋经济合作: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化工产业向高端绿色迈进, 打造高端港航服务业,提升 ...